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在小兵张嘎的家乡白洋淀 有一支神出鬼没 来无影去无踪的 “淀上神兵” 他们截断敌人的水上运输线 用妙计端岗楼 拔据点 他们就是人称“水上飞将军”的雁翎队 在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方志办) 馆藏文献《晋察冀日报》上 刊登着一篇名为《雁翎队》的通讯 这是战地记者张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记录和描写了这支 利用白洋淀的芦苇荡 与敌人展开斗争的英雄队伍 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敌斗志 在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 陈列着两把枪 这是当地渔民自己研制的土枪 也叫扫帚炮 全长2.5米到3米 这种枪原是渔民和猎户用来打大雁和野鸭子的,前半部分装的是铁砂,后半部分装的是火药,因为必须固定在船上,信口处容易被打湿,当时的雁翎队员,就把大雁身上掉落下来的羽毛插在信口处,这支武装队伍的名字“雁翎队”就是这么来的。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后,第二年华北就全部沦陷了。1938年秋,中共安新县委和抗日政府成立后,就在水乡三区成立了县大队三小队,后来又召集了周边的渔民猎户,凭着30多支“大抬杆”,成立了一支水上游击队。 今年98岁的卢常禄爷爷,1943年加入雁翎队。说起当年的战斗岁月,卢爷爷如数家珍。白洋淀曾是华北内陆的黄金运输航道,1943年的一天,卢爷爷跟随着战友去打敌人的包运船。刚开始战斗比较顺利,但是后来很快遭到了敌人猛烈还击,这时候,队长派另一只小船,绕到敌人后面,两面夹击下,打死日军10名,俘虏日军3名,还活捉了伪河防大队长,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 当小记者问卢爷爷,加入雁翎队参加抗敌战役,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卢爷爷高声回答道:“入党的誓词‘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这个我做到了。如果党还需要我,我还冲锋在前,退却在后。” “白洋淀上飞将军、威震敌胆美名扬”。穿越战火硝烟,历经血与火的洗礼,“雁翎队”精神是我们永远的财富。在采访中卢爷爷反复说到,必须对党忠诚,为人民奋斗!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传承红色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