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穷窝窝 “迁”来好生活
——易地扶贫搬迁的河北答卷
图为阜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居家园。 河北日报记者赵海江摄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咋办?
易地搬迁!
在燕赵大地,一场史无前例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从蓝图变成了实景。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当头炮”,也是“五个一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矛盾最集中、领域最综合、工作链条最长。
河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合力攻坚,经过近四年大规模建设,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截至去年11月,涉及7市35县(区)的10.5万户、30.2万名搬迁群众全部实现搬迁安置。
努力让搬迁群众就业有着落、生活有奔头。易地扶贫搬迁的河北答卷,写满了搬迁群众的幸福笑脸。
30.2万人为什么要搬离故土?
——搬出穷窝窝才能拔掉穷根子,不让一名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都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30.2万人为什么要搬离故土?
答案就在搬迁群众的真实故事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保定市阜平县地处太行深山区,这里有我国北方山区最贫瘠的自然条件:九山半水半分田。全县除了10多万亩水浇地,剩下的大都是山梁上的薄田。
2020年1月18日拍摄的阜平县炭灰铺行政村的城市安自然村。这个村子位于太行山深处,搬迁前,村民外出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见到山里的小公路。 河北日报记者赵海江摄
直到去年10月,该县炭灰铺行政村教庆自然村的30户人家,依然居住在被当地人称为“神仙山”的半山腰。
“神仙山”上的日子并不快活。村里生活有六难: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务工难、娶亲难。
如今已搬进县城旁安置区125平方米楼房的村民文华容,回忆起过去的苦日子,仍感慨万千。
他们一家5口人吃不饱,吃的大米、白面要拿种的玉米卖钱换购;住得差,50平方米的石头房子漏风漏雨;看病更难,她公公的脚不小心扭伤,因为就医不便延误治疗,最后不得不把脚锯掉……
在“十二五”末,像文华容这样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农村人口,全省有30.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6万人。他们分布在燕山、太行山深山区及坝上高寒、漳河河道等地区,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不让一名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2015年底,国家启动和实施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同年12月,省委、省政府决定,抓住国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的有利时机,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加大推进力度。按照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搬谁?往哪里搬?谁掏钱?新房怎么建?旧房怎么办?搬出来之后怎么生活?易地扶贫搬迁环节多、链条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2020年1月18日,阜平县炭灰铺行政村的城市安自然村村民背着粮食下山,去往距离县城不远的阜平东新区美居家园的新居。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立下愚公移山志,风雨无阻勇向前。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发改委牵头制定搬迁规划、实施方案等50多个政策文件,省扶贫办、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在配套产业发展、资金筹措、拆旧复垦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搭建起了河北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四梁八柱。
细之又细,严之又严。对全省406个集中安置项目,省发改委逐个制定推进计划,督导各地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实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
广大基层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奋战在搬迁工作第一线。他们把项目现场当战场,把搬迁群众当亲人,“舍小家、为大家”,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张北县公会镇镇长王伟,每天步行数十里,挨家挨户讲政策、解难题、说产业,村民们亲切地叫他“王三趟”。行唐县上闫庄乡党委书记欧阳正仲的手机24小时开机,因为“乡亲们的事没有点儿”,有了问题他随叫随到。
政策措施明方向,党员干部冲在前,一场30.2万人的搬迁工程拉开了序幕。
阜东新区安置区是阜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同步建设了学校、医院、超市等基础配套设施。安置区对面是规划的工业园区,将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让百姓“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河北日报记者赵海江摄
拿什么吸引老百姓“出山”?
——安置社区、产业园区“两区同建”,让群众搬出来安居乐业
虽然生存条件恶劣,但真要搬离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一些群众难免有顾虑。他们最大的担忧是:“搬出去吃什么?”
打消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河北省坚持“两区同建”,在安置社区配套建设产业园区,让群众搬出来既能“安居”又能“乐业”。
从“要我搬”到“我要搬”,承德市兴隆县贫困群众李凤花就经历了这样的转变。
李凤花一家世代生活在兴隆县六道河镇周家庄村的山沟里。崎岖的山路把他们挡在了致富门外,交通闭塞、靠天吃饭,山里的贫困日子像日出日落一样恒定,过了今天就知道明天是什么样。
2016年,兴隆县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涉及周家庄村的5个交通不便的自然村,搬迁人口共计69户180人。李凤花一家就在搬迁名单中。
“不搬!”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德林到李凤花家做搬迁动员,李凤花一听就“炸”了,直接把人赶出了家门。“山里好歹有田种,搬出去吃什么?”李凤花说。
兴隆县依托当地山楂产业优势,在安置社区同步规划建设了山楂深加工扶贫微工厂,由县里统一购置数控山楂去核机,当地的龙头企业兜底,能够解决200人的就业问题。
该县让搬迁群众全程参与安置社区建设,从选址、户型设计,到基础配套设施布局,再到工程质量监督,处处尊重群众的意愿。
李凤花的“心结”终于解开了。搬出大山,住进楼房,还在小区附近的扶贫微工厂上了班。如今的李凤花,成了熟练操作数控山楂去核机的技术工,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
“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不止在兴隆县稳步推进,更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行。
河北省高度重视解决搬迁户长远生计,实行搬迁安置社区与产业园区“两区同建”,同步抓好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乡村旅游区等建设,同步建设完善配套设施,解决好就近就业等问题。同时,引导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多渠道增加搬迁群众收入,确保搬迁群众生活水平不降低、服务保障不打折、家庭就业不漏户。
在大名县金乡水岸集中安置社区,贫困户张秀娟不仅住上了新楼房,还在离社区不到2公里的工业园区实现了就业,每个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在她所在的社区周边,还配套建设了农业园区、商贸园区等,能够吸纳就业2450人。
从涞源县东团堡乡箭杆河村搬到县城安置区的贫困户罗莲坤,经过培训后,已在县城扶贫产业园区大美太行农产品加工基地实现就业,每月收入约2000元。
“两区同建”,让群众搬出来安居乐业。目前,全省规划的632个扶贫产业园区已全部建成。110个集中安置项目配建了扶贫光伏,成为贫困户稳定、重要的收入来源。
图为阜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居家园。 河北日报记者赵海江摄
搬迁村民如何融入社区新生活?
——后续帮扶跟得上,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到了午饭点,邢台市内丘县城一家24小时营业的餐馆就坐满了人。大厅里,手脚利落的巩振花忙着点餐、下单、传菜、收拾餐具。
47岁的巩振花是内丘县侯家庄乡张北洼村人,以前在深山里靠种地、种果树为生,一年挣不了几个钱。2018年,作为内丘县首批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她们一家5口人搬进了位于内丘县城的恒源和谐小区,新家120平方米,上学、就医、购物都很方便。巩振花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为了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城里新生活,内丘县先后在恒源和谐小区、天和小区两个集中安置点设立了“有事做”服务站,对搬迁户进行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多期技能培训,并帮助有需求的人找工作。巩振花通过“有事做”服务站的技能培训,找到了餐馆服务员的工作,每月可挣2000多元。
搬迁是手段,持续脱贫和致富才是目的。
为全面提升脱贫质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出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按照以岗定搬、以业定迁原则,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强化后续产业发展和转移就业工作,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搬迁家庭中至少有一个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只有稳得住、能致富,搬迁贫困群众才能真正走出心中的大山。
7月9日19时,蔚县南杨庄乡宜兴社区的文化广场开始热闹起来,章兰和20多名搬迁群众听着歌曲踩着舞点跳起了广场舞。这样热闹的场景每天会持续到21时才会结束。
但在两年前刚搬进社区时,章兰可没这个心情。
2018年5月,章兰一家4口人从蔚县原草沟堡乡的深山里搬到了宜兴社区。离开了生活近50年的老家,来到一个陌生地方,她猫在家里不敢出门,对于社区生活感到恐慌,一度想着再搬回山里去。
来自8个乡镇112个村落的村民聚集在宜兴社区,跟章兰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为此,宜兴社区组建了居民委员会、社区党支部,通过技能培训、业余文艺队、社区公益岗、扶贫组织等活动形式,许多贫困群众找到了第一份工作,领到了第一份工资,街坊邻居间沟通交流也熟络了。
社区党支部还创新社区管理,实行“区、排长”网格化管理模式,组织社区群众开展“移除旧风俗、改变旧习惯、建设新家园”活动,提升社区环境和生活质量。
热情勤快的章兰被选为宜兴社区B区11排“排长”。从帮老人代取现金、代缴电费,到组织搞卫生、调解居民矛盾,章兰解决了不少群众的难事。闲暇之余,她就跟大伙儿一块切磋广场舞,丰富了文化生活。
渐渐地,章兰的心结打开了,有了归属感,“习惯了新生活,融入了新家园,大伙儿成了‘一家人’。”
为让贫困群众尽快融入新的环境,河北省加强安置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设置综合性服务平台,抓好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县城安置区设立党委,乡镇安置区设立党总支,农村安置区设立党支部,居民小组、园区、楼宇建立党小组,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做到事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针对不同搬迁群众劳动习惯的差别,在迁出区加快土地流转,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在安置区依托现有优势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致富。
为阜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居家园配套建设的阜东小学。 河北日报记者赵海江摄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短什么建什么”的要求,河北省不断完善搬迁安置社区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健全学校、幼儿园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高安置区承载能力,统筹利用好安置区新配建和迁入地原有的289所学校、300所幼儿园、354所卫生室(所)等资源,搬迁群众的教育、医疗和文化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搬”出穷窝窝,“迁”来好生活。目前,全省13.6万贫困搬迁人口全部落实后续帮扶举措,脱贫率达到100%。据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统计数据分析,搬迁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满意度为99.7%。(河北日报记者潘文静、贾楠、郝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