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联播日前报道,河北攻克了多项种源“卡脖子”技术,让“中国碗”盛上了更多“河北粮”。
好种子育好粮,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手里的核心技术。
就拿咱们北方人爱吃的面食来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强筋麦的产量和品质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就连河北特产的藁城宫面都要依赖进口的强筋面粉。
这一状况的改变,就是因为咱们河北藁城培育出了全国第一个替代进口的强筋麦品种——藁8901。科研人员从全国各地搜集优质小麦种质资源,进行配制组合。上百个环节,一株株观察,成千上万组数据,从开始研究到选育成功,用了整整11年。
现在的“藁优麦”系列品种可以说是“群星闪耀”,有最高亩产600公斤的藁优2018,有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品质第一的藁优5766,“藁优麦”系列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近1亿亩。农民种植“藁优麦”系列,每亩地能多挣一两百元。
不光强筋麦厉害,河北的节水麦也是全国领先。农业农村部认定的7个绿色高产节水小麦,有6个是在河北育成的。
还有河北培育的冀豆12是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高蛋白大豆品种,能占到全国种植总面积的半壁江山;“张杂谷”创出世界谷子单产最高纪录,推广到了全国14个省区市。
河北是农业用种大省,也是产种大省,现在啊,还是种业创新的大省。有位农技人员告诉我,现在技术进步了,通过对种子的基因进行精准选择和修正,能够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新品种。
如今啊,咱们河北已经启动了马铃薯、谷子、甘蓝3个国家级和23个省级育种联合攻关。相信未来河北会有更多的种子“出圈”,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吃上更多“河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