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新闻>>

学史力行,铺陈“幸福之城”新底色!唐山扎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时间:2021-12-20 17:34:01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作者:郑芃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坚持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用办实事成果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高站位谋划、高定位推进,制定出台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围绕“五个一批”目标任务,以实施23项民心工程和办好10件民生实事为重点,以主题擂台赛、电视问政、网络问政为抓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党组织共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总数1603个,开展服务群众活动34648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地推出政策举措1434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1038项,组织党员志愿服务41608次。

学史力行践初心,为民办事谋福祉。一幅幸福和谐的民生画卷,正铺陈出“幸福之城”的新底色……

靶向发力

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市中心城区将打通30条断头路、瓶颈路。”前段时间,唐山市民朋友圈被这样一则消息刷屏。“盼了十几年,朝阳道这条断头路终于要打通了,出门不用再绕道了。”“丰源道拓宽,以后出行再也不担心堵车了。”“市委、市政府为咱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市民为此纷纷点赞、叫好。

开展断头路、瓶颈路建设提升行动,将困扰市民多年的“堵心路”变为“舒心路”“幸福路”,是唐山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市以实施23项民心工程和办好10件民生实事为重点,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随着一项项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落地落实,市民们真切感受到身边悄然发生的变化,体味着更有情怀的城市温度。

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紧盯群众“急难愁盼”,聚焦群众关心关切问题,我市大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把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事情解决好,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居住环境、服务功能、小区特色、基层治理大提升。今年改造老旧小区221个,计划投资9.36亿元。截至目前,已完工112个,受益群众达到5.76万户。启动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19个、22272套,基本建成项目16个、20044套。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工项目16个、19928套,开工率为90%;已基本建成20141套,建成率为100.5%。

城镇既有住宅加装燃气安全保护装置。我市有序推进列入民心工程的城镇既有住宅燃气安全保护装置加装工作,市住建局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定期督导调度,严把安全生产关、施工质量关和产品检验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通过聚焦安装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压实责任和措施,将一项项任务精准落实到位。今年中心城区(路南区、路北区、高新区)年度20万户任务已经超额完成。

破解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路北区着力解决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实时跟进项目推进情况,对复杂问题、进展缓慢项目制定“一事一议”原则,进行跟踪督办。目前,该区2019年19个省台账项目、2020年21个省台账项目、市人大执法检查发现的17个问题项目和区自查自纠发现的21个问题项目,均已解决到位。“我们将持续推进这项工作,把解决老百姓‘房子’问题放在心坎上、落到行动中,取得真成效。”路北区处遗办负责同志表示。

做好小学校内课后服务。为解决困扰我市小学生家长的“三点半难题”,从弹性放学到延长课后服务时间,从提供看管到开设特色兴趣课程……我市把做好小学校内课后服务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民生实事,靶向发力,持续推进,各地课后服务不断升级,切实解除家长后顾之忧。目前,我市校内课后服务已实现1358所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57.6万名有需求的中小学生免费享受课后服务。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今年我市将基层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心工程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截至目前,全市181个乡镇卫生院、4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275个村卫生室、14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已达到基本标准,标准化率分别为94.27%、97.91%、98.87%和100%。全市9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标准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炸街车”扰民,让群众深恶痛绝,市公安交警支队亮出“以图搜车”“缉查布控”两大“杀手锏”,在常态治理的基础上,先后开展5次集中统一行动,查获“炸街车”违法164起,终于换来城市的安宁;为解决当事人室外较长时间排队等候这一“痛点”,玉田法院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引领,加班加点建成了候检室,比上班时间提前半小时为当事人开放;曹妃甸区中山路街道针对社区居民大多为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实际特点,从一切方便群众的角度出发,通过招募志愿者,建立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以全天、零门槛、免费、错时开放的服务方式,满足了居民8小时以外活动的需求……一场场生动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蓬勃展开,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事得到解决,在唐山大地上写下了学史力行的生动注脚。

创新载体

打造利民惠民特色品牌

11月15日,全市“我为群众办实事”365百姓故事汇启动仪式暨首场网络宣讲活动举行,并在“唐山+”新闻客户端、环渤海新闻网同步直播。来自市截瘫疗养院、市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等10家单位的代表,先后分享了他们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讲述了他们的爱党故事、奋斗故事、服务故事。直播过程中,累计观看的网友达17.2万人次,不少网友纷纷点赞、跟评。

像365百姓故事汇一样,我市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注重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打造品牌,让赶学比超办实事的氛围更浓、质效更高。

——开展主题擂台赛。按照“文字+视频”形式,运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手段,各地各部门打擂台、亮实招、晒成绩、比贡献。目前已完成第一季、第二季两季,每季3场,每场均有6家单位参加,参与群众达80余万人。第三季“让脱贫群众日子越来越好”“让百姓住得更舒心”主题擂台赛,已完成线上展播内容。同时,我市参加省擂台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第一季,迁安取得“幼有所育”专场第一名并获“最佳代表队”荣誉,滦南县获得 “老有所养”专场第一名;第二季,遵化市在解决“三点半”专场获第三名,迁安市在“让群众办事更便利”专场荣获第三名。

——打造“问政唐山”平台。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纠风办公室、唐山劳动日报社联合发力,依托报社“唐山+”移动新闻客户端运行,开通了“问政唐山”网络问政平台,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积极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市200余家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进驻,群众可以24小时向各单位各部门的“一把手”问政。短短9个月时间,“问政唐山”已妥善回复处理群众网上问政47718件,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道浓墨重彩的风景。

——开通《问政面对面》电视问政平台。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共录制播出节目5期。市环保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行政审批局、市民政局、市医保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市直部门负责人走进直播间,就群众关心的问题现场解答。问政面对面,问出真问题,问出重视程度,问出整改力度,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了各单位办实事、解难题的民生情怀与担当。

——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经验交流会。9月29日,全市首场“我为群众办实事”经验交流会举行,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公安局、行政审批局、唐山劳动日报社、丰润区、迁安市、滦南县的8位代表,先后登台讲述“我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的具体举措、工作成效及经验做法。交流会既挖掘典型事迹,也讲述群众身边普通人的动人故事,有力地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凝聚了工作合力。

——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将办实事推向基层单位,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6月25日,市委宣传部在滦南县坨里镇四新庄村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市文旅局、市科技局、市卫健委等14家成员单位共捐赠价值12万元的物资及书法作品、图书等,为农民群众送去丰富的物质及精神食粮。

此外,各地也涌现一批特色载体和品牌。如迁安市高标准打造“五化”样板村特色做法,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农村部予以通报表扬;丰南区推出的“红色代办员”制度,推动了营商环境大优化,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提升;滦州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主题教育进万家、为民服务解难题”“万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干部联企业”等活动深度融合,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行政审批等领域不断迈出新步伐。

健全机制

推动为民办实事走深走实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我市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更可持续。

曾经很多群众到公安部门办事,常为“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而苦恼。市公安局聚焦事关平安稳定的突出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实事,将着力点放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一举推出“十六条”便民利企举措,包括在全市公安户政、交管、出入境等办事窗口推出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业务办理服务、提供老年人优先办理服务、调整下放户口迁移审批权限、实行居民身份证加急办理常态化、最大限度缓解老旧小区周边停车难问题等等。“实在没想到,周末也能预约办理户籍业务了,比以前方便多了!”市民陈先生在路南公安分局福乐园派出所办理完户口迁移业务后欣喜不已。

市行政审批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了社会投资项目取得施工许可“一次办”,政府投资项目取得施工许可“两次办”改革,涉及14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实现所有审批事项“一次申请、统一受理、并联审批、一口出件”,取得施工许可的审批用时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审批效率全省第一、全国领先。从项目“多头跑”到“一窗办”,从百余种申请材料精简至20余种,从现场办升级为网上办,从“跑一次”优化为“零跑次”……市行政审批局在为企业、群众办实事的前行路上蹄疾步稳。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部分农村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一些空巢老人,由于行动不便,常常冷锅冷灶,“做一锅饭吃好几顿”。滦南按照政府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志愿者奉献一点“四个一点”模式,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化养老新路子,目前全县有16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起了30家农村居家养老小食堂,为75周岁以上的老人、低保户、特困供养户、贫困边缘户和残疾人提供餐饮制作和专送服务,解决了1500多名老人的吃饭问题。

……

“老百姓的烦心事,也是改革的突破点、着力点、切入点。”各地各部门迎着百姓的呼声走,用民生温度检验学习热度,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以“向问题叫板”赢得了“群众叫好”。

初心如炬,使命如磐。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既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一个个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了党员干部“履职清单”,形成了“党员干部受洗礼有提升,广大群众受教育得实惠”的生动局面,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汇聚起开创“三个努力建成”新局面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