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首次提出这一重要概念,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
当前,河北正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力支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即日起,河北日报推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线探访”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编者
承德钒钛自主研发高纯钒材料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把合金中的“维生素”锻造成“单项冠军”
地处燕山腹地,河钢集团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以燕山牌含钒优特钢闻名于世。
“想不想知道,炼钢产出的钒渣去哪了?”12月7日,从承德钒钛钢铁厂区出来,该公司钒钛专业技术专家冯国晟略显神秘地对记者说,“走,去后山看看我们的‘新宝藏’。”
冯国晟说的“后山”不是山,是承德钒钛往北的一块高地。在这里,块状的钒渣经过破碎、配料、焙烧、过滤、包装等工序,变成了一罐罐粉末状高纯钒材料。
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应用广泛。普通钢铁产品每吨售价三四千元,而从钒渣中提取出来的高纯钒材料每吨均价高达10万元。通过延伸产业链,竞逐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承德钒钛自主研发的高纯钒材料被评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12月7日,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梳理和分析高纯钒材料生产情况。 河北日报通讯员王爽摄
十年磨一剑,只为1个百分点的进步
在“后山”里,一座崭新的白色现代化厂房迎风挺立,其一侧竖起了绿化围栏,各类工程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施工作业。
“白色厂房是我们新建成的高纯钒生产线,旁边正在建的是含钒电解液、钒铝合金生产线。”冯国晟说,随着“新丁”加入,承德钒钛的“钒家族”将愈加庞大。
走进厂房,机器轰鸣,在智能化运作的新产线中,包装好的高纯钒材料不断产出。
“它的学名叫五氧化二钒,别看外表不起眼,用处大着呢。”冯国晟打开一个罐子,指着亮黄色的粉末说,“将其添加在合金中,可显著提升合金的耐磨性和韧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绿电储能等新兴领域。”
钒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钒钛磁铁矿资源主要分布于河北承德和四川攀枝花。
承德钒钛始建于1954年,产出了中国第一炉钒钛磁铁矿冶炼的铁水,建成了世界首条亚熔盐法高效提钒清洁生产线,是中国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技术的发祥地。
长期以来,承德钒钛的钒应用以钢铁工业为主。能不能跳出钢铁,撬动更广阔的市场新空间?
早在2013年,承德钒钛就开始了高纯钒材料在新兴产业的研究。
“钒材料用于钢铁冶炼只需98%纯度,而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则需99%纯度。别看只差1个百分点,却是咫尺天涯的距离。”该公司钒钛材料研发部副部长祁健说。
祁健回忆,当时国内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他们从零开始进行摸索。没有现成设备,自己改造;没有成熟路线,自己琢磨。
经过技术攻关和中试生产,直到2015年底,他们才完成了第一份样品,兴冲冲地拿到产线上进行测评。
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他们马上组织技术人员调整配料和温度,经过几个月的时间,终于找到了过滤装置这一“病根”,马上展开攻关,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问题。
高纯钒材料生产过程中,用到的介质容易导致设备腐蚀,这是影响产品稳定性的另一个“拦路虎”。
“最初,我们对设备进行防腐涂层处理。后来我们发现,不少配料具有防腐作用,通过七八种配料的轮流试验,找到了更好的解决方案。”祁健说。
2016年,承德钒钛年产200吨的高纯钒产线实现稳定运行,产品纯度达99.5%。
2022年,承德钒钛高纯钒材料成功入选国家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
2023年6月,承德钒钛年产500吨的高纯钒产线投产运行,产品纯度提高到99.6%。
十年磨一剑。承德钒钛延伸钒链条,目前拥有近200项钒钛领域专业技术专利,高纯钒材料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订单式销售,打入高端用户市场
承德钒钛高纯钒材料研制出来了,市场反应如何?
“大企业供应链相对稳定,想要打进他们的市场,不是件容易事。”该公司钒钛事业部副经理高明磊说。
科莱恩是一家全球性的催化剂制造商,在中国建有分公司。
“科莱恩对高纯钒粒度分布要求极其严格,对钾、铬、铁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有明确要求。”高明磊说,面对近乎苛刻的要求,他们夜以继日地钻研试验,一次次调整工艺,设计出了更好的生产方案。
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产品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第五批产品送到客户手中时,得到了对方的全面认可。
今年8月,承德钒钛与科莱恩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跟钢铁产品相比,高纯钒材料是小众市场,面临多元化、个性化等消费趋势。”祁健说,为此,他们通过量身定制个性化订单,向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打入高端市场。
电池使用时间长了,内部的电解液活性会变差。他们开发的含钒电解液技术,可在电解液失效后,重新进行处置,实现循环利用。
目前,他们已跟北京一家企业合作成立公司,联合开发钒电池产品,预计年底产品问世。
此外,他们生产的高纯钒材料,还出口到欧洲高端企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我们的高端钒产品逐渐走上了新轨道,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高端客户的认可。”祁健笑着说,下一步,他们将通过行业对标,精准匹配各微量元素占比,进一步提升技术指标,更好地满足高端客户对产品性能的个性化需求。
(河北日报记者贡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