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冀时客户端报道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新一代塞罕坝人接续奋斗,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守护绿色,筑牢京津生态屏障。
八月的塞罕坝一碧千里,茫茫林海间,林场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样地监测,一亩地适合多少棵树生长?一棵树每年胸径增长多少?负责这项工作的侯建伟告诉记者,为了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他们必须掌握林木的全部资料数据。
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 侯建伟:
经营这片林子,就像抚育、间伐,为了让这个目标树长得更好,看看到底是经营前好,经营后好,还是原始状态好,培养这个生物多样性。
60多年前,塞罕坝是一片"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高原荒漠,如今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2%,这凝结着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艰苦创业的心血。守护好这片百万亩林海,离不开科学管理。这两天,塞罕坝森林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特地邀请了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团队进行病害调查。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田呈明:
全面了解这个区域的这个病害的种类,搞清楚它的这个分布的特点,危害的严重程度,有没有潜在的风险。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塞罕坝机械林场已经建立起了病虫害"外防输入内防输出"的高效管控防治体系,并与周边区域成立联防联控组织,互通信息,共查漏洞,为区域生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塞罕坝病虫害成灾率始终保持在千分之二以内,稳稳处于"成灾率不高于千分之三点三"的红线之内。
塞罕坝森林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 赵占永:
这次病害普查覆盖全部林区,115万亩林地,主要是摸清全部底数,为将来的病害预防做好基础,然后保障林区安全。
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开启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新征程。2022年,塞罕坝造林方向转为林冠下造林,并引进阔叶林,采用针叶、阔叶等混交的方式,构建多树种、多层次、复合式的森林结构。通过科学开展森林经营,今年,塞罕坝已营造近自然混交林2.39万亩,并深入实施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抚育盲区清零行动,完成森林抚育7万亩、造林1.39万亩。
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 安长明:
不断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不断强化资源管护,朝着绿色梦想昂首阔步,以实际行动在茫茫林海续写新的绿色传奇。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塞罕坝人再接再厉。预计到2030年,有林地面积将达到12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6%。每年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约86万吨,释放氧气59.8万多吨,为京津冀区域生态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