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时代新程征新伟业>>

上海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两年来 科研大厦地基越发牢固

时间:2023-06-26 11:40:17  来源:  作者:

入选学校“基础研究特区”项目时,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刘春森只有29岁,当时他就获得数百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现在,他带领11人团队,在芯片基础研究领域开展相关研究。
  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刘春森回顾这段经历时说:“我们青年科研人员能够坐稳‘冷板凳’,得益于上海设立的‘基础研究特区’。”
  基础研究的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2021年,上海市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营造鼓励潜心研究、长期攻关的科研环境,支持青年科研人才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升上海基础研究能级,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基础研究特区”,“特”在哪里?“特”在资助力度和周期。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宋扬说,上海依托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等6家机构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市政府每年向每家“特区”投入1000万至2000万元,持续5年,试点单位以不少于1∶1的经费比例共同投入。目前,已立项单个项目专项经费在100万至1000万元不等。
  “前沿基础研究耗时长、风险高。时间短、资金少,肯定难出成果。”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严大鹏说:“‘特区’设立后,资金难题得到解决,我们就少了许多顾虑,坐稳‘冷板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更足了。”“特”在为科研松绑放权。基础研究领域,没有特别清晰的路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聂明说,越是有重大突破意义的创新,失败的可能性往往越高,“从既往的经验看,一些科研项目限制条件多。因为害怕失败,科研人员的‘胆子’也会变小。”
  为科研人员创造一个包容试错、允许失败的科研环境,上海鼓励“基础研究特区”大胆探索合适的科研管理和成果评价制度。各试点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学科和专业,自由选题、自行选人、自主使用经费。
  各试点单位也加快建立以质量、绩效、能力为导向的项目管理和评价体系。复旦大学在项目申报、过程管理及结题考核等环节,不简单以科研成败为导向,赋予项目负责人充分的科研路线自主权。同济大学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在项目执行期间,根据入选人员类型,取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硬性指标束缚少了,科研人员顾虑少了,更为发散、更具前瞻性的科研项目就多了。当前,复旦大学的37个项目重点聚焦基础数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环境气候、信息智能等研究领域。华东理工大学举全校之力,支持第一批9项面向碳中和的化学、材料、计算机、数学、物理等学科方向的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
  “特”在对人才团队的支持。
  基础研究,关键在人。如何遴选一批敢啃“硬骨头”、敢闯“无人区”的青年优秀科研人才,为他们提供更多支持?
  在科技评价方面,各试点单位注重“人的创新潜力”,通过邀请全国范围的顶尖科学家参与评审,让一批具有一定基础研究积累、具有高成长性的优秀青年负责人脱颖而出。以复旦大学为例,其“特区”计划实施第一年,17个入选项目负责人的平均年龄仅37岁。
  为支持这些科研团队扎实开展基础研究,试点单位提供的相关配套支持也很充足。中科院上海分院组建超级导师团,实施项目专员制;华东师范大学依托全国领域内专家,结合校内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向开展多轮遴选,并对非共识项目单独加以考虑,采取“阶梯式”弹性资助支持;华东理工大学设立领军企业联合支持的“揭榜挂帅”基础研究项目,对项目负责人开设博导绿色通道,减少职称职级晋升压力……
  “基础研究特区”试点实施两年来,得到了高校、科研机构和科研团队的普遍认可。上海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上海将进一步在‘特’字上下功夫,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
  人民日报记者方敏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