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网讯 张家口市经济工作推进会提出,要高质量推动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坚持“发储输用”一体化推进,加快尚义县抽水蓄能等重点项目建设,谋划推进张北—雄安特高压扩建工程。特别是要加强与国家能源局汇报对接,加快编制《张家口市千万千瓦级储能基地示范项目规划方案》,早日完成抽水蓄电项目前期工作,尽快破解储能难题瓶颈。全市上下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创新突破,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我市承担着国内绿色能源领域先行先试的历史责任。经过七年多的谋划、探索、创新、实践,我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蜕变,创造出国际国内13项第一,建设成果列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进行了有益探索,依靠创新闯出了一条新路,实现了创新突破,成为交出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的重要抓手。
创新引领,示范带动。我市在国内首创“政府+电网+发电企业+用户侧”四方协作机制,开展绿电市场化交易,已累计交易48次,交易电量43亿千瓦时,为企业和用户节约电费约10亿元;深化了“可再生能源+脱贫攻坚”商业模式,累计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35.9万千瓦,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规模全球第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张家口绿电输送至三大赛区26个场馆,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供电;不仅规模大,我市在产业思路上的前瞻性、科学技术的创新性上也领先国内业界;在全国第一个制定了氢能的项目审批和支持政策,为加速国内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有益探索;已建成国内第一个风电制氢示范项目,全市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达444辆,累计载客量超6200万人次,累计运行超2100万公里,是全国燃料电池汽车运行数量最多、最稳定的城市之一。
奋发进取,加快推进。目前,示范区规划提出的“三大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四大工程(规模化开发工程、大容量储能应用工程、智能化输电通道建设工程、多元化应用示范工程)、五大功能区(低碳奥运专区、可再生能源科技创业城、可再生能源综合商务区、高端装备制造聚集区、农业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示范区)建设任务均取得了突破进展,成为国内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样板间”,新能源装机实现了高速发展。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已达2473.8万千瓦,成为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规模最大的城市。
市能源局局长任晓伟表示,张家口有着充足的项目储备,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获批可再生能源规模4693万千瓦,到“十四五”末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将达4300万千瓦。未来三年,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将呈现井喷态势。
不仅规模大,我市在技术创新示范效应也开始显现。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大力支持“发储输用”创新示范项目,列入中科院先导A专项的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单体容量全球第一;率先应用了转化效率高达24%应用异质结光伏发电技术,被誉为“光伏新动力”。此外,虚拟同步电站、智能风机、碲化镉、跨季节储热、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一大批国际领先技术也得到示范应用。
备受关注的储能项目方面,我市抢抓国家、省大力推进储能产业发展和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等有利契机,科学布局新型储能项目,已形成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示范。在省发改委印发的《2022年度列入省级规划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的通知》中,我市6个项目在列,总装机规模126万千瓦,项目数量及装机规模均居全省首位。另外,在尚义、赤城、阳原、怀安4个县区共布局共享储能电站5座,总装机规模75万千瓦。
为确保抽水蓄能项目加快推进,我市成立市级抽水蓄能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班作用,积极协调市有关部门、县区政府,主动对接国家能源局及水规总院,全力加快项目开发建设进度。目前,重点推进的抽水蓄能项目共10个,总装机容量1360万千瓦。其中,尚义抽水蓄能项目控制性工程与上下库同步开展施工,预计2026年6月全容量投产。4个列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储备项目,红线调整方案已报送自然资源部待批复,同时为加快项目进度,已全部提前启动前期准备工作。5个不涉及生态红线项目已报送国家能源局申请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重点实施项目。我市正积极谋划以抽水蓄能为主要支撑的千万千瓦储能基地示范项目,已编制完成《张家口市千万千瓦储能示范基地发展规划》(初稿)。
不仅如此,北京和雄安新区也通过“智能电网”享受到张家口绿电福利。投运张北·500千伏柔性直流工程,创造12项世界第一,每年为北京输送绿电141万千瓦,约相当于北京市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建成张北至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打通河北两翼绿电通道,2021年为雄安新区输送绿电约125亿千瓦时。同时,张北—雄安特高压扩建工程也在积极推进,工程建成后,外送通道将更加完善。如今的张家口,正在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转化为厚积薄发的产业优势。
任晓伟表示,目前,市能源局按照省委书记倪岳峰来张调研检查指示精神和我市关于“可再生能源行业谋划储备千万千瓦级储能系统示范基地项目”等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工作调度、积极稳步推进项目进程,加强与国家能源局、省发改委对接,争取最大支持,加快《张家口市千万千瓦级储能基地示范项目》申报进程,确保申报成功。(记者 王宁 通讯员 苏芮)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春风
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蜕变,创造出国际国内13项第一,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进行了有益探索。全市经济工作推进会指出,要高质量推动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力争年内装机规模达到2450万千瓦。全市上下要持续解放思想,把创新作为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的战略举措和根本途径,全面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创新潜力,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在创新思维中找准路径,在奋发进取中实现创新突破,为可再生能源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创新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创造13项国际国内第一的实践充分证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只有创新,才能占得先机、取得优势。在一些领域我们之所以发展慢了,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创新动力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对形势任务和工作缺乏科学深入的研究评估,见势晚、行动慢,找不到问题差距和短板不足,在改革创新方面缺乏实实在在的抓手和举措,甚至有的干部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思想保守封闭,不敢闯不敢试,错失了很多机遇。全市上下都要充分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创新的内生动力和创新精神,推动体制机制、工作方法、发展思路、技术、产业、项目等各方面不断创新,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张家口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关键在于激发创新的内生动力。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引导各行各业加大创新力度,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健全以创新为导向的政策体系,制定针对性更强、更加完善的创新激励政策,让人人有创新意识,让人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持续放大冬奥效应,抢抓用好重大机遇,让创新真正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交好本地发展优异答卷提供重要支撑。
体育牵引 激情燃动“活力之城”
张家口新闻网讯 今年7月份,在2022(第二届)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启动仪式上,北京市体育局和河北省体育局联合发布了118项“全季体育燃动京张”体育品牌赛事活动。
从这天开始,2022年首届京张冬奥场馆定向赛、2022崇礼168超级越野赛、2022B MW越山向海人车接力中国赛在张家口接续开启。一场场高端赛事在我市的举办,吸引了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爱好者,用激情与活力诠释超越与突破的体育精神,彰显了“冬奥城市”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以体育为牵引,牢牢抓住赛事这个牛鼻子,以赛事赋能体育产业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风头正劲。
赛事经济呼之欲出
“只有经过最漫长的等待,你才能意识到这场赛事到来的不易。”一位网友这样评价2022崇礼168超级越野赛。
7月22日,比原计划推迟两周的崇礼168超级越野赛在众人期盼中拉开帷幕。历时3天、70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越野跑爱好者和运动员相约崇礼,挥洒汗水于峰峦山谷之间。
崇礼168超级越野赛由崇礼区政府、三夫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初创于2017年,目前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大规模的超长距离耐力跑比赛之一。
一场赛事能给本地带来什么?崇礼区体育局干部于进河介绍,全区100多家酒店住宿全部爆满,餐饮、商超人气活跃。因为一位参赛选手可辐射带动多位亲朋好友来此观光旅游,人均消费不可估量。
“夏日的崇礼人气满满,这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也是我们积极努力的方向。”于进河说。
超级越野赛如何与崇礼结缘?北京三夫户外运动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章超慧告诉记者:“法国夏蒙尼是第一届冬奥会举办地,我们得知那里每年在夏季要举办一场百英里越野赛,让人为之所动。后来我们对同样是冬奥城市的崇礼进行了考察,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做长距离越野赛的地区,因此与崇礼区政府达成合作协议,通过前期大量工作,终于在2017年启动了第一届比赛,如今‘崇礼168’在国际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大型赛事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于进河说,“赛事之余,各大雪场商业活动也纷至沓来,电音、露营、新品发布会、行业论坛等配套环节丰富到赛期,弥补了雪场非雪季的空白。同时,夏季客源也可成为冬季的准客源,赛事成为引流‘神器’。”
崇礼168超级越野赛顺利收官之后,2022B MW越山向海人车接力中国赛再次燃爆我市,这一链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的标志性体育品牌赛事,通过人车接力的方式,一路翻越张北草原天路,奔跑145.6公里,最终抵达崇礼万龙滑雪场。“越山向海”品牌赛事落地我市6年,已赋予草原天路崭新的意义。
以赛促教助推全民健身
体育产业是经济,更是民生。
我市在打造一系列高端品牌赛事的同时,也通过引入、举办高水平专业赛事来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体育运动氛围,实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文化体育惠民工程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计划重点开展冰雪赛事活动不少于578场(次)。
在家门口打一场酣畅淋漓的冰球比赛,是桥西区大境门小学学生冯郑泽的梦想,5月2日,张家口市首届冰球联赛开赛,冯郑泽报名参加,成为U12组别的一名队员。
市冰球协会副主席王岚介绍,市首届冰球联赛历时1个多月,全市共有19支队伍参赛,比赛设U10组、U12组、U15组、成人组四个组别,总比赛场次达46场,选手年龄最小6岁、最大65岁,达到全年龄参赛、全地域参赛。
王岚说:“随着冰球运动在我市的不断推广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了解并喜欢上这一新颖的冰雪运动。”
8月以来,我市多项城市联赛火热开展,涉及足球、篮球、速度轮滑等12项夏季项目。随着城市联赛项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赛程贯穿全年,除了夏季项目外,还包括速度滑冰、滑雪、越野滑雪等5个冬季项目,其他如飞盘、电竞等项目也不断新增。据统计,目前我市已达到年累计举办赛事千余场次,参与人数二十余万。
张家口五环体育用品公司负责人刘泽森介绍,随着冬奥效应的放大和全民健身需求的旺盛,我市体育产业发展一路向好,体育教培行业、体育用品销售都在逐年递增。不少体育公司举办和承办的赛事项目也从以前传统的乒乓球、羽毛球延伸到轮滑、速度滑冰、马拉松、自行车等。
“赛事+”助力乡村振兴
村里举办起省级赛事,放在以前,这是尚义县满井镇特布不落村村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前段时间,2022年河北省“特布不落”杯射箭室外邀请赛在该村举办,来自省内的射箭协会、俱乐部等10多个单位、100余名运动员报名参赛。这是继2019年首次邀请赛后的第二次比赛。
“村里盘活了闲置房屋,打造了民宿,同时来了200人,住宿也没问题。”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军介绍。
自从村里有了比赛,70岁的村民陈杰收入又增加了,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我是民宿管理员,只要有客人,就有活儿干,一天可收入120元,另外我的房子还有租金,比赛给村里带来客流,我感觉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在特布不落村,新修建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大型门球场格外吸睛,这块专业门球比赛场地在今年6月建成,7月初,市门球联赛便在此成功举办。
对于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部署规划,来自省体育局驻特布不落村第一书记姬江涛信心满满。他说:“我们打造了越野赛道、自行车赛道和露营场地,还将新建一个多功能培训室,建立起吃、住、赛、训、游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真正把特布不落村打造成塞外体育特色村,打造成‘候鸟’消夏体育目的地。”
今年5月,我省印发的《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张家口)建设规划》中要求积极举办区域赛事活动,提出以“赛城融合”为理念,塑造“一县(区)一品”体育赛事活动品牌,构建“专业赛事+原创赛事”的精品赛事体系。
对此,市体育局副局长冯向前介绍,目前我市已形成康保草原国际马拉松赛、河北沽源九连城沙漠公园汽车越野场地赛、尚义赛羊会、怀来幽州古道超级越野赛、“中国·怀安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等为龙头的县域品牌赛事。同时,每年还将引进或举办的几十项赛事举办地设在县区、乡镇和农村,以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综合带动效应,推进乡村旅游、农民就业等,推动实现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记者 张凤燕 通讯员 唐小妹 李东升)
从“小散弱”到“精特强”
沽源马铃薯产业年产值达13亿元
张家口新闻网讯 日前,沽源县举行马铃薯产业发展大会,当地培育种植的30多个特色马铃薯种薯悉数登场,吸引了全国客商的目光,现场达成交易5000吨,交易额1400万元。作为“中国马铃薯之乡”的沽源县,深入贯彻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及全市经济工作推进会精神,围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目标,建设产业基地、引进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着力推进“中国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助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目前,全县马铃薯种植稳定在35万亩左右、年产值达13亿元,形成了集良种繁育、规模种植、分选包装、淀粉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依托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禀赋和优越的环京津区位优势,沽源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重点培育,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提升开放招商水平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建立马铃薯种植标准化体系,推行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打造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引进河北久恩马铃薯初加工项目,推进冷冻法薯条加工项目落地。
以规模化种植为突破口,建设产业基地。沽源县坚持把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加大马铃薯种薯、商品薯体系建设。目前,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约占全市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34%,年产鲜薯达到100余万吨;500亩以上的规模化、机械化马铃薯基地喷灌圈、滴灌圈达20余万亩,人均3亩以上的马铃薯种植专业村有60多个,脱毒种薯应用面积超过99.5%。
以产业化经营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商品率。沽源县积极探索坝上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措施,形成从组培快繁,温室扦插,网室栽培,原种繁育到一、二级种薯生产的完整体系。积极引入了鑫华、百顺源、双益、邦诚等马铃薯加工企业,年可加工鲜薯30万吨。同时,建成了4000吨以上的马铃薯储藏窖100多个,仅储窖储藏能力就将近60万吨,加上15万平方米恒温库,马铃薯规模贮藏能力达30多万吨,使马铃薯销售旺季有序、淡季不淡。全县销售服务网络体系不断健全,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46个,从事马铃薯营销经纪人1000多人,打造了三家马铃薯交易市场,已形成集种薯繁育,商品薯生产、加工、贮藏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记者 王映华 通讯员 梁志刚)
编辑:吕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