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新闻>>

【奋进的春天】撑起环境保护“生态伞” 打造协同发展“生态圈”

时间:2023-02-24 15:21:38  来源:  作者:


“鸟中活化石”中华秋沙鸭首次在拒马河被拍到,30多只的野生黑鹳族群首次到瀑河,多年少见的鳜鱼和鳑鲏鱼再次成群结队……在保定生物多样性背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9年来,对于生态建设一体化的持续治理和不懈努力

生态补水下的潴龙河,一泓碧水奔雄安,两岸迎来丰收季。 赵进福 摄
□保定日报记者 邸志永 杨 虎  通 讯 员 吕子建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在涿州市东城坊镇西里池村附近一片水域,数千只野鸭在这里聚集栖息。它们有的在悠闲游弋,有的在翩跹起舞,有的在惬意觅食,为迎接春天的到来增添了勃勃生机。

鸟儿是反映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也是最好的“环评师”。随着京雄保生态联动不断深入,鸟类在我市栖息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活动面积不断增大,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风景画。

就在去年,涞水县拒马河里,有着“鸟中活化石”称号的中华秋沙鸭被首次拍到;在补水后的瀑河湿地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首次被拍到;在借水重生的瀑河水库,30多只的野生黑鹳族群首次到来,“鸟中大熊猫”规模空前;在繁华的主城区东湖内,200多只绿头鸭、斑嘴鸭首次组团前来拜访……

在越来越多的鸟儿到来同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保定,也在京津冀生态建设一体化带来的同频共振下,助力生物多样性大步向前。

在拒马河里,消失多年的鳜鱼再次多起来,让很多垂钓爱好者惊喜连连;在府河、孝义河等入淀河流里,有“中国彩虹”称号的鳑鲏鱼,也在消失多年后变得成群结队,越来越多;在环城水系里的一亩泉河,多年罕见的银鱼常被发现,小鲫鱼、泥鳅、小鲤鱼等寻常鱼类,更是成为黑水鸡的美食。

以生态治理促进生物多样性,一个山更绿、水更清、花更香、鱼更密、鸟更多的山水保定,正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引下,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纯底色和有力支撑。

京津冀协同发展9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空前的力度依法铁腕治理污染,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写下了保定注脚。

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的数据显示,经过多年流域综合治理,2022年全市7条有水入淀河流年均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44个白洋淀流域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把白洋淀上游流域的治理和保护,作为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坚决承担起入淀河流水质改善的重任。

如今,“华北明珠”白洋淀水质20年来最好,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遵循《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我市深入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持续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工作,在大气和水污染防治、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危险废物处置区域合作、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执法和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立体推进,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数据显示:2022年我市稳步推进煤炭消费削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持续降低,压减地下水超采量3917万立方米;完成营造林75万亩,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稳中向好;全市优良天数达到243天,全市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良比例达到100%,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VOCs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省下达任务。

蓝天常见,西山常现,碧水环绕下的古城保定,在低碳环保的高质量发展中,全力打造“无废城市”,在美丽蝶变中快速融进你我的品质生活。

在城区北部的鲁岗公园,家住万和城的张波带着孩子欢快地在大滑梯上玩耍。曾几何时,这里的建筑垃圾堆成山,让附近的市民颇有怨言。充分利用“垃圾山”,将之“变废为宝”,市执法局园林绿化中心专门进行了科学设计,通过重塑地形、梳理径流与恢复植被,将之打造成一个“山地公园”,变场地劣势为景观特征。其中,山地面积占公园总面积的50%以上,最高点距离地面约20米。

用40万吨城中村建筑垃圾堆山造景建成鲁岗公园,只是我市垃圾再利用的一个缩影。

在我市,还将环城水系等项目开槽土用于城市绿化回填、土地平整;将混凝土块、水泥路面等回收再造,生产新型环保砖等产品。今年以来,新型环保砖等产量已达280万立方米,资源化利用率60%以上。同时,我市为本地企业推广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目前已广泛用于城改安置区、市政路网等120余个项目。

如今,城乡“一案规划、一网治理、一线监管、一站考核”和“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社会互动、循环联动”的“双四位一体”治理体系在我市基本成型。2020年以来,我市清理积存建筑垃圾1328.69万立方米,其中中心城区1217万立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全力打造“全国碳中和产业之都”的保定,环保产业企业也在持续高速发展。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生态环保产业,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也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7年产值10.3亿元、2021年产值23.8亿元,去年已破30亿元。当前,规模以上企业已达54家,产业从业人员5108人。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