河北省完善重点边缘人群返贫致贫防范机制,推动“点对点”帮扶和“弱有众扶”
让社会救助更有“温度”
近日,临城县东沟村村民在“扶贫车间”加工书包。临城县大力实施“岗位扶贫”,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让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形成贫困户稳定增收的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目前,该县已有近百家企业在农村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设立了扶贫岗位,帮助千余名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记者赵永辉摄
寒冬时节,低保家庭的柴米油盐、特困供养对象的冷暖起居牵动着人们的心。作为保障困难群众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河北省在社会救助方面推出了哪些“能感知、有温度”的新政策,这些政策落实的情况如何,能否覆盖所有困难群体?记者对此展开采访。
低保“渐退期”,确保“弱有所扶”
“低保金又发了。”最近,曲阳县路庄子乡曹家町村村民张会谦注意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分享给了妻子。张会谦患病,妻子除了照顾他,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只能抽空闲时间在家附近打一些零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今年9月末,曲阳县路庄子乡民政所工作人员在入户核查时了解到张会谦家庭情况,将其纳入到了低保保障范畴。
“社会救助兜底,一个也不能少。”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围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工作,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力度,从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方面着手,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迁安市彭店子乡王孟庄村王爱艳家庭2017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保障范畴。原本去年10月王爱艳家庭已经达到脱贫退出标准,为帮助她稳定脱贫,彭店子乡让王爱艳继续享受一年低保,即便到今年年底退出,她仍可以继续享有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社会帮扶等多种帮扶政策。
这得益于河北省实行的低保“渐退期”政策,即在脱贫攻坚期内,被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后,给予不低于1年的“渐退期”,确保稳定脱贫后再让其退出低保范围。
如何将兜底保障覆盖更广泛的困难群体?据介绍,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的意见》中“推进农村特困群体社会救助全纳入,农村低保扩面提标”的要求,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大力推动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
依据方案,河北省除了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农村特殊困难群体,参照“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对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符合条件的也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这样就扩大了低保政策的受众面。
同时,还加大特困人员供养和临时救助力度。唐山按照农村低保标准的1.6倍和1.4倍的标准,同步提高特困供养标准;承德把因医疗、教育等刚性支出较大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对象全部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将1200元以下临时救助全部由县委托乡镇(街道)直接审批,急难型临时救助省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民主评议和公示等环节,直接予以救助。
简化程序精准识别,实现“点对点”帮扶
曲阳县路庄子乡民政所所长马优多年在基层工作,在她看来,与申请、核查等环节相比,低保审批的过程过于复杂。马优举例说,“以往审批环节当中,征求意见时需要至少三分之二的村民代表参加,但很多时候村民代表外出打工,能凑够规定的人数非常不容易。”
为完善保障机制,简化审批流程,今年保定市研究制定了新的低保实施细则。“按照新实施细则,参会的村民代表不少于9人就可以,这样就大大加快了审批流程,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便捷。”马优说。
保定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救助精准,今年保定市还把望都、唐县作为开展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改革工作试点,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3项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审批结果报县民政局备案。目前,两县已在辖区所有乡镇开展了社会救助审批改革工作。
“权限下放后,优化了乡村社会救助业务办理流程,缩减了时限,同时,县里推进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加强与省级家庭信息比对系统对接,努力让群众‘少跑腿’。”望都县民政局刘永刚说。
应救助的一个不落,不该救助的一个不多,真正让困难群众受益。去年5月,河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全面启用。截至目前,省级已实现省级工商法人信息、个体经营者信息、殡葬信息、车辆信息、户籍信息、医疗保险信息、房地产登记信息等15项内容的查询核对。今年省低保核查中心对新申请低保人员和已保人员进行了经济状况信息的核查比对,提高了全省低保对象认定准确率。
唐山市民政局聘请社会核查机构,对近800户重点贫困对象进行集中核查,及时将符合条件困难群众56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改变单一资金救助,推进“弱有众扶”
采访中,多位基层民政工作人员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困难家庭的救助诉求也呈现出多样化,除了基本的生活救助外,医疗、教育、照料护理、心理疏导等服务型救助需求正在不断增长,社会救助的方式也需要从资金救济向服务需要转变。
今年,唐山组织全市2384个社会组织,开展“社会组织献爱心做公益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引导鼓励全市社会组织,以健康帮扶、慈善帮扶、商贸帮扶、捐赠帮扶、志愿帮扶等各种形式参与脱贫攻坚。目前全市社会组织投入资金245万元,开展扶贫项目27个,投入人员300人,参与扶贫志愿者70人,受益贫困人口2300人。
“除了基本生活救助,政府想办法提供工作岗位,多了谋生手段,更让我燃起生活的信心。”上面提到的迁安市彭店子乡王孟庄村王爱艳就是通过政府帮扶,今年8月到一家公司保卫处工作,每月拿到2800元工资,极大地缓解了家庭困境。
行唐县上方乡是困境、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乡镇。为改善困境、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生存状态,石家庄市民政局通过购买服务,让石家庄市德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入驻到上方乡,并在上方村设立了儿童关护成长之家,围绕未成年人安全、学习、健康和人际交往开展教育、保护工作。
“相比资金救助,农村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石家庄市德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上方乡社工站负责人李圣娅说,家庭困境和变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干预,童年的阴影甚至会伴随孩子一生。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拓展社会救助的基本功能,把低保与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等有机结合起来,改变单一的资金救助模式,实现以政府为主的“弱有所扶”向由社会广泛参与的“弱有众扶”转变。(记者尹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