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新闻>>

一线记者讲故事 | 基层见闻:绿染太行

时间:2022-04-15 13:50:24  来源:河北省邢台广播电视台  作者:肖乐

河北省邢台广播电视台记者 肖乐

一位72岁的老人,在石头山上摸着一棵侧柏,笑着对我说:“丫头,你看,这个小树苗长得多好,三岁了,有1米8这么高。”

这里是太行山的石漠化荒山,因为气候干旱,山体以石灰岩为主,年年造林不见林,成为了几代务林人都啃不动的“硬骨头”。而啃下这块“硬骨头”,让石头山上长出绿叶子、结出甜果子的,就是眼前这位一脸憨笑的老人——郝景香。


郝景香。资料图

2015年我走进太行山采访时,认识了郝景香。他是冀南太行山上的第一代务林人,更是全国绿化奖章的获得者。

1963年,年仅14岁的郝景香加入到村里的林业队,成为了年龄最小的队员。五十多年来,因为每天在山上跟树打交道,让他的皮肤黝黑且粗糙,关节还出现了变形性增生,就连身体也比同龄人佝偻了许多,而和他身形截然相反的,是一层层一片片挺拔的树林。

2009年本该退休的郝景香,选择了在石漠化荒山种树这块“最硬的骨头”。他抱着“把石头山变绿的”的信念,将党旗插在绿化断带区,建立了造林队,也开始了他退休后的垦山破荒行动。

石头山里种树谈何容易?用当地老百姓的话叫:猴嘴里偷桃——比登天还难。土少石多,他就从石头缝里抠土种树。碎石山坡不能用机械挖坑,他就和队员们一起人工挖坑。造林队员们一手拄拐,一手扛苗,一手爬山,一手抬水,危险至极。郝景香考虑到队员的安全,他拿出自己的个人积蓄,为所有的队员买了一份人身意外险,而那份保险的名单上,我唯独没有找到郝景香的名字。

“干的是人,靠的是天。”可随之而来的山上大批死去的小树苗让他们慌了神。队员们纷纷去找郝队长,一直找到山头,才看到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儿。那一天,郝景香依然是第一个上山的,当他看到死去的小树苗时,是打心眼里的疼,这儿的每一棵树都像是他的孩子一样,爱笑的郝景香第一次脸上没了笑容。从那之后,他每分每秒都在想如何把树栽好、栽活。

于是,这位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老人用15300个玻璃瓶,28000个育林板和5万根湿玉米轴,经过1825天的反复试验、改良,创出了一套“靠育林板、种玉米芯、装保湿袋、盖石板片”的造林方法。这期间,为了保证树苗的成活率,郝景香和队员们坚持吃住都在山上。他们睡窝棚、啃干粮、喝凉汤,一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一年才回一次家。

直到2015年,这套“郝式抗旱保墒造林法”终于获得成功。用这套办法种下的树,成活率从原来的1%提高到了95%以上,为缝合太行山的“绿化断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套办法还被应用在太行山、燕山乃至全国各地“硬骨头”地带,带动荒山绿化约60余万亩。如果把这些树排成一行已有18万公里,可以绕地球5圈。

6年的追踪报道,昔日脚下的荒山已经披上了绿色的衣裳,而眼前这位一脸憨笑的老人仍在不断坚守。我问他:“郝爷爷,您可真爱笑啊。”他说:“因为我的心里想的都是这些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模样。”

郝景香用初心使命和绿色坚守,换来了太行山上的绿水青山。采访那天,我向郝爷爷要了一件造林队队服,而我穿在身上感受到,它不仅仅是一件队服,更是“心中的信仰”。

郝景香在我眼中俨然就是太行山上一面飘扬的旗帜,它激励着我带着最朴素的情感、最坚定的信念,投身脚下最本职的工作,要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面旗,感受新时代美丽中国的无限风光和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