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 冬残奥会圆满成功举办后, 张家口市顺势而为, 充分放大筹办举办效应,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推动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在张家口落地生根” “充分利用举办北京冬奥会、 冬残奥会形成的热潮, 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一体推进, 推动我国冰雪运动持续发展” 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以大力发展冰雪产业、 冰雪运动等冰雪经济为牵引, 奋力发展后奥运经济, 持续将奥运效应转化为发展优势, 探索出一条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发展路径。
坚持以顶层设计为引领
全面构建冰雪产业保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 “北京冬奥会、 冬残奥会就像是一个弹射器, 可以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飞跃式发展。” 张家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以筹办举办冬奥会、 冬残奥会为契机, 坚持高点定位、 高位推进, 加强规划引领、强化政府引导, 为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强化组织推进力度。 成立由市委书记、 市长任双组长的张家口市推动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落地生根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全市冰雪产业发展, 完善研发、 制造、 培训、 赛事、 服务等全流程业态布局, 积极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冰雪产业全链条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各县区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构,明确责任人及职责任务, 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形成了上下衔接、 横纵结合的组织保障体系。 二是加强政策要素保障。 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关于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相关规划和政策, 制定出台 《张家口市冰雪产业发展规划 (2019—2025年)》 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推进措施, 特别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后奥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示精神, 牢牢把握张家口步入后奥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制定 《关于加快推动后奥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落地生根加快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对既有政策进行进一步优化完善, 充分释放冬奥红利, 纵深推进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创新资本运作模式。 鼓励全市各大国企参与冰雪产业发展, 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冰雪产业发展。 做大国际冰雪公司资产规模, 增强国际冰雪公司品牌和资本市场影响力, 推动混改、上市等增量升级。 设立 “冰雪产业股权投资基金”, 充分发挥市金控集团境外证券牌照优势, 为落地冰雪企业提供发债、 上市规划实施、 资产管理等全方位业务支持, 引导产品打开张家口本地市场, 实现冰雪产业在市域内循环。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
推动冰雪装备产业加速集聚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冰雪产业是一个大产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的重要指示精神, 把冰雪装备制造产业提档升级作为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基础保障, 提升产业能级, 强化项目建设, 提高创新能力, 着力打造国家冰雪装备生产基地。 一是打造一流承接平台。 围绕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冰雪装备企业落户, 高标准规划建设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和宣化冰雪产业园, 结合园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不断提升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能力,打造集研发制造、设计服务、检验检测、 展示销售等为一体的冰雪产业发展平台, 与法国、 瑞典、 意大利等多个冰雪强国开展合作交流。 张家口高新区被命名为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冰雪装备)”, 产业承接平台作用日益凸显。 二是加强冰雪项目建设。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冰雪装备产业的关键之举, 紧盯国内外知名冰雪装备研发和制造企业, 通过以商招商、 委托代理招商、 驻点招商等多种方式开展精准对接, 持续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建立健全落地企业包联帮扶工作制度, 全面落实相关政策, 及时解决困难问题, 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全市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111项, 总投资561.6亿元, 已有MND索道、M3千禧世代雪板、 天冰冰雪设备等51个项目投产运营,累计实现产值10.31亿元,初步形成冰雪产业集群。 三是提升科技研发能力。 整合高校和企业优势资源, 推动成立河北省冰雪产业技术研究院、 张家口市冰雪研究院等创新平台, 构建 “研发—孵化—产业化” 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支持泽轩冰雪、 米锐特气膜、 中索国游等优势潜力企业开展冰雪装备研发和产业技术攻关。 支持传统装备制造向冰雪装备制造转型, 河北宣工研发生产了国内首台高端大马力压雪车, 已在崇礼多家雪场投运; 宣化宏达冶金自主研发生产了造雪机旋转支架, 取得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填补了国内造雪辅助设备的空白。
坚持以全民参与为带动
推动冰雪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积极谋划冬奥场馆赛后利用, 将举办重大赛事同服务全民健身结合起来” 和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等重要指示精神, 以冬奥场馆赛后利用为牵动,以举办各类赛事为核心, 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 一是不断完善冰雪运动设施。全力推进滑冰馆 (场)、群众娱雪场等建设, 依据各县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 充分利用现有体育用地和城市空置场所, 采取政府补贴和购买服务方式, 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冰雪场馆建设运营, 共建成万龙、云顶、 太舞等大型滑雪场9家, 拥有高、中、初级雪道177条,总长度164公里, 索道和魔毯共70条45公里;建成滑冰馆20座,实现了室内滑冰馆全面覆盖。 二是大力推广普及冰雪运动。精心做好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工作,充分放大场地、 竞赛组织、 赛会保障优势, 积极承办全运会、 亚冬会、 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 国际雪联世锦赛、 世界杯等一系列高水平国内国际专业体育赛事, 培育一批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打造高水平赛事集聚区。大力推广全民冰雪运动, 支持有条件的县 (区) 建设季节性冰场雪场, 积极推动奥运场馆向公众开放, 广泛开展冰雪 “十进”活动,组建 “乐冰雪”App平台持续实施惠民补贴, 降低群众参与冰雪运动门槛, 累计参与冰雪运动人次突破500万。 深入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 鼓励中小学校与冰雪场馆、 冰雪俱乐部合作, 开展冰雪运动研学实践和冬令营活动,组织全市100所学校开展 “双百双万” 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直接参与冰雪运动近90万人次。 三是全面构建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打造 “111N” 冰雪运动培训体系建设, 建立省级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13所, 建成冰雪运动培训基地59家,组建了国内首个促进雪上运动培训的组织———张家口雪上运动培训联盟, 成立了全国首个滑雪指导员协会, 推行了统一的大众滑雪、 滑冰等级评定标准, 成功申报全国唯一的大众滑雪等级考评试点城市, 培训冰雪运动竞技人才近千名, 校园辅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近6000人。 率先在全省中小学校全面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普及青少年冰雪运动, 逐渐形成了 “教学+实践+赛事”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全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覆盖率100%、冰雪运动普及率100%。
坚持以资源优势为依托
推动冰雪文化旅游持续升温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的重要指示精神, 充分利用张家口冬奥场馆、 冰雪等优质资源, 着力推动 “冰雪+体育” “冰雪+赛事” “冰雪+旅游”“冰雪+文化” 深度融合, 推进冰雪旅游产业上档升级。 一是提升冰雪文化旅游品质。 以冬奥标准、 全球视野,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了云顶滑雪公园、太舞四季小镇、富龙四季小镇、崇礼翠云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一批冰雪度假基地和冰雪旅游小镇。 大力实施餐饮住宿业质量提升行动, 持续创建国家钻级酒店和绿色饭店, 推广崇礼菜单, 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餐饮品牌。 崇礼冰雪旅游度假区成功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富龙、 太舞两家滑雪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景区,“云顶、太舞、万龙、富龙”四家滑雪场连续两年入围 “中国滑雪场十强”。崇礼区成为全国最大的滑雪聚集区之一, 被评为冰雪旅游投资潜力区; 张家口市被评为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二是做强冰雪特色旅游线路。 充分整合冬奥、 冰雪、 长城、 京张高铁、 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 构建冰雪运动休闲体验、 草原天路自驾避暑、 桑洋水路乡村民俗、 白河户外休闲运动等5个特色旅游板块, 做强奥运冰雪游、长城古道游、 山水休闲游、 红色体验游、 考古研学游、 民俗古堡游等8大主题精品文化旅游路线, 构建形成全域全季旅游发展格局。 “张家口+崇礼区” 被评为中国冰雪旅游十大人气路线之一, 全市冰雪旅游游客突破650万人次。三是打造特色冰雪文旅品牌。扎实落实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计划,加强对雪如意、 冰玉环、 冬奥村等世界一流场馆设施的综合持久利用, 充分发挥冬奥城市名片影响力, 发展赛事经济、 论坛经济、 会展经济等新业态, 将冬奥核心区打造成为国内外体育、 文化、 旅游、 商务交流的重要基地和优质品牌。 充分挖掘培育群众喜爱、 适合大众参与的冰雪文化旅游项目,连续多年举办 “大好河山·激情张家口冰雪季” “红红火火中国年” 等系列主题活动。 聚焦冬奥会主题, 开发以会徽、 吉祥物、 雪如意、 特色建筑等为设计元素的冬奥文创产品, 充分弘扬中国文化魅力, 展示冬奥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