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近年来,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成效在国际上赢得越来越多的点赞。
曾经的沙漠变绿洲,过去被污染的环境变碧水蓝天……中国在探索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努力为“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美化人类共同的家园。
增添一抹绿色
中国越来越绿,在太空中都能“看”得到。美国航天局2019年2月公布的卫星图片和数据显示,在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这一抹绿,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心血汗水。
为防治荒漠化等问题,中国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让越来越多荒漠变成绿洲,也让地球更“绿”。
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历程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真实写照。从几代人坚守的塞罕坝林场,到数亿人参与的“蚂蚁森林”项目;从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由“沙逼人退”向“绿进沙退”的库布其治沙模式,中国交出的一份份“绿色成绩单”都赢得世界好评。
如今,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经验正分享给更多国家: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菌草技术已传播到中非共和国、斐济、老挝、莱索托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有中国的技术支持;中国科技助力中亚国家“点荒变绿”;中东多国专家来中国学习在沙漠中筑起绿洲的固沙法……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愿与各国携手共同为世界增添“绿色”。
守护一片蓝天
中国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近日表示,经过艰苦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空气质量发生巨大变化,使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明显增强”。
生态环境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结果。这里正在推进一场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变的能源革命。
多项数据显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空气质量监测网规模等多个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体现了中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决心。
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方面,中国采取强有力的行动。2019年11月,中国生态环境部宣布,中国已提前达到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的碳排放目标。这表明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努力已见成效。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履行好减排承诺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同时,中国还以切实行动支持区域和全球环境保护,为全球环境治理和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在越南芹苴,中方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以垃圾为原料的发电站,在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也为当地保护蓝天做出贡献;在哈萨克斯坦,中哈合力对奇姆肯特炼油厂进行节能改造;在巴基斯坦,大型能源项目——卡西姆电站项目不仅缓解了电力短缺状况,还改善了当地的能源结构,帮助当地保护环境。
美化同一家园
中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成果,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
中国农业农村部-CABI欧洲实验室联席主任哈里特·欣茨指出,中国在治理污染、恢复林地和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巨大努力值得赞扬,中国一些国家级的生态保护区项目在世界上规模领先,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
德国智库能源观察学会主席汉斯-约瑟夫·费尔说,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果;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明显改善,水体逐渐恢复清洁,绿化和植树造林从城市、农村向沙漠延伸;太阳能、风力发电、电动车等环保技术方面的工业制造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妙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中国过去数十年间在环境修复上付出了巨大努力,改变了曾经被污染的土地、河水和天空。世界应以中国为榜样,坚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下定决心改善环境。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建设美丽家园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有助于让整个世界的“容颜”变得更加美丽。(执笔记者:冯玉婧;参与记者:张毅荣、张家伟、杨臻、李梦婷、丁新珂、周啸天)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近年来,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成效在国际上赢得越来越多的点赞。
曾经的沙漠变绿洲,过去被污染的环境变碧水蓝天……中国在探索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努力为“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美化人类共同的家园。
增添一抹绿色
中国越来越绿,在太空中都能“看”得到。美国航天局2019年2月公布的卫星图片和数据显示,在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这一抹绿,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心血汗水。
为防治荒漠化等问题,中国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让越来越多荒漠变成绿洲,也让地球更“绿”。
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历程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真实写照。从几代人坚守的塞罕坝林场,到数亿人参与的“蚂蚁森林”项目;从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由“沙逼人退”向“绿进沙退”的库布其治沙模式,中国交出的一份份“绿色成绩单”都赢得世界好评。
如今,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经验正分享给更多国家: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菌草技术已传播到中非共和国、斐济、老挝、莱索托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有中国的技术支持;中国科技助力中亚国家“点荒变绿”;中东多国专家来中国学习在沙漠中筑起绿洲的固沙法……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愿与各国携手共同为世界增添“绿色”。
守护一片蓝天
中国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近日表示,经过艰苦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空气质量发生巨大变化,使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明显增强”。
生态环境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结果。这里正在推进一场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变的能源革命。
多项数据显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空气质量监测网规模等多个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体现了中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决心。
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方面,中国采取强有力的行动。2019年11月,中国生态环境部宣布,中国已提前达到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的碳排放目标。这表明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努力已见成效。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履行好减排承诺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同时,中国还以切实行动支持区域和全球环境保护,为全球环境治理和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在越南芹苴,中方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以垃圾为原料的发电站,在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也为当地保护蓝天做出贡献;在哈萨克斯坦,中哈合力对奇姆肯特炼油厂进行节能改造;在巴基斯坦,大型能源项目——卡西姆电站项目不仅缓解了电力短缺状况,还改善了当地的能源结构,帮助当地保护环境。
美化同一家园
中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成果,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
中国农业农村部-CABI欧洲实验室联席主任哈里特·欣茨指出,中国在治理污染、恢复林地和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巨大努力值得赞扬,中国一些国家级的生态保护区项目在世界上规模领先,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
德国智库能源观察学会主席汉斯-约瑟夫·费尔说,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果;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明显改善,水体逐渐恢复清洁,绿化和植树造林从城市、农村向沙漠延伸;太阳能、风力发电、电动车等环保技术方面的工业制造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妙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中国过去数十年间在环境修复上付出了巨大努力,改变了曾经被污染的土地、河水和天空。世界应以中国为榜样,坚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下定决心改善环境。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建设美丽家园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有助于让整个世界的“容颜”变得更加美丽。(执笔记者:冯玉婧;参与记者:张毅荣、张家伟、杨臻、李梦婷、丁新珂、周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