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运河水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陈学涛
如果从高空俯瞰,你会发现,在京津冀三地之间,有一条蓝绿色的绸带,诗意蜿蜒。
这条绸带,就是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杰作——京杭大运河。这条千年流淌的运河,一脉清水联动京津冀。作为一名文化口线的记者,我一直在记录着她的蝶变和新生。我时常思考,生活在运河沿岸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又给运河人家带来了哪些变化?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我开启了《江河奔腾看中国·运河人家》行进式报道,行走大运河,在江河奔腾时聆听最质朴的故事和大地的心跳,也倾听“在水一方”中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运河篇章。
王剑江正在运河边拍照。资料图
今年54岁的王剑江是沧州市黑白艺术摄影协会会长,我和他的每次相见都是在运河采风的途中。他对大运河那份发自内心的深厚情感让我动容。他对我说,“运河两岸的人们离不开大运河的水,拜年都是挑着水去。想把大运河的故事讲好、讲美,就要多到运河两岸的人间走走”。所以王剑江每隔几天就要到运河边,记录这里的变迁。和儿子一起拍摄运河成了王剑江生活的一部分,他称之为“行大运”。
2023年的第一天,王剑江在微信上给我发来了一张照片。“学涛,你看看,现在大运河周边漂亮得很呢!这南川楼终于在四百年后又矗立在了运河岸边。”住在大运河畔的王剑江是土生土长的“老沧州”。在他的记忆里,大运河曾经常年缺水,周边环境脏乱差。这几年,随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河道疏通、道路整修,环境越来越好,沧州油坊村里一口干涸多年的古井重新复涌清泉。昔日的荒芜之地,如今已化身城市天然“绿肺”,犹如一袭“青衫”披在大运河河畔。
其实王剑江在拍摄这张照片的当天,是京津冀三地共同起草的《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草案)》正式施行的日子。我正在用微视频形式解读京津冀三地接力运河保护与传承的生动实践——推动旅游通航、健全法律条规、共同治理运河生态,让这条千年文脉在华北大地上延伸、复兴。
“这是我四年前拍摄的捷地村,当时捷地减河都干涸了,附近村民在河道放羊,满是荒凉。再看今年上半年拍的同一位置的照片,水草丰茂,宛如烟雨江南。”王剑江激动地跟我分享着运河越来越好的变化。“几十年前,我的摄影前辈们拍的是失落的运河;现在,我拍的是重现生机的运河。”
数百年后的2022年仲秋时节,京杭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实现旅游通航。王剑江在“行大运”之外又多了一种新的选择——可以泛舟而行,游在运河,记录两岸的古韵新生。“我希望以后京杭大运河能够全线通航,乘船一路南下将运河沿线的各个城市的运河人家记录下来。”如今王剑江的梦想,正在慢慢实现。
2022年6月24日一早,香河中心码头热闹非凡,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跨境复航——京冀交界,分别从廊坊香河、北京通州出发的游船相向驶过杨洼船闸。香河县在运河沿岸安排的文化展演,其中大部分是因运河而生的非遗。精彩的演出吸引了众多泛舟运河而来的北京游客。
在演出现场,我看到了一位因非遗采访结缘老朋友——刘怀伶,他是安头屯中幡第九代非遗传承人,如今虽然年过七旬但是每次演出他都必到现场,有他在队员们心里才安心。
刘老告诉我,能够亲眼见证京冀运河互联互通,他非常激动。“安头屯中幡始于大运河,兴于大运河。希望运河再现当年的风光,我们能把祖辈传给我们的运河人精气神儿传承下去,虽然苦点儿累点儿,但也是一份荣幸,是对后人的一份交代。”如今,安头屯镇已经是中国中幡文化之乡,在中心码头展演安头屯中幡也成为北运段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着京津冀的游客慕名而来。
沿着奔腾的运河,我采访记录了众多跟刘怀伶一样栖居运河的人们,有用智慧锻造精品的临西贡砖传承人的陈建磊,用辛劳换来风味的故城贡面制作人刁建民,用芦苇描绘大美雄安的杨丙军……我想,数百年来,也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凭着对古老技艺的坚守,这悠长的运河乡愁才得以绵延至今,历久弥新。
京津冀呵护着大运河,大运河也滋养着京津冀。京津冀协同发展,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是一道必答题。整治运河生态环境、挖掘保护运河文物和非遗、擦亮通武廊文旅品牌、聘请专家团队编制运河文旅规划……京津冀三地脚踏实地做足运河文章。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稳步推进,三地合力为大运河赋能,三地已经建起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同会商机制,推进大运河文化带的共建共享。
不只是京津冀,在大运河流经之地,正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之大运”正擦拭尘埃,展露出璀璨光芒。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乘坐游船循着历史的河道,从北一路向南,一览大运河的旖旎风光,用我的镜头见证千年运河在新时代迎来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