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石家庄1月22日电 (赵明妍)推门而入的时候,高佃亮没有发现我们的到来。他正用手指握住小小刻刀,全神贯注地感受角度和力度,刻出小兔子圆圆的眼睛、柔顺的毛发、漂亮的兔耳朵……技艺早已熟稔于心,破纸的细小“嚓嚓声”连绵,细节处理栩栩如生,一幅幅迎新春的创意作品就此诞生。
56岁的高佃亮是蔚县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这是个了不起的手艺活。“蔚县剪纸是一种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忙完手中的工作,高佃亮介绍起他的“看家本领”,“说是‘剪’纸,其实是将薄薄的宣纸,用小巧锐利的刻刀进行雕刻,再点染上鲜艳的颜色,形成空灵、艳丽的艺术品。2006年5月,蔚县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蔚县剪纸制作人在用刻刀创作新年作品。 人民网 赵明妍摄
谈到接触蔚县剪纸多少年,高佃亮的脸上浮现出笑容,朗声回答:50年。“蔚县剪纸是个精细活,需要日日‘修炼’。画、刻、染、装裱,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我从小就接受这项文化的熏陶,也与它产生了不解之缘。”高佃亮自豪地说,“现在,我在教授学生相关课程,可以说,蔚县剪纸的传承没有断,并且在不断创新。”
举起双手,高佃亮右手的大拇指明显比左手的“胖”上一圈,在他看来,这是长年累月专注创作的最好见证。像高佃亮这样致力于传承非遗的“手艺人”,蔚县还有不少。
高佃亮在介绍他的作品。 人民网 赵明妍摄
“现在凭借着剪纸工艺,村子里不少人家发家致富,南张庄村也成了全国最大的点彩剪纸专业村和加工基地,被称为‘中国剪纸第一村’。”据蔚县南张庄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库介绍,“现在全村总人口435户1241人,从事剪纸行业的农户占总户数的60%,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其中来自剪纸业的收入占56%,剪纸产业已经成为全村的龙头产业。”
村民围坐、共同创作剪纸作品的场景,在南张村已十分常见。近年来,该村对主干道和小街小巷进行硬化,栽植风景树,安装路灯,新建牌楼,制作剪纸文化牌等,村容村貌得以彻底改善。同时,加大剪纸产业的开发力度,浓墨重彩塑造新形象。
“学习蔚县剪纸非遗技艺,我们既要坚持文化自信,又要做到守正创新。在传承好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融入新理念新特征,尤其是在春节这样喜庆节日的产品创作上,更要推出令人耳目一新、彰显时代印记的艺术精品。”蔚县剪纸青年学徒安海军说。
蔚县剪纸创作者在给剪纸点染上色。 人民网 赵明妍摄
如今,蔚县剪纸产业已从最初“搞剪纸是为了生存”,到目前初具规模:全县有16个乡镇96个行政村分布着剪纸艺人,国家级传承人3(2)人,省级传承人4人,市级传承人16人;年生产剪纸500多万套,畅销美、日、德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剪纸内容涉及花鸟鱼虫、戏曲人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剧脸谱、古装仕女、名胜古迹、重大节庆等八大类6000多个品种……
2023农历新年已悄然而至,经过精心雕刻,配合兔年生肖形象、带有“福”字和“春”字元素、寓意吉祥的蔚县剪纸作品层出不穷。这一张张薄纸,表达朴素美好的愿望,鼓舞人们继续奋斗,迎接美好日子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