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许艳艳 耿佳 冯硕 郭晶璇 戴璐繁 吴昀 郭雅雯
“短短6年里,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称奇迹。”
5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深入雄安新区的高铁站、社区、建设工地等,就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进行调研。
建设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从“一张白纸”到塔吊林立,从规划先行到现代化城市雏形初显,一座“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正阔步向我们走来。
长城新媒体记者深入雄安新区多个点位展开实地探访,触摸新区发展脉搏,感受新区拔节生长的活力。
“青莲露珠”先声夺人
雄安站,一座绿色、智慧、现代的高铁站,外形恰似一颗巨型的“青莲露珠”。
这里是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标志性意义,2018年12月1日开工建设,2020年12月27日开通运营,整座车站建筑面积 47.52 万平方米,京雄城际铁路、京港高速铁路、津雄城际铁路、雄石城际铁路、雄忻高速铁路将在这里交汇。
雄安站在设计时充分体现“站城一体化”理念,形成“多进多出”的进出站流线格局。站房采用双层立体候车布局,以地面层进站为主,高架层进站为辅,利用地面层和站台层之间的空间设置出站夹层,实现旅客“进出分层,到发分离”,进出畅通。旅客可自由选择地面候车、高架候车,提高枢纽的换乘效率,降低了旅客换乘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如今,雄安到大兴机场最快只需19分钟,到北京西站不到 1个小时,每天有10多对城际列车往返北京和雄安……高速铁路网的完善让雄安新区与北京的联系更加紧密,对整个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辐射效应也更加明显。
未来科创城新风扑面
在雄安站东侧,几十个建设工地现场热火朝天。这里是中交未来科创城项目的建设现场。
中交未来科创城是雄安新区首批市场化项目之一,位于昝岗组团高铁枢纽片区中心区域,紧邻雄安高铁站,占地约881亩,总建筑面积约140万平方米,业态以办公、商业、酒店、住宅、公寓为主。中交未来科创城旨在打造一座全球一流、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示范性产业新城、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未来城市”的新标杆,为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重要支撑。
中交雄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描述了这里未来的生活——从雄安站下车后,乘客可直接从地下走过来,或者乘坐公共交通点对点抵达。同时,综合业态也能实现职住平衡,近距离实现多个场景的自由切换。开发中的小程序系统,也能让这样的自由切换实现线上无缝衔接。
白洋淀上好风光
波光粼粼,水清苇绿,不时有成群的水鸟在白洋淀上觅食、戏水。
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管理组组长周立志介绍,如今,白洋淀水质持续保持在Ⅲ类,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新区实行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全流域内外共治、标本兼治、治补并举,补水、治污、防洪一体化治理,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正说着,我们看到远处一只小动物浮出水面,游了一会儿,一个猛子又钻到水里去了。
“它叫白骨顶鸡,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说着,周立志向记者展示手机中拍摄的照片。
去年,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白洋淀安了家。如今,白洋淀野生鸟类已达252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46种,这些都是白洋淀环境越来越好的力证。
周立志介绍,为保护野生鸟类,雄安新区在白洋淀划定了9个鸟类重要栖息地,白洋淀湿地全域列为禁猎区、全年为禁猎期,最大限度减少人类干扰。新区还采取“政府+民间协会+志愿者”等管理模式,发动全社会力量爱鸟护鸟,志愿者有数千人。
政务服务体现雄安效率
在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每个办事窗口旁都有一份纸质问卷,上面列着“请问您是否重复办理了一些事项”等问题。这样贴心的小细节,让前来办事的人倍感亲切。更不用说,这里常有落户企业来办业务,他们对雄安的第一好印象也就这样形成了。
“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为的就是优化服务流程,让群众少跑腿,提高群众办事便利度。”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行政审批改革组组长靳惠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企业跨省迁移全程网办这个业务,已经在去年实现了,这个业务开通后,北京企业落户新区,不再需要邮寄纸质档案,大大缩短了办事时效。”
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企业档案线上实时互查,迁移手续网上办理和营业执照、公章异地申领,为疏解到新区的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登记注册服务。
除此之外,民生事项的办理也在变得越来越方便。
靳惠提到一个词——15分钟政务服务圈。“涉及个人的业务,除了从手机上办,也可以到附近的银行网点STM机上操作,还有专人指导,方便了上网不方便或者不会操作的群众。”靳惠解释。未来,独具雄安特色的“一机通办、随时可办、随处能办”15分钟政务服务圈将持续完善,真正实现“只进一张网、能办所有事”。
路上风景很“智慧”
城市交通拥堵一直是群众出行的“痛点难点”,怎么破解?雄安数字道路提供了解决方案。
什么是数字道路?河北雄安新区数字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李煜笑而不答,只说:“随我到路上看看。”
跟随李煜来到容东片区的一处数字道路十字路口,记者在这里看到了一些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灯杆。李煜说,这是集合了路牌、信号灯、激光雷达以及各类传感器的“智慧灯杆”。通过5G互联,这些传感器能让整个城市交通变得更“聪明”。
新区的数字道路上,有着1万多根这样的“智慧灯杆”。目前在建的数字道路总里程已经有200多公里,未来将扩展到500公里。新区也是全国第一个全域按照智能交通建设布局的区域。
“最多只需要等一两个红灯。”致力于打造“不堵车”的城市,这里的未来着实令人向往。
“通过智慧灯杆传回的数据,我们发现了一些经常拥堵的路段。于是我们会同交警信控系统共同设置了‘绿波车道’,调整了信号灯时间。”李煜介绍,“按照绿波速度40公里/小时,可实现全程一路绿灯。这样优化后,这条路平均车速提高了35%,停车时长降低了31%。”
“千年秀林”绿意盎然
来到“千年秀林”,记者的第一感受是,这儿的空气特别好,真是一处“天然氧吧”。
走进其中,满眼绿意。苗木郁郁葱葱,不知名的花错落其间。蜿蜒的小道向远方延伸,鸟叫声不时传来,游人从旁经过,于静谧中享受悠闲。
2017年秋,“千年秀林”种下了第一棵树,经过这些年的培育,新区已植树造林累计47万亩、250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4%。
“千年秀林里有200多种树呢!”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生态事业部副协调人刘志军告诉记者,不同于传统的造林绿化,千年秀林营造的是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林,丰富的树种提高了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也能更好地抵御病虫害。
记者还发现,用“雄安森林”App扫描树上的二维码,可以进入雄安森林大数据系统,能直接看到这棵树的“身份信息”,比如何时栽种、树的地径是多少等。
“用大数据系统对树进行管理,也是千年秀林的独特做法。”刘志军介绍,当前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养护。“护林员会经常接受培训,守好这片林子是我们的使命。”
目前,雄安新区生态城市绿色基底基本形成,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的目标逐渐成为现实。
【专家点评】
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田学斌: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指明方向。河北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举全省之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六年来,新区从“一纸规划”到“多点开花”,一幅新时代的雄安画卷正在华北平原徐徐铺展。
从记者深入的这几个点位来看,"新”这个关键词贯穿始终。设立伊始,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六年来,新区发展成果有目共睹。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新起点瞄准新高度。展望未来,河北雄安新区必将继续书写壮丽的新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