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汽笛轰鸣声中,来自澳大利亚沃尔科特港的伦敦勇士号货船,载着19.2万吨皮尔巴拉混合矿,通过20万吨级航道,停靠在黄骅港。
看着缓缓靠岸的货船,张平辉说,十几年前,这还是难以想象的场景。
碧波万顷、巨轮穿梭的黄骅港。
张平辉是沧州港务集团公司生产经营部部长,2010年来到黄骅港工作。那时的黄骅港,航道、泊位及配套设施只能供10万吨级的货船通行。
黄骅港位于渤海湾穹顶处,陆上运距最短,运输成本最低,但受到接卸能力的制约,一些货主企业虽然看好黄骅港的地理位置,也只能望“港”兴叹。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为提升港口承载能力,2012年,黄骅港启动2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20万吨级航道及配套工程建设。
“打桩船、起重船、载桩船、交通船连成一片,桩锤声、号子声、机器轰鸣声相互交织。我亲眼看着钢管桩一根根打下去,脚下的梁板一块块铺上来。”张平辉说,那时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是“精卫填海”故事的另一种演绎。
现代化的黄骅港码头,安装了各类大型设备。
2013年12月24日,张平辉记得特别清晰,那天,黄骅港迎来了首艘20万吨级货轮,港口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意味着黄骅港向国际化大港迈出一大步。黄骅港口岸20万吨级矿石码头正式对外开放,结束了黄骅港没有大型深水矿石泊位的历史。近年来,黄骅港口岸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升,目前已成为环渤海港口群中最具成长性的深水亿吨综合大港。
今年,新建的两个20万吨级泊位正式通过验收并获批对外开放,矿石码头接卸能力增幅近50%。矿石进口数量逐年增加,矿石种类不断丰富,来自澳大利亚、巴西等地的矿石从黄骅港入境,满足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地企业的生产需求。
货物进得来,也要运得出。
近70米高的桥式抓斗卸船机正在抓取矿石。
“压港一天,滞期费在20万元左右,抢出来的每一分钟,都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张平辉说,如今,货船越来越多,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黄骅港在创新上下足了功夫。
在沧州矿石公司的控制室里,技术人员盯着监控屏幕,作业区里的情况一目了然。随着矿石源源不断运进厂,他们在电脑上输入几项参数,点击鼠标,就能操控厂内传送带、堆料车等设备的运行。流程启停、突发故障定位及故障中断停机等,都可以快速远程操作,作业效率显著提高。
工作人员远程操控自动化设备。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守一 摄
提质增效,黄骅港的“智慧”远不止这些。张平辉指着港区内运送货物的车辆说,这些车辆都安装了“一卡通”系统,从进入港区起,就有可扫描识别的“身份证”。每辆车对应的装卸货时间、地点、货类等信息,都能通过手机APP查询,还能自动过磅称重,大幅节省了运输时间。
“目前,我们正加快推进智慧港口项目建设,围绕打造智慧、绿色、平安港口,推进基于5G、北斗、物联网等技术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化、智慧化港口示范场景,最大限度提升港口运营效率和效益。”沧州港务集团河北沧港数字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学瑞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预计黄骅港整体作业效率将提高40%,整体运营成本降低15%。
如今,智慧、高效的黄骅港,不仅有着承载全球货物运输的能力,更有着全面对外合作的自信姿态。近年来,黄骅港加快拓展外贸航线,不断提升港口国际化水平。
自动化控制室里的大屏。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守一 摄
去年,黄骅港成功开通“黄骅港—上海港—泰国林查班港”外贸航线,首次开启河北省中欧班列“公铁海”联运新模式。今年4月,首艘10万吨级原油外轮成功靠泊黄骅港,标志着我国新一条液化外贸航线正式开通;5月开通到日本外贸集装箱航线;6月开通到俄罗斯远东外贸集装箱航线……
据悉,目前黄骅港已开辟内外贸航线35条,并加入了世界物流护照计划,同40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外200余个港口有通航往来。未来,黄骅港还将加快开通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国际航线,努力拓展大洋洲、南美洲、欧洲远洋外贸航线,逐步加密远洋直航航线,构建完善的海上互联互通网络。
黄骅港矿石码头上,20万吨级船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卸货作业。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崔上 摄
在陆上,无缝衔接的集疏运体系也打通了港口运输的“最后一公里”。港口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黄骅港日益成为沧州及港口广大腹地连接世界的大门。
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黄骅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5993.5万吨,同比增长5.3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4004.13万吨,同比增长27.10%。黄骅港吞吐量已连续3年突破3亿吨,去年集装箱突破百万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