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5届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广州大剧院举办。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郝士超凭借《郝士超折子戏专场》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这是河北省戏剧界自2015年之后,时隔七年再次夺“梅”。至此,河北共有30人获得34个梅花奖。
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现场。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供图
郝士超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供图
“凉夜迢迢,凉夜迢迢,投宿休将他门户敲……”3月10日,《筑梦氍毹 感恩梨园——郝士超折子戏专场》在石家庄进行了首演。
这是一场少见的武戏专场演出,郝士超在近2个小时内,分别演绎了折子戏昆曲《林冲夜奔》、河北梆子《野猪林·白虎堂》与《瓦桥关·血战瓦桥》。这三出折子戏文武并重,涵盖了戏曲表演程式“唱念做打”全方位的技术技巧,而且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箭衣武生于一体。昆曲的载歌载舞、梆子声腔的慷慨激昂、大段的贯口念白,这些都极其考验一名武生演员的艺术造诣和专业功底。
郝士超《林冲夜奔》演出剧照。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供图
“我的折子戏第一场汇报演出,是在发着低烧的情况下演完的。《林冲夜奔》是30分钟的独角戏,演完到后台我马上要脱掉衣服,换上《野猪林·白虎堂》的服装,这当中只有6、7分钟的时间。”郝士超介绍,当时在后台,自己的戏服被汗水湿透,一边快速换装,一边靠喝藿香正气水缓解闷热。
郝士超在折子戏专场演出中换装,贴身穿的蓝色水衣子被汗水湿透。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供图
郝士超今年38岁,从艺已经30年了。很多人觉得学戏曲很苦,练武生这一行就更苦了。“要我说,苦是苦,但我是苦中作乐,乐在其中。”郝士超说。
郝士超是正定人,从小听着赵云的故事长大。在正定浓厚的戏曲文化底蕴熏陶下,他从小就对戏曲产生了兴趣。
郝士超的舅舅李玉敏今年58岁,是正定县李家庄人。据他回忆,村里过去经常有河北梆子剧团演出。因为爱好戏曲,李玉敏后来成为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的花脸演员,也引领着郝士超走进梨园行。“这孩子小时候,我带着他出去演出,发现他看戏能坐得住,我就有心培养他学戏。他压腿踢腿不怕苦,忍着疼,眼里噙着泪花,但不偷懒。”李玉敏说。
“从小我就有一个英雄梦,羡慕舞台上这些英雄人物,希望自己也能扮演这些人物。”郝士超说。
少年时学习戏曲的郝士超。郝士超 供图
8岁的郝士超跟着舅舅练基本功,之后拜河北梆子武生名家张振荣为师。9岁时,他考入河北艺术学校(现为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学河北梆子。15岁时,因饰演《宝莲灯》“沉香”一角,郝士超被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录取,成为一名青年武生演员,在舞台上圆了自己的“英雄梦”。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上的戏曲表演精彩震撼,而生活中,演员的伤病却是家常便饭。郝士超至今印象深刻,自己30岁生日时,因练功导致右腿跟腱断裂。医生劝他别再演武生,趁早改行。“当时我独自流着眼泪,那是折磨、不舍、无奈的眼泪。”直到半年后,郝士超在家人和师长的关怀下,终于走出伤病的阴霾,继续演绎“大武生”。
正在练功的郝士超。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供图
2022年10月,郝士超拜河北梆子名家吴桂云为师,成为河北梆子经典剧目《钟馗》的新一代传承人。
“吴桂云老师为‘钟馗’这个角色付出了几十年的心血。后来我也饰演钟馗,但在演唱和人物塑造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吴老师耐心地给我讲解了很多。”郝士超表示,老师对自己指点,正是戏曲行业中师徒传承的意义体现。
今年5月9日,《郝士超折子戏专场》作为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在广东艺术剧院精彩上演,获得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这次到广东演出,我看到北方戏曲获得南方观众的认可欢迎,这足以证明我们河北作为‘北方戏窝子’的文化影响力。”郝士超说,作为一名河北的青年戏曲演员,自己今后在戏曲文化传播方面要做的还有很多。
郝士超在正定南城门演绎“赵云”形象。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供图
从沉香到赵云、林冲、钟馗、杨六郎等,郝士超在戏曲舞台上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各具特色的英雄形象。他告诉记者,如今,他的“英雄梦”已经有了新的更高追求。
“我希望通过我饰演的英雄角色,努力把河北梆子振兴好、传承好。我会不忘初心、超越自我,为河北梆子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闻链接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由中宣部批准,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共同主办的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自1983年创立以来,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推精品、育新人,促进戏剧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今年正值“梅花奖”创办40年。40年来,共评出京剧、昆剧等55个戏曲剧种和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等戏剧艺术门类,获奖演员726名。这些梅花奖获奖演员均活跃在全国各地,成为新时期中国戏剧艺术繁荣发展、传承创新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