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11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正定:往事与美,可寻可看》的报道。
河北石家庄正定古城,沧桑往事有迹可寻,千古之美有物可看。
建筑学家梁思成曾三访正定,惊喜于其古建筑之丰富珍贵,称“实在赞叹景仰不能自已”。1945年,他为盟军编写《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列出400处需重点保护的文物,其中正定古城中的有15处。
梁思成的学生、古建专家罗哲文数十次到访正定。他在2007年写道:“在正定城区之内有重要的隋碑、唐代木构建筑、完整的宋代建筑群、独具特色的唐宋塔及元、明、清历代古建筑,都有物可看,有迹可寻。”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观音像。除署名外组图均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王文华 摄
鲁迅1923年购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五彩悬塑倒坐观音像,将之摆在书房案头。2002年余秋雨走访正定感叹,这里有中华文明最兴盛时期的图谱与证据,有太多的国宝,可以让人强烈感受到一种千古之美。
正定古城西望太行山、南临滹沱河,占地约10平方公里,有1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定博物馆中馆藏文物7000多件。这些文物古迹的叙事从春秋战国开始,涉及人物有赵佗、赵云、颜杲卿、赵匡胤、元好问和万历、乾隆等等。
开元寺下青苔石
正定城的由来可从一段被删除的“记忆”说起。
2000年6月22日,正定府前街建筑工地挖出个巨型赑屃碑座,重约107吨。周围发现碑体残块18件,从破碎情况看是人为砸坏,碑文中涉及人名之处被凿去。
素有“天下第一碑”之称的河北大名五礼记碑,其赑屃碑座重约60吨,正定这个可称天下第一赑屃,可它的“记忆”被删除了。碑体残块的刻字笔画清晰,显然未经多少岁月磨蚀,应是立碑后不久就被毁。其中一块上有“安乐垒”字样。
351年,前燕大将慕容恪在正定一带筑安乐垒,一般认为安乐垒即今正定城前身。正定博物馆里有安乐垒大门模型,门额大字取自石碑残块,那块原件在模型旁边展出。
不过石碑不属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文史专家研究认为是五代时期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德政碑,大约立于938年。
从慕容恪筑安乐垒到安重荣立德政碑,500多年时间,正定城由寻常田野成为北方重镇,多民族在此碰撞、融合,文脉在烽烟中绵延、生长。
安乐垒因战争而建,慕容恪与冉魏国主冉闵鏖战冀中,冉闵勇猛过人,慕容恪屡败后以计取胜。398年,北魏道武帝以安乐垒名字好、环境美,将之设为常山郡治所,正定开始从堡垒向城市发展。正定一带曾用名包括常山、真定、恒州、镇州、镇阳等,清雍正时期改用现名。
540年,城中建净观寺(曾称解慧寺,今开元寺),这是正定城现存建立最早的寺院。巨型赑屃存放于开元寺展出。
正定开元寺存安重荣碑赑屃。
隋代在正定城建龙藏寺(曾称龙兴寺,今隆兴寺),586年建寺时刻立的龙藏寺碑现仍存寺内,通高3.24米,碑首六龙相交呈半圆形,刻有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清代学者莫友芝称赞此碑额书法“精悍夺人”,开唐碑先河。碑文刻字30行,满行50字,为张公礼所撰。
立在碑前,字体可辨,方整有致,清秀得体,微有魏隶遗韵。此碑在南北朝至唐代书法艺术演进中承上启下,近代康有为称此碑风度端凝,集六朝之大成,为隋碑第一。正定博物馆馆长朱志辉说,馆名书法集自龙藏寺碑。
梁思成将龙藏寺碑列入《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中,是所列正定城中最早的文物,其次是开元寺钟楼。
1933年4月,梁思成第一次到正定考察,称开元寺钟楼是“意外的收获”,当时开元寺被警察局占用,钟楼是食堂,梁思成发现这食堂非同一般。他在《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中说:“上层外部为后世重修,但内部及下层雄大的斗拱,若说它是唐构,我也不能否认。”那时国内尚未发现唐代建筑,日本学者声称中国已无唐代建筑,看唐构要到日本。
后梁思成确认山西佛光寺大殿为唐代建筑,他抗战时撰写《中国建筑史》,将佛光寺大殿和开元寺钟楼列为仅有的唐木构建筑,称后者“内部四柱则极壮大,其上斗拱雄伟,月梁短而大,以形制论,大有唐代遗构之可能”。
半个多世纪后,梁思成的判断被证实。1988年,开元寺落架重修,发现有木构件题记标明,钟楼建于唐乾宁五年(898年)。重修后上层恢复了唐代建筑风格,这是现存唯一的唐代钟楼,也是最早的钟楼。钟楼所悬铜钟为唐代遗物。正定人记得,前些年贺岁时,还敲响过这古钟,那钟声相当悠远。
寺名开元,是开元年间奉唐玄宗诏改名。不久安史之乱爆发,颜杲卿守真定抵抗叛军,父子罹难,“哀哉常山惨钩舌,心归朝廷气不慑”。后颜杲卿的弟弟颜真卿寻得侄子首骨,悲愤中书写了《祭侄文稿》,正定博物馆展有复制品。
安史之乱改写了唐朝的政治版图,也给包括正定在内的华北平原带来深远影响。朝廷任命被招抚的叛军将领为节度使,以正定为治所的成德节度使和魏博节度使、范阳节度使并称河朔三镇,形成藩镇割据,纷乱局面一直持续到五代。
安重荣是最后一任成德节度使。937年,他因追随后晋高祖石敬瑭征战有功,得任此职。941年,安重荣以不满石敬瑭“屈中国以事夷狄”为名造反,发兵南下,被晋将杜重威击败,退守正定,城破被杀,石敬瑭改成德军为顺国军。
《册府元龟》载,安重荣任成德节度使之年,地方请为其立功德碑,石敬瑭批准。《宋高僧传》载,正定有曹和尚,安重荣立高大的德政碑,曹和尚指之大笑,连说:“立不得!立不得!”后安重荣作乱被讨灭,不久碑就被毁。
正定博物馆展出安重荣碑残块。
找到的石碑残块只是原碑的一部分,专家们根据其中文字显示的官职、事件等确认了碑主,这些史料提供了建碑和毁碑的原委。这巨碑,937年批准建,941年即被毁。
史载安重荣是朔州人,吕思勉考证属九姓胡的后裔。巨型赑屃增加了其个人信息,赑屃背部驼峰右侧面,有一方高60厘米、宽98厘米的线刻画。画面上边部被凿去,主体仍在,现场可辨轮廓。专家临摹后显示,画面正中间是一头威武雄壮的卷毛雄狮,狮子背上端坐一人,应是碑主。
有研究者分析画面有浓郁的粟特风格,判断安重荣是粟特人的后代,这也印证了吕思勉的观点。研究者还认为骑狮形象仿文殊菩萨等元素,展现了粟特人融入中华民族的进程。安重荣是胡人后裔,以反对“屈中国以事夷狄”为名造反,也显示出民族融合的趋势。
开元寺还有唐代三门楼的石柱,梁思成考察时已废圮。2008年修复时因无上层建筑原貌式样,仅恢复了一层石柱。石柱上依稀可见字迹和线条,正定古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于坪兰说,柱上有唐大历十二年(777年)的《解慧寺三门楼赞并序》及宋、金等代留下的题记和线刻画,特别是刻有唐代时粟特人从中亚来正定做生意的记载。
元代陈孚《真定怀古》有云“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或是说这石柱上的字,又八百年过去。
古寺内藏万壑幽
正定最有名文物是隆兴寺铜铸千手千眼菩萨像,高21.6米,有42臂,为世界铜铸立式佛像中最高大和最古老的观音像。此像为969年宋太祖赵匡胤下令重铸,屹立至今。
从宋到晚清,近千年时间,正定几经朝代更替,交通、军事地位不断提升,“九达京华路,真称北镇雄”,文脉赓续,遗存丰厚,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
969年,赵匡胤驻跸正定,当时隆兴寺面目全非,铜佛也已被熔化铸钱。他令重铸大佛并为之建大悲阁(后曾名天宁阁),三次审阅图纸,多次督导建造,发动三千兵役建造。
据说大佛是按赵匡胤容貌身高十倍制作,他如此用心用力,不只是为自己显功德,更是图久治人心。之后历代统治者都延续了赵匡胤对隆兴寺和大佛的用心。金代重修大觉六师殿,元代兴圣皇太后和太子到隆兴寺赐田5000亩为寺产,明万历施银重修大悲阁,清康熙三到隆兴寺并在寺西建行宫。
“古寺内藏万壑幽,青狮昼舞白龙游。”(明张衮《游龙兴寺》)历代对隆兴寺接力般经营,造就了古寺的博大幽深。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写道,“京外名刹当首推正定府龙兴寺”,宋构有摩尼殿、慈氏阁、转轮藏殿等。他首次到正定,在方丈院东厢房住了一周,大半时间用来考察隆兴寺。
正定县隆兴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波原是隆兴寺金牌讲解员,他介绍隆兴寺时,梁思成是个热词。
进寺即天王殿,弥勒佛像为金代木雕像。张永波说,梁思成来时,此像在转轮藏殿里。《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说:“我们越过院子,看了转轮藏殿下部,与显然由别处搬来寄居的袒腹阿弥陀佛,不禁相对失笑……”这场景梁思成拍的照片尚存。斯人已逝,面对万千后来者,这尊佛笑颜依旧。
大觉六师殿遗址总面积1855平方米,原应是寺里面积最大的建筑,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民国初年坍塌。张永波说,梁思成考察时遗址荒芜杂乱,他建议清理出来。
摩尼殿外观别具一格,四面正中各出一个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宛如花朵绽放。梁思成说,这样式“只在宋画里见过,那种画意的潇洒,古劲的庄严,的确令人起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尤其是在立体布局的观点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算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
殿里有通壁塑五彩悬山,呈现观音道场普陀山,重峦叠嶂,祥云缭绕,正定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成玉红说,壁塑在宋代盛行,摩尼殿壁塑是隆兴寺中唯一壁塑遗存,正中的倒坐观音像最有名,鲁迅所购即其照片。殿内各壁有明代绘制的壁画,历经风霜,现仍存335.06平方米,其中《西方胜景图》构图宏大,保存较好。有研究者写道:“其人物之多,烟云缥缈……不仅热烈,甚至是喧哗的。这种喧哗并非杂乱无章之意,而是明代的文艺气质……一种亲近世俗的歌舞升平。”
慈氏阁与转轮藏殿在大悲阁前相对而立,张永波说,这是国内现仅有的成对宋代建筑。梁思成进行过详细的测量记录,他写道:“发现藏殿上部的结构,有精巧的构架,与《营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许多许多精美奇特的构造,使我们高兴到发狂。”
梁思成考察时大悲阁已倾颓,大佛露天而立,除合十双手外的40只铜铸手臂已无踪,铜像被刷了一层艳丽的油漆,梁思成写道:“菩萨像变成了丑陋不堪的巨偶,见此唯有自我开解,油漆不耐光阴,也许熬不过一个世纪!”
没用一个世纪,建国后多次修缮隆兴寺,其中在1997年8月到1999年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投资2500万元对大悲阁进行了落架重修,全面恢复了整个建筑的宋代风格,而今,佛阁巍焕,法相烜赫,钟鼎灿然。
梁思成看到的应是最“落魄”的大佛,清末到民国,内忧外患,大佛也经历“磨难”。之前几百年,朝代变幻,正定文脉贯通,大佛的“待遇”总体不错。
1312年,元仁宗到隆兴寺,见大佛金彩褪色,赐金修葺。1457年,明英宗下诏:“朕闻龙兴寺有天宁阁观音大像,为诸刹之冠,自古高僧云集,朕甚慕之。令太监怀忠赍银六百两送至寺中。”清康熙、乾隆都多次到隆兴寺,对全寺特别是大悲阁和观音像进行了精心修护。
1901年慈禧来到隆兴寺,那不是一次正常的巡幸。
海外新传创火轮
慈禧在正定第一次正式坐火车。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西逃,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从西安回京,据上海《字林西报》现场报道,黄龙舆由16人肩抬、20人手扶,行李装了三千辆车。
12月31日慈禧到正定,未入住康熙所建行宫,1858年,行宫被天主教教会占用。鸦片战争后,国势式微,正定文脉衰落。这段时间,一代代仁人志士为民族生存、文化延续抗争求索,终于走上正确道路,正定城留下这一历程的见证。
慈禧在方丈院住了三晚,她等着卢汉(卢沟桥到汉口)铁路保定至正定段通车。“云车从古羡仙人,海外新传创火轮。”(清洪锡爵《火车》)铁路对近代中国有特殊意义,对铁路态度是维新与守旧对峙的焦点。慈禧对铁路之认识,影响很大。
1876年,外商建成吴淞铁路,慈禧令以近30万两白银买下拆除。1887年,为改变慈禧看法,李鸿章决定动用海军经费在颐和园及中海北海西侧建铁路。时人有诗云,“日午御餐传北海,飚轮直过福华门。”其后,干线铁路开始修建。不过,1900年慈禧支持义和团,主要活动包括破坏铁路。
经历张皇逃亡和屈辱议和之后,慈禧选择正式登上营运的铁路,某种程度上代表清廷对工业文明的认可和妥协,具有标志性的价值。这一标记写在正定。
1902年1月3日,慈禧在正定站登车,其后清廷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内容的新政。这一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在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中华民族”概念,还介绍了“麦喀士”(马克思)和“社会主义”。之前一年,他的儿子梁思成出生。
慈禧正定之行,张罗服务的是袁世凯。1901年他到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麾下最杰出的三人为“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是正定人,今正定城里,其故居保存完好。据《杭州白话报》报道,从正定北门到火车站专门为慈禧建了宽阔的跸路,行人敢在跸路上走一步,罚银三千两。这样的政权已不是什么“新政”能够挽救。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清帝退位。王士珍时任陆军大臣,称“身任陆军大臣,决不愿署名于皇帝退位诏后”,辞职回乡。1914年春,王士珍又从正定坐火车返回北京。
关于他返京有两种说法,一是袁世凯想借重他打压段祺瑞,派其长子袁克定住到正定不走,王只好入京;二是段祺瑞从南方回京路过正定,邀请王士珍到车站见面,王登车后,火车即开动。前一种说法在《德威上将军正定王公行状》等史料中有记述,后一种说见于一些回忆文章,《中华民国史人物传》也称这一年王士珍随段祺瑞入京。不管哪种,在那个春日,正定站启动的列车上,王士珍应当很无奈吧。
作为“北洋三杰”之首,王士珍的声名远不如另两人,这也许是他的追求。入京后做过国务总理、总长,辞让过总统、巡阅使。他无心政坛,用心创办道德学社,企望兴道德以救世道衰微。1928年,北伐军逼近北京,奉军退走,王士珍被推为京师临时治安维持会会长,与国民革命军作了交接。
孙万勇曾任正定县委书记,退休后潜心文史研究,著有《品味正定》等书,他评价王士珍说,“我以为值得称道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某些道德操守”。
正定,从主张兵强马壮者当为天子的安重荣,到居军头而以道德自守并图以之救世的王士珍,或体现近千年诗书浸润。
1930年,王士珍去世。同年,曾与王士珍同阁任总长的朱启钤在北京创办中国营造学社,致力于研究保护中国传统建筑。1931年,梁思成加入营造学社,任法式部主任。
1933年4月16日,梁思成从北京上火车赴正定考察古建筑。当时日军进攻冀东,北京一夕数惊。黄绍竑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参谋长,负责指挥冀东战事。他曾回忆说,军分会要人们撤到火车站,行李都放火车上了。这时,梁思成抛下孕妻和幼女到正定。形势紧急,他保存中华古建筑的心情更急。他认为:“如果有复兴国家的决心……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古物的命运在危险中,调查同破坏的力量好像在竞赛。”(《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火车上,梁思成遇到的只有军人。沿线,有军队前行。方振武将军的部队沿铁路步行北上。为了复兴这个民族,将士们走上沙场,梁思成也奔赴自己的战场。
在正定,他驱开蝙蝠,拂去积尘,在战火迫近中留下民族华美建构的详细信息。“一面拼命赶着测量,在转轮藏平梁叉手之间,或摩尼殿替木襻间之下,手按着两三寸厚几十年的积尘,量着材梁栱斗,一面心里惦记着滦东危局,揣想北平被残暴的邻军炸成焦土……”
这是个孤独的战场,梁思成住在方丈院东厢房里,因降温晚上不得不加盖报纸御寒,在这里他度过了32岁的生日。
1937年10月7日,日军进攻正定城,守军以国民党35军为主。梁思成在正定考察时,该军在冀东奋战。日军飞机大炮猛攻正定站和北关,守军凭古城墙和简单工事拼死抵抗,无奈火力悬殊,团长王成桂等上千将士殉国,正定失守,国民党军队败走。11月,八路军115师一部挺进正定许香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民族救亡斗争在正定展开、壮大。
1947年,正定解放。1948年,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在正定成立,担负为人民政权培养干部的重任,校本部在天主教堂,即当初康熙所建行宫。
这年深秋,学校曾组织南下行军。一部16班的华群在夜行军中写道:“那是一列长长的队伍,穿过沉睡的村庄、街镇,越过一程又一程的土路,在这茫茫的夜色中背映着北斗星的方向静静地流动……他们将成为宝贵的革命火种,将被党撒向祖国的辽阔大地上,成为引发烈火燎原的火星。”
薪火相传,正定文物古迹迎来新曙光。
高阁凌风启曙光
隆兴寺方丈院,现在用来进行梁思成文物保护史迹展。他住过的东厢房,慈禧住过的正房,都用来介绍他来正定考察的往事。络绎不绝的游客,追慕他当年孤独奋战的身影。
1963年,梁思成三访正定后说:“正定龙兴寺也得到了重修,大觉六师殿的瓦砾堆已经清除,转轮藏和慈氏阁都焕然一新了。整洁的伽蓝和三十年前相比,更似天上人间。”
1983年到1985年,正定县克服困难,对隆兴寺天王殿、方丈院、弥陀殿等进行了修缮,还在寺外建起正定第一个停车场,沿用至今,从隆兴寺到正定博物馆经过这个停车场。
而今,梁思成测量过的隆兴寺、开元寺、华塔、青塔、县文庙大成殿等都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多次修缮,精心保护,精彩呈现于世人面前。唯一遗憾是被他赞为“庄严尤过于罗马君士坦丁的凯旋门”的阳和楼已毁,不幸中的万幸,有他测绘拍照留下的详细资料。2018年5月,原址1:1复建的阳和楼对外开放。
“高阁凌风启曙光,重新奕奕拥金汤。”(清梁清远《冬日阳和楼落成王令君招饮》)阳和楼的复建是正定古城风貌恢复提升工程的一个内容。正定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明星说,党的十八大以后,正定文物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2017年1月启动古城风貌恢复提升工程,2019年底,以东城门、阳和楼、博物馆为代表的24项古城保护项目全部高质量完工开放,千年古郡、北方雄镇的历史风貌有效恢复。
正定南城门。梁子栋 摄
开元寺以南原为居民区,因拟建绿地广场进行考古发掘,这是河北省目前规模最大一次城市考古发掘。从2015年到2019年,发掘3000余平方米,发现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7个历史时期连续的文化层叠压,出土文物6700余件(据介绍,这批文物将在正定博物馆展出)。考古现场建成遗址广场,设置透明玻璃幕墙,展示发掘现场场景和文物照片,将正定的往事与美直接呈现。
阳和楼始建于唐,元代时是元曲演出中心,当时正定是中心城市,汇聚了元好问、白朴等大批文人名士,是元曲最早的创作和演出中心。元代钟嗣成《录鬼簿》载元杂剧前期作家56人,作品345种,其中正定作家8人,作品45种。“真定路之南门曰阳和,……左右挟二瓦市,优肆倡门,酒垆茶灶,豪商大贾,并集于此。大抵真定极为繁丽者。”(元代纳新《河朔访古记》)今年以来,阳和楼开展戏曲公开课及名家演唱会活动,《窦娥冤》等经典唱段又在阳和楼唱响。
慈禧和梁思成当年到过的正定站,现在仍在运行,每天办理客运业务列车4.5对,均为过路车。2023年国庆假期,正定站日均客发1029人次,到达1247人次。
1987年版《正定古今·序》写道:“正定,有一个值得自豪的历史。正定,将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