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想到,咱老百姓还能在盐碱地上靠养海参挣到钱,日子过得美美的。”唐山市乐亭县姜各庄镇前营村的海参养殖大户杨孟林说,五口之家的日子很是有奔头。
在唐山市乐亭县姜各庄镇一处海参养殖基地,养殖户杨孟林(左一)正在向记者介绍海参的生长情况。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邢丁 摄
清晨6点,太阳刚刚从海平面升起,杨孟林早已到了海参养殖基地。
“这像游泳池里的泳道一样,是什么?”记者问得直接。
“是礁石。我们给海参造的‘房子’。礁石造得好,营造天然的环境,海参才能长得好。”杨孟林答得干脆。
在唐山市乐亭县姜各庄镇一处海参养殖基地,潜水员正在采收海参。刘江涛 摄
海参喜欢这里安家,是因为河北省第一沿海大县乐亭县,地处北纬39度,是寒暑交界的地带。这里也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宜海洋生物生长的纬度。
海还是那片海,“靠海吃海”的方式却变了。
老乡们在与海洋相处中,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按照潮涨潮落的自然规律将海水引入盐碱地的养殖池塘里。
乐亭县近三分之一的乡镇濒临渤海,约5万农业人口生活在“陆”“海”之间形成的广袤盐碱地带。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改良开发和有效利用盐碱地,引导渔民发展池塘造礁海参养殖,并推广夏季抗高温养殖模式等新技术、新方法,正在给乡亲们增收致富带来更多的可能。
如果说丰富的海产品是大海对老乡的馈赠,那么盐碱地变成“聚宝盆”就是老乡对大海的回敬。
海参养殖户杨孟林(左一)正在和记者聊海参养殖的新规划。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邢丁 摄
“200多万吧!盘算着今年养殖200亩海参的收益,忒知足了。”杨孟林,嘴角止不住上扬。
15年前的杨孟林家,日子可没有这般滋润 。“那时候,没心思想糊口之外的事儿。2008年开始养海参后,日子真是蒸蒸日上了。”杨孟林说,2009年家里盖了新房,2015年新建了小型海参加工厂,2016年在县城添置了楼房,2017年购买了新车……
然而,2018年高温破纪录,杨孟林在海参养殖中遭遇“毁灭性”打击。那年不仅海参热死了,海参苗也难逃一劫,面临“无参可捞”的局面,几乎是“颗粒无收”。
为什么还会继续养海参,不怕吗?
“人在哪跌倒,就要在哪爬起来,还得一步步踏实走下去,咱要有这个信心。”杨孟林说,现在养殖技术不断更新,防控高温的新举措也越来越给力。
说不完的海参故事,道不尽的幸福场景。
跑好乡村振兴这场“接力赛”,杨孟林的儿子也加入了海参行业。“探索网络直播和农村电商销售新路子,带动海参这一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和乡亲们一道实现共同富裕。”父子俩默契一致。
希望,映照着前路;愿景,正化作美好的蓝图。
养殖在一家一户,规模在千家万户。目前,乐亭县海参养殖总面积约6.5万亩,海参新品良种覆盖率达70%以上,年产鲜活海参、半成品海参、成品海参近6500吨,全产业链产值近10亿元,从业人员约10万余人,成为乡村振兴一项特色产业。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正崛起于渤海之滨。
“海参长势好,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守着盐碱地,海参养殖业成了有奔头的产业”“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你一言我一语,老乡们有感而发。
眼前有大海,村旁有海参养殖基地,田间处处是忙碌的身影,兴村富民图景又一次似画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