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习近平>>

“复明12号”:让贫困群众走向光明

时间:2019-11-07 14:50:47  来源:  作者:

编者按 全民健康,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提到关系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摆到重要地位和工作日程,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重要论断。党中央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其中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使命就让贫困群众摆脱病魔,实现“全民健康”。

在河北,有这样一支医疗扶贫队,12人,15年,年年风雨无阻,奔走在河北贫困地区,行程30万公里,累计为河北23605名贫困患者送去了光明。仅为贫困群众减免医疗费用就高达5900多万元。

这就是由河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白内障超声乳化专科12名医生护士组成的“复明12号”流动医疗队。

从新入职的小丫头到孩子妈,从一名专家到“父女组合”。这支流动医疗队在岁月更迭中坚持,使命在延续中坚守,爱心在传递中铺展……

张家口,有河北全省最集中的深度贫困区。在坝上地区,因为紫外线强烈,白内障患者的发病率很高,且绝大多数患者集中在边远偏僻的农村。本已贫病交加,就医困难,“看不见”更加重了这些患者心头的阴霾。

假如世上有天使,“复明12号”流动眼科手术车上的医生护士就是。张家口蔚县常老师的心里一定是这么想的。常老师命运多舛,她的爱人和两个儿子三年中相继因病去世。悲伤加劳累,她的眼睛近乎失明。当地医院检查后,诊断结果是虹膜炎,由于她的瞳孔小,手术难度很大,医生建议她到医疗条件更好、更安全的市区医院进行手术,但一大笔手术费用是常老师承受不了的。就在常老师决定放弃治疗的时候,她的学生知道了流动手术车要来了,给她报了名。2018年,“复明12号”流动眼科手术车的医生讨论出了一套针对她的治疗方案,并为常老师成功做了手术。当摘掉纱布,清晰地看到医生、医院的设备和桌椅时,常老师不禁流下泪水,感觉到久违的温暖阳光照耀在身上

“在医院做一例白内障手术要花5000多元,很多贫困患者承担不起费用,只好一年拖一年。”“复明12号”流动眼科手术车的手术医生刘哲峰说。

这位白内障手术的专家,技术全省一流。2005年,当时的河北省卫生厅经过全省考察,将组建医疗队的任务交给了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白内障超声乳化专科,使用亚洲防盲基金会捐赠的“复明12号”手术车,开始了为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流动手术的“长征”。因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备很高的安全性。它具有切口小,愈合快、视力恢复好等优点,特别适合在流动手术车上做。

刘哲峰恰恰是当时河北省使用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手术的知名专家,又是党员。

“当时卫生厅和省妇联的领导好几次到我们科室来考察。”刘哲峰说道,“我当时觉得,上级领导信任我,将任务交给了我,我就得把这项工作做好。”

就这样,刘哲峰和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白内障超声乳化专科的11名同事组成了“复明12号”流动医疗队。2006年,作为“复明12号”流动医疗队的成员,刘哲峰第一次来到张家口。回忆起第一次张家口之行,刘哲峰说有一件事让他终生难忘。

那是在万全县,一位老大娘来做手术,从怀里窸窸窣窣摸出一个小布卷儿,老人黑瘦的手指把布卷儿一层一层剥开,里面都是五元、十元的零钱……

“当时‘复明12号’项目还没有全部免费,患者手术要交600元钱(注:2009年之后全部免费)。虽然这已经是补贴性收费了,但还是有人交不起。”贫困和疾病让这里的白内障患者不得不承受生活的双重重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能埋在看不见的黑暗之下。从那时起,“复明12号”流动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些贫困的患病群众对光明的强烈渴求。

“有些地方家里孩子都出去打工了,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尤其前几年,大部分做手术的患者都是双眼失明很多年的,下三辈儿的孙子出生以后都没见过,甚至都不知道儿媳妇长什么样。” 医生刘晨瑶说到这里,眼圈儿都有些红。

“有技术就应该为贫困地区作贡献。”刘哲峰一句话道出了医疗队所有人的心声。就为这一句话,他们一下子坚持到了现在。

不辞辛苦——只为病人期待的眼神

15年来,每年6、7、8月份,“复明12号”流动医疗队就会出发,从蔚县到康保,从涿鹿到沽源,跑遍张家口所有县市区,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流动医疗活动,免费为白内障患者做手术。每一个地方,他们最多能停留5天,就要赶往下一个地点。最多的时候,一天他们要做40多例手术。医疗队只有12个人,每人都各管一摊儿,没有一个替补。

接受“复明12号”手术后重见光明的患者。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供图

“我们的手术对象基本上都是农村的。当时的路特别难走,尤其是村里的路,到处坑坑洼洼。有的时候把我们手术车都卡住了。大家只好下去推车。”刘哲峰回忆起十年前的一幕幕,记忆犹新。

“我们每人每天的吃饭和住宿标准是70块钱。”护士长王迎炜一想起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些激动,“队里好多护士都是家里的独生女。连吃带住,一天就70块钱,条件非常艰苦。我们住在最便宜的招待所里,好几个人一间屋,墙上都是小虫子。最惨的一次是,累了一天,吃的是玉米糊糊和菠菜叶子汤。医生辛苦吃好点,也就是面条和菠菜叶子汤。”

“每次看到老人做完手术,第二天一拆纱布,眼前有了光亮,老人就哭了。”王迎炜说,医疗队的每一个人都时常被感动着,虽然条件很苦,但谁都没有打退堂鼓。

人手少任务重,除了工作,就是在赶赴下一站的路上,再加上水土不服,难免有人生病。“病了也要坚持,一个人休息,就要耽误整个团队。”谈起工作,领队牛士河神情庄重,“一年才来一次,再苦再累对我们不算什么,对患者来说那是多一年的黑暗!”

有一年在张北县,手术快要结束时,护士李欣的慢性阑尾炎发作了。手术车上是无菌操作,所有医护人员在严格消毒后不能碰任何和手术无关的东西。不能坐,不能靠,甚至不能喝一口水。李欣疼得咬着牙,脸色惨白。给患者做完手术,医疗队还要在天黑前赶赴尚义县。李欣再也支持不住了,在去尚义的路上开始输液。当地医生看着心疼,说:“姑娘,看你疼成这样,我给你把阑尾切除了吧。”李欣摇摇头说:“那么多人等着,我没时间。”连续几天,李欣都是坚持着晚上输液白天撑着继续工作。

“复明12号”车外等待手术的患者。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供图

“我们什么时候去有准日子,什么时候回来没准日子,一去就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当地提前联系好了病人,我们下去做手术。假如我们这一站在万全,下一站到崇礼,有的病人知道手术车过来的消息晚了,赶不上万全县的手术,这病人就一路跟我们走追着去下一个县。”护士长王迎炜说道,“等我们到下一站,病人从万全追到崇礼。我们做了一天手术,大家都累得不行了,但病人就在手术车旁,眼巴巴地看着你,我问主任咋办?主任说,做吧。”

“累当然累。”刘哲峰已经72岁了,但他每年还随队下乡。刘哲峰说:“对于一个贫困家庭,一个人复明会减轻很多负担,也许全家的生活都会彻底改变。看着那么多渴望的眼神,我们能多做几个就多做几个。”

看见光明——这是医者最大的欣慰

当病人解开蒙在眼前的纱布,看见光明那一刻,是医护人员最开心的时候。

患者走下“复明12号”车激动的竖起大拇指。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供图

李振花今年86岁,家住张家口万全县宣平堡乡上营屯村。“得了白内障以后视力越来越低,自己生活不方便还拖累儿女。现在可好了,没花一分钱就治好了眼睛,看东西特别清楚……”在“复明12号”上进行双眼白内障手术重见光明后,李振花激动地连声感谢医生的好技术和党的好政策。

“每年一到五月,县里人就打听,医疗队什么时候来啊。”涿鹿县妇联主席李丽华说,“大家都非常欢迎他们。”

“我们的手术治疗采用最先进的超声乳化术摘除白内障,术后第二天便可揭开纱布并恢复视力,大部分患者视力恢复到0.6-0.8,部分患者术后视力达到1.0。”主任医师刘哲峰说。

“有老兄弟俩一起来做手术的,有母女俩来做手术的。好多人做完手术,眼睛能看见了,都哭。得了白内障,亲哥俩都好久没见过对方长什么样了,能看见了,能不高兴吗?”王迎炜说。

“没想到我死之前还能看见孙子长啥样。”因为白内障长期失明的老人摘下纱布,看见自己的亲人,老泪纵横激动地说。

“眼睛瞎了,啥也看不见,成了家里的累赘。这下好了,孩子们可以放心出去打工了。”有老人拉着医生的手,流着泪久久不放。“白内障五六年了,眼睛啥都看不见,生活不方便还要拖累儿女,一直想治疗又没钱。现在可好了,没花一分钱就治好了眼睛,特别激动,感谢党和政府!”一位接受复明手术的患者在术后第二天揭开纱布重见光明后激动地说。

听到这些话,医护人员眼圈都红了。

“如果给我三天光明,我会看到多少东西啊!”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这样写道。对于视力正常的人来说,黑暗中的痛苦是无法体会的。只有体会到病人痛楚的医生,才会明白自己工作的伟大。

传承接力——爱心和责任不能停歇

看到术后患者重见光明,作为医生,刘哲峰倍感幸福。患者和家属们一双双渴望光明的眼睛,便是他钻研手术、精益求精的动力。正是缘于对职业的热爱、对患者的责任,七十多岁的他还坚持每年下乡。为了将这份责任延续下去,他把这门技术以及多年手术积累的经验和心得,手把手地传授给自己的女儿刘晨瑶,并鼓励她一起加入“复明12号”专家团队,为更多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

2010年7月,刘晨瑶已怀孕7个月了。但是为了乡下众多失明的患者,她不顾路途颠簸,工作强度大,又坚决的踏上了复明扶贫的手术车,连续奔波18个县。在从张家口沽源县转战至承德平泉县的路上,遇到县道封路施工,于是手术车队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道路异常颠簸难行。到达目的地后,她感到腹部不适,胎动明显增多,她便不停地抚摸着肚子给胎儿也是给自己鼓励:“宝宝最坚强了,我们一起给爷爷奶奶做手术来了!不然他们就看不见了,宝宝一定乖乖的!宝宝是最勇敢的!”刘晨瑶就这样不停地给肚子里的胎儿说话、爱抚,过了一会儿,胎动逐渐稳定下来了。

“还没出生的孩子都在支持我,我更得把工作做好了。”刘晨瑶说。2011年,刘晨瑶又克服孩子刚满周岁等个人困难,继续深入开展扶贫复明工作。

“也想过歇一歇,不去了。”刘晨瑶说,“我们每年是先做一只眼睛,第二年再做第二只眼睛。第二年一检查,没做手术的眼睛病情更重了。问大爷,怎么不去医院做了啊。大爷说,我就等你们来呢。一听这话,我就坐不住了,不能不来啊。”

现在,刘哲峰和女儿组成了“复明12号”眼科手术专家“父女兵”。“我爸对我们技术上要求却非常严格,有时一家人吃饭、聊天,不知不觉就变成了病例讨论。”刘晨瑶说话时总带着微笑。2006年,随父亲第一次来张家口时她还没结婚,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看到那些患者复明后激动的样子,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值。”刘晨瑶说。

“一晃15年来过去了,这个团队基本上都是原班人马,大家在并肩战斗中不仅是好搭档,还成了一家人。”流动医疗队领队、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办公室主任牛士河动情地说,“我们在外地工作的时候,很多人遇到困难都自己想办法克服。有一年,队里杨大夫孩子高考,正赶上大家下乡出任务。她二话不说,就去了,手术间隙通过电话指导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有人把幼小的孩子送回老家,有人拜托亲戚来照顾生病的家人……没有一个人因为个人原因而耽误团队的整体工作。”

“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是对患者最大的负责。”牛士河说。所有白内障患者的手术全部在流动眼科手术车“复明12号”上进行,刘哲峰、刘晨瑶等三位手术医生,都是白内障方面的专家,技术在全省一流。在手术过程中,他们一直在提高自己的技术,不断精益求精。2012年,刘晨瑶发表了《流动手术车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调查分析》论文。主要研究如何安全有效的在流动手术车上开展大批量的白内障扶贫手术。研究出“两点两冲”等预防感染的措施,在乡下卫生条件、患者卫生意识欠佳的情况下,更安全地预防手术感染。从2005年至今,流动手术车共完成手术2万3千余例,无一例手术感染。

刘哲峰医生在询问患者病情。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供图

“复明12号”车医护人员专注的手术。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供图

“复明12号”流动医疗队。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供图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尹爱东表示,“复明12号”的12名白衣天使是河北推进健康扶贫事业的先行者,他们用15年的坚守践行了医者仁心和为贫困群众送健康送光明的初心。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整整15年,“复明12号”车上的12人,默默坚守着自己的一份责任、一颗爱心,虽世事变化,惟脚步不止。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