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这不仅为当地产业振兴提供了遵循,对全国高质量发展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这个“杠杆”既能催生出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又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18世纪,蒸汽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催生了第一次科技革命,英国把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纺织、煤炭、冶金、交通运输各个领域,一跃成为世界强国;19世纪,由机械化转向电气化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德国和美国通过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促使生产力大大提升,实现了高速发展……从历史上看,人类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带来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产业结构快速优化升级,给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强大驱动力。
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哪家企业用好了,就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哪个行业用好了,就能在发展中脱胎换骨;哪个地方用好了,就能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同样是冶炼钢铁,过去工人在高温炼钢炉前挥汗如雨,而如今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一键炼钢”成为现实——将数字技术融入生产工艺,对炼铁、炼钢、轧钢等环节进行全流程智能化控制,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实现高炉、转炉及配套设备自动运行。同样是开采煤矿,过去全靠人工打眼放炮、铁锹装车清煤,而如今百年煤企开滦则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工业深度融合,煤矿工人坐在井下的集中控制仓内按动按钮,便能一键操作工作面成套设备,实现自动截割、自动移架。同样是伺候庄稼,过去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如今在5G、“北斗”等技术的“加持”下,智慧农机从耕地、播种到植保、收获都能“指哪打哪”。实践反复证明,以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撬动“强劲增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科技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就要在源头发力,把更多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久前,华为新款手机“Mate60 Pro”未发先售,备受社会关注,一些网友称其是“中国芯”“争气机”。有专家分析,这标志着我国芯片技术研发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突破了“卡脖子”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带动半导体材料、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实际上,从载人航天到量子通信,从探月工程到北斗导航,近年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都表明,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永远留不下自己的创新印迹。只有找准突破口,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才能掌握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也才能让科技创新的“赋能”价值更加凸显。
科技成果只有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关键要畅通创新链条,让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今年的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庆芬捧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证书。她登台领奖,靠的是一项打破国际垄断的抗生素生产技术,代表的是一支京津冀联手的科研团队。这支团队,北京、天津高校院所负责科研、小试,华药进行产业化试验和工程示范,三方联手,产学研深度融合,最终攻克了核心技术难题,为河北抗生素产业发展带来澎湃动力,也为我国制药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他们的故事也启示我们,科技创新一旦与经济结合、与产业对接,就能释放出巨大发展动能。
发展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让创新驱动的引擎更加强劲,河北创新创造的故事一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高质量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通畅。(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