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新闻>>

河北省广大共产党员在夺取“双胜利”一线拼搏竞进奋勇争先

时间:2020-07-01 11:27:34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

大战大考彰显先锋本色

——河北省广大共产党员在夺取“双胜利”一线拼搏竞进奋勇争先

不凡之年,有砥柱中流而无惧风雨。关山万重,因初心不改而勇往直前。

“我是党员,我先上。”当疫情袭来,共产党员“越是艰险越向前”。

“小康路上,不落一个。”在战贫一线,共产党员“不破楼兰终不还”。

今年以来,在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大战大考中,全省20余万个基层党组织、492.7万名共产党员,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牢记初心使命,带头拼搏竞进,坚守在基层,奋战在一线,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确保“三个圆满收官”,让鲜红的党旗在河北大地高高飘扬。

火线淬初心

6月15日,58岁的袁雅冬再次出现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安新县、雄县、容城县、保定市……4天时间里,她深入各地医院,马不停蹄会诊病患、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培训医务人员。

“没什么可说的,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就得冲在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话语简短有力。

2003年抗非典,她冲在前;2009年斗甲流,她冲在前;今年大年初二驰援武汉,她作为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再一次冲在最前方。那背影,和前几次奔赴战场一样坚定。

至暗时刻,病毒肆虐,袁雅冬从不惊慌。用生命守护生命,平日里可能只是口号,但危情时却是必须践行的承诺。在她带领下,第一批医疗队重症救治成功率在武汉排名前三,累计收治病人429人次,全体医疗队员零感染。

不惧生死、不畏艰难,无数党员干部向着最危险的地方奔去!

这是一种坚如磐石的信仰。

6月25日,农历端午节,省胸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晓静仍然坚守在发热门诊。这是她第二次上一线,紧张的工作状态时常让她想起那次惊心动魄的救治。

2月10日,一名患者肺部病变突然加重。立即气管插管!王晓静带领“敢死队”迅疾赶到。“57、65、93……”随着气管导管插入气道,患者呼吸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有人问她:那可是离死神最近的地方,怕吗?

“说不害怕是假的。”王晓静答得坦荡,“奋不顾身,只为挽救生命,这是初心,更是使命。”

这是一种矢志不渝的担当。

已是23时,沧州市运河区四合社区党支部书记甄洪月办公室的灯仍然亮着。自打战斗打响,他就夜以继日扑到工作上。

可谁又知道,眼前这位“拼命三郎”去年做过两次直肠癌手术,每天穿着纸尿裤忍痛坚守在一线。妻子心疼他,偷偷给他单位领导打电话,请求把他换下来。甄洪月却说:“我是共产党员,正是需要我的时候,怎能当逃兵?”

这是一种舍己为人的奉献。

定州市西念自疃村党支部副书记贾立军值班时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一个笔记本中写道:“我们要把对党和人民的深情融入平淡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关键时候就要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党员干部沉下去,战斗堡垒建起来。全省共有172.28万名基层党员直接投身疫情防控,33名党员干部倒在防控一线。

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传承。

“平日里,你也许认不出谁是共产党员,但是在危难之际,站在最前面的一定是共产党员。”深深被身边党员感动,省中医院护士肖思孟在火线递交了一份满含真情的入党申请书。

据统计,今年全省在抗疫一线发展党员1149人,递交入党申请书或提出入党申请5.2万人。一代代新生力量加入,让党的队伍生生不息,永远年轻。

战贫担使命

远山如黛、绿荷摇曳。端午小长假,平山县南文都村的荷塘爆红朋友圈,成为周边游客必来的“打卡地”。

可在以前,尽管它和游人如织的西柏坡只隔一座山,就是发展不起来。村里200多户,三分之一是贫困户。

村庄之变要归功于石家庄市工商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张端树。整治村容村貌,他起早贪黑拆猪圈、清垃圾,一刻也停不下来;找项目引产业,他风里来雨里去,再难都没提过一句要求。

很快,村里建起农业生态观光园,流转土地、入股分红、到园区打工,村民们腰包越来越鼓。

驻村期满要走,乡亲们联名写信把他留下来,成为村里第688名村民。如今,他正铆足了劲带领大家发展现代农业,搞起旅游产业,加速奔向乡村振兴!

“共产党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张端树憨厚一笑,“看着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我每天梦里都能笑醒。”

当前,全省共有2.3万余名驻村干部驻守在脱贫攻坚一线。一大批像张端树这样的共产党员走在前、作表率,誓与贫困作斗争,鼓足干劲奔小康。

他们壮志如铁——

“种植前景真不错。”6月26日,史彦昌专程赶到种植户宗纪宽的金银花示范田考察,听说一亩地能收入近1万元,他谋划着明年开始在村里推广。

史彦昌是邯郸广播电视台驻大名县前杨村第一书记,如今已连续驻村3轮、第8个年头。2018年工作队轮换,他又主动要求留下来:“村里面貌不彻底改变,我不能走。”

可是,百姓眼里的大能人,在家人眼中却“不靠谱”。为了学校如期开工,他把准备借给姐姐买农用车的钱垫付地皮费;媳妇生孩子这么大的事,他也不在身边。

有人问:以牺牲家庭为代价,值得吗?

他说:“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比一个小家的幸福,更值。”

他们带头致富——

书画院、水宴山宾馆、沿河观赏步道,生态旅游度假区规模初具;猕猴桃、山桃、茶树,山坡上种满“摇钱树”;带电梯的居民楼建设迅速,村民即将乔迁新居……探访灵寿县车谷砣村,很难想象这里几年前还是人均收入不到800元的贫困村。

车谷砣的变化,离不开一个“自己富了,还想带着乡亲一起富”的能人——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他毅然放弃年收入40万元的生意,回到大山沟,劈山修路、发展旅游,让车谷砣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人均收入过万元。

“傻不傻,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干这操心的营生?”

他却说:“一个人干好了,就富俺一家,把村子搞好了,乡亲们都能受益。”

他们攻坚克难——

6月25日,保定市竞秀区江城乡大激店村。一场鸡蛋大小的雹灾过后,村民慈会生望着被砸成筛子的两个葡萄大棚,双手颤抖、老泪纵横。

一筹莫展之时,村党支部书记张东河来了,“老慈,别发愁,咱们一块干,很快就能再把大棚建起来。”

雨一停,他就挨家挨户查看灾情,第一时间统计受损情况,筹划统一采购大棚膜。“再苦再难,有党员帮咱顶着,咱就有主心骨了。”这是慈会生掏心窝子的话。

大考勇作为

运输管制、上下游复工延期、销售市场受阻……疫情突如其来,摆在晨光面前的,是前所未有的市场“严冬”。

这一次无疑是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公司技术总监高伟职业生涯中“最难的挑战”。是守着老路,捱一天算一天?还是拓一条新路,置之死地而后生?

“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才能化危为机,危中寻机。”高伟深知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然而,想要叩开一扇新大门谈何容易。为了提高番茄红素回收率,他们已经探索了两年多,光实验就做了六七百次。但高伟和同事们不退缩、不放弃,失败了,再来!这种方法不行,再试另一种!

逆境突围,浴火重生。近日,中试结果揭晓:提取回收率可提高8%,这意味着一年可增加纯利润1000万元。多项核心技术加持,今年晨光销售收入逆势上扬,比去年同期增两成。

没有艰难跋涉,哪有一举登顶?回首这段披荆斩棘的激情岁月,高伟笑了,这笑容幸福而骄傲。

——以最有力的担当化解难题。

终于为防护服找到新销路,李剑深深松了一口气。

近日,眼看着防护服库存渐多,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愁起了销路。接到求助信息,李剑立刻帮忙找渠道、定流程、敲时间,最终确定通过总裁直播带货,帮企业开拓云端销售新空间。

李剑是省工信厅一名驻企特派员。疫情初期,际华三五零二接到命令转产防护服。他住进厂里,没日没夜帮企业解燃眉之急:原材料有缺口,协调调配相关资源;产品运输有困难,协调办理通行证……从“一套不产”到“火速转产”再到“生产主力”,最高时日产量达5.5万套。

——以最细致的工作千方百计保就业。

40.9万,这是今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受新冠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可在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制药工程系,就业签约率却高达99%。为啥他们能这么好?源自一名辅导员的“就业保卫战”。289个毕业生,张娜娜每天都要一个不落地联系一遍,密切追踪学生就业动向。手机24小时在线,网罗各种岗位信息,随时为同学答疑解惑,保姆式贴心服务。

——以最强的举措端稳饭碗。

“三夏”时节,麦田里麦浪翻滚,一派丰收景象。抓起一把金黄的麦粒,柏乡县金谷源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常清心里说不上的踏实。合作社4万多亩优质强筋麦喜获丰收,平均亩产500多公斤。

今春农业生产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可农时不等人,常清专门组织专家组建微信群,对17个村、2万多户农民进行线上指导。墒情怎样?苗情如何?关键时期精准开下药方,成功帮农户迈过“倒春寒”、病虫害等好几个坎。

先锋战歌,一路嘹亮。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支部筑堡垒,党员做先锋,河北定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夺取“双胜利”,全面奔小康。(河北日报记者周洁、刘冰洋)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