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中方助力斯里兰卡应对海洋环境灾害与气候变化

时间:2021-06-07 17:51:25  来源:新华社  作者:

       6月2日,停泊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附近锚地的一艘装载化学品的外国货船在燃烧数日后开始沉没,给斯里兰卡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这艘货船因爆炸起火后,中国科学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下称中斯联合科教中心)的中方专家,接到斯里兰卡国家水生资源研究开发署的协助评估灾情请求。中方专家通过预报模型协助评估了此次灾难中产生的碎片和化学品污染物可能扩散的程度,斯方专家收到这些评估信息后,将其及时提供给斯里兰卡相关部门,以便清理人员清除因这次灾难被冲到科伦坡附近海滩的大量污染物。
       上述协作是中斯联合科教中心发挥的众多作用之一。在位于斯里兰卡南部卢胡纳大学内的中斯联合科教中心观测场,一台在不久前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维护完毕的自动气象站正不停传递信息,助力斯方了解和应对海洋环境灾害与气候变化。
       中心的中方专家罗耀博士告诉新华社记者,这台自动气象站平时监测大气压、风速、风向、太阳辐射等海洋大气参数,其长期观测所积累的数据可用于研究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对印度洋及周边国家的影响。
       斯里兰卡处于洋流活动强烈地带,是南亚季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当地海洋环境灾害和气象灾害频发。为加强中斯应对气候变化等能力建设,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15年牵头在卢胡纳大学建立中斯联合科教中心,目前其研究涉及海洋监测、水环境安全等领域。
       罗耀介绍说,在中斯研究人员共同努力下,一个涵盖航次观测、深海潜标观测、斯里兰卡近岸浮标观测、陆基观测,以及高空大气观测的立体观测网络初步建成,该观测网络的数据由中斯科研人员共享。
       斯里兰卡前任渔业和水生资源部长加米尼·索伊萨曾高度评价这个立体观测网络,称赞该网络“为斯里兰卡海洋经济开发,减少海啸、暴风雨等极端天气影响提供了科技支撑”。
       尽管新冠疫情对人员来往造成一定困难,但中斯联合科教中心的工作并未停止。今年3月,中斯季风气候与海洋资源环境联合研讨会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方式在中国和斯里兰卡同步举行。
       “中斯在季风问题上加强合作,有助更好理解季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灾害”,中心斯方负责人加米格表示。
       中心主任张长生对记者说,中心成立以来不仅做高端研究,还注重培养斯方海洋科学人才,其培养的30名斯籍海洋科学及环境科学研究生陆续开始在斯里兰卡从事科研。此外中心还为斯方相关合作单位开展水文科学培训,为斯方培养气象观测、仪器使用与维护等方面的人才。
       马杜萨卡是中斯联合科教中心培养的首位斯里兰卡海洋学硕士,目前被中心和其母校卢胡纳大学共同聘为高级技术员。他说:“自从我去中国留学后,很多同学也把求学的目光转向中国。”
       斯里兰卡资深海洋学家纳林·维克勒马纳亚克告诉新华社记者,中斯联合科教中心成立以来通过各种交流与合作计划,为斯里兰卡的海洋科学和海洋学发展提供巨大支持。通过分享中方科研知识和经验,有助于把斯里兰卡海洋研究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升到更高水平。
       新华社记者唐璐 新华社科伦坡6月3日电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