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来了!
从长白山到海南岛,
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疆,
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
掀起了冰雪运动的热潮。
冰雪产业也乘奥运“冬”风驶入发展快车道。
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
为冰雪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各地深耕冰雪产业,
做长冰雪产业链条,
全面提升冰雪旅游城市品牌竞争力。
《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显示,
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已达到6000亿元。
北京冬奥会的临近,
正在带动着冰雪产业
及相关旅游、滑雪装备等市场走向繁荣。
河北崇礼的一家滑雪场内,游客和冰雪爱好者正在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
“去滑雪吗?”
成为了更多人之间的问候方式。
而爱上滑雪需要多久?
“90后”小伙儿杨赫的答案是:一次旅行。
2015年冬天的一趟河北崇礼之旅后,
他迷上了滑雪,
此后每个雪季都会准点到滑雪场报到。
满满一抽屉滑雪票,
记录了他从“菜鸟”到高手的足迹。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
冬奥会赛区所在地
成了游客冬季旅游最热门的选择之一。
滑雪场开门迎客。
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
随着10月底冬奥会第一支火炬点燃,
北京市旅游相关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30%,
北京、河北张家口的酒店关注度均有上升。
距离冬奥会开幕100天前后一周,
以“冬奥”为关键词的目的地搜索热度
环比上月同期增长236%。
有关数据显示,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
部分OTA平台以“雪景”“赏雪”
为关键词的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13%,
是2019年的3倍多。
就在前不久,
中国崇礼与瑞士少女峰、奥地利蒂罗尔等地
被评为 “全球2021年度热门冬季旅游目的地”。
雪后的崇礼区太子城高铁站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冬奥时,
首次公开提出“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现在,
乘坐京张高铁1小时即可到达崇礼冬奥核心区。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显示,
55%的参与调查的消费者有意愿进行长距离冰雪旅游,
82%的游客有意愿进行短途冰雪休闲旅游。
以冰雪为轴,
拉动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和服务,
冰雪旅游的附加值越发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单板滑雪爱好者邱枫,
滑雪5年换了4次雪板。
开始用平价产品,
技术水平提高后,
雪板也随之升级。
以前,更多是买二手的进口板,
而今国产品牌闯入中高端雪板市场,
邱枫的选择多了起来。
滑雪爱好者脚下的一块雪板,
折射出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乘势而起的历程。
我国冰雪运动起步晚、家底薄,
制造技术和研发能力一度存在差距。
申冬奥成功,
为冰雪领域本土产品和品牌,
吹来一股强劲东风。
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
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奋力跨越一道道技术难关,
产品从无到有,
品牌从有到优,
提升从量到质,
正迎来飞跃式发展。
河北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将近冬至,
张家口进入冰雪季,
多家滑雪场已经开门迎客
在崇礼万龙滑雪场,
一台压雪车不断爬坡过坎,
被修整的雪道变得平整均匀。
你可能不知道,
这是第一台国产压雪车,
由河北宣工机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SG400压雪车。
压雪车长8.3米,高2.9米,前铲最大宽度5.4米。
别看块头大,爬坡能力却很强,
无牵引爬45度的陡坡如履平地,
而且特别“抗冻”,
从15摄氏度到零下40摄氏度都能正常工作,
还很“聪明”,
控制系统内可以存储国内雪情参数,
随时快速应对各种雪况。
河北宣工抓住冬奥筹办的机遇,
凭借在履带车辆开发和制造方面的丰富经验,
进行自主创新。
SG400压雪车是我国首批高端大马力压雪车,
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内空白。
在底盘悬挂、电控系统和液压传动等关键核心
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随着一块块空白项目被解锁,
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已然吹响了“破冰”号角。
天冰冰雪设备(张家口)有限公司生产的冰雪设备。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不仅是压雪车有惊艳的表现,
还有雪腊车、造雪机等产业链条的冰雪设备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我们这款TF10造雪机,
就是为冬奥会滑雪赛场提供的设备。
通过它造出来的雪非常轻薄,
滑雪体验好,在赛道上容易定型,
也能更有利于压雪车进行压雪作业”
天冰冰雪设备张家口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冬奥申办成功后,
公司看到了机遇。
研发了集控式智能高架造雪系统——固定式造雪机旋转支架,
通过这项技术,
公司已取得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填补了国内造雪设备的空白。
企业2020年初入驻宣化冰雪产业园后,
产品销售额从2000余万元增加到9600万元,
生产的造雪支架不但销往国内外多家滑雪场,
更被2022年冬奥会赛场——云顶滑雪场
和延庆海坨山高山滑雪场选用。
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
近年来,
河北省张家口市在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同时,
打造了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
和宣化冰雪产业园两个重点园区,
重点发展了滑雪服、滑雪板、滑雪鞋、滑冰鞋、滑冰服等个人轻装备,
以及造雪机、压雪车、浇冰车、索道等重型装备,
形成集冰雪装备研发、设计、制造、检测、流通、仓储
于一体的冰雪装备产业基地。
多家全球知名的冰雪装备制造企业
已经“落户”张家口并投产,
预计到2025年,
全市将累计引进培育冰雪装备制造企业80家以上。
雪后的太舞滑雪小镇
进入冰雪季,
地处崇礼滑雪运动中心区的太舞滑雪小镇,
在雪花的装点下,
显得更加娇媚多姿。
崇礼太舞滑雪小镇,
是崇礼七大滑雪场之一,
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综合滑雪度假区。
走进太舞小镇,
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欧式建筑风格的小镇,
它将欧式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让人有种穿越到欧洲,体验异域风情的感觉。
太舞滑雪小镇夜景
在这里,
白天坐缆车看看雪景、玩玩雪,
晚上精酿吧整几杯,或者K歌、看电影,
即使不滑雪,
在太舞也不会感到无聊。
入冬以后,小镇运动雪场生意火爆,
餐饮住宿也跟着红火了起来。
现在基本上天天客满,
到了休息日更是一床难求。
市场中心总经理聂宁宁感慨道:
“我本人就是太舞滑雪运动小镇变迁的见证者。
这里原是一个仅有300多人的贫困村,
通过太舞集团投资200亿元的总体建设,
建成一个国际一流的四季小镇,
成了春季赏花、夏季纳凉、
秋季观景、冬季玩雪的好去处。”
太舞小镇的火爆,
也为冰雪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模式。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要举办地,
张家口市已建成9家大型滑雪场,
拥有各级雪道177条,
占河北省雪道总数272条的65%;
总长度164公里,
占河北省雪道总长度186.62公里的88.2%,
索道和魔毯共计70条、45公里,形成雪场集群。
其中崇礼区建成万龙、云顶、太舞、多乐美地、富龙、银河、长城岭7家大型滑雪场。
张家口规划到2025年打造以崇礼为中心、
辐射周边地区的滑雪大区,
建成30个滑雪场、
20个以上冰雪特色小镇,
届时每年可满足2000万人次的冰雪运动需求。
国家首个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
12月15日,
随着助滑道制冰设备调试完成,
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正式交付使用,
这标志着拥有世界最大跳台群的
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落成。
这个项目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
三大国家级冰雪运动训练基地之一,
是跳台滑雪国家集训、北欧两项、
自由式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
单板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等队伍建设的训练科研基地。
不仅为奥运健儿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服务,
终结国家队运动员长期赴外训练的历史,
更为涞源县借助冬奥发展冰雪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带动涞源县的旅游、酒店、餐饮等
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四川成都,融创雪世界内,人们在室内滑雪胜地乘坐滑雪缆车。
借冬奥之风,我国冰雪版图日益扩大。
随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向纵深推进,
中国冰雪运动形成覆盖全国、四季布局的态势。
据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共有770家滑雪场,
相比2013年增加88.7%;
2020年又新增8家,
其中5家为室内滑雪场。
室内滑雪场也借此开始延伸出更多业态,
从只具备单一滑雪功能的室内滑雪场,
到成为文旅项目一部分出现在商业综合体中,
作为引流的重要手段,
室内滑雪场正在成为城市娱乐中心的一部分,
依靠城市大型商业综合地周边的销售,
盈利更加可观。
乌鲁木齐,小朋友们在南山脚下的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学习滑雪。
中国冰雪运动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冰雪产业无疑搭上了这趟快速前行的列车。
冰雪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不仅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提升。
量的累积是冰雪装备器材产业蓬勃发展的鲜明指标。
《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度报告)》显示,
国内滑雪场新增国产造雪机数量从2015年的50台,
增至2019年的467台,
同时逐渐缩减与新增进口造雪机数量的差距,
由最初相差600台下降至2019年的215台。
在业内人士看来,
大众冰雪消费需求不断快速攀升,
企业加大投资冰雪设备市场,
势必带动冰雪装备器材制造井喷式发展。
质的提升源于各地陆续出台冰雪扶持政策,
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离雪场近,就是离市场近”,
是众多企业选择入驻产业园的重要原因。
张家口市发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2021年年初,
全市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81项,
落地项目69项,总投资334.34亿元,
投产运营项目31项,实现产值24.04亿元。
上海白玉兰广场,市民纷纷前来体验冰上运动。
从量变到质变,
不只是要借力冬奥筹办突破局限,
更要瞄准后冬奥时代,
寻求持续发展。
开发一批物美质优的大众冰雪装备,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
创建出若干特色产业园区,
初步形成具有高质量发展基础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体系
2022年,将成为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综合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体育报、北京日报、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长城网等;图片、视频源自新华社、中新社、长城网、河北新闻联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