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梦来)大辛庄镇齐堡村农民王峰,一有空闲就到村里“新农村书屋”看会儿书。从苗木的移植到管理,从嫁接到修剪,王峰从书屋里汲取了丰富的苗木种植知识。“我从书本上学会了苗木嫁接技术,仅夏季为苗农嫁接苗木就能挣4000多元,‘新农村书屋’真是咱老百姓致富的‘加油站’!”王峰笑呵呵地说。
像齐堡村这样的“新农村书屋”,在我市已经发展到120多个,配置图书15多万册。“新农村书屋”成为照亮农村群众发家致富、提升文化素质的一盏明灯。齐堡村党支部书记和玉仓说:“‘新农村书屋’既富‘脑袋’,又富‘口袋’。村民们有空就往这里跑,查阅相关的资料,解决了生产生活上遇到的不少难题,农业科技、胎教、幼儿教育、家庭医疗生活保健方面的书籍最受欢迎。”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市加大“科教兴农”力度,针对群众渴求知识的愿望,结合农村实际,在村民集中居住地或村委会建设了“新农村书屋”,配置了书架、桌椅、电视机等设备,还添置了种植养殖、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等农村适用型书籍、科技光盘等,丰富了“书屋”的内容。
“新农村书屋”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使用好。为确保“新农村书屋”的规范运作,各村还从当地离退休干部或教师中挑选图书管理员,建立健全了图书管理借阅制度,为村民们提供服务。同时,我市还充分发挥“新农村书屋”平台媒介作用,利用农闲时间、节假日,在文化大院、农民夜校、“新农村书屋”等文化活动场所,通过邀请各类专家、学者等对农民进行科技文化培训,面对面向农民传授林果、畜牧、苗木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还开展读书竞赛、书法比赛、技能培训、读书致富成果展示等活动,激发广大农民朋友学习、阅读的兴趣。"新农村书屋"开放以来,阅览和借阅的群众日趋增多,书屋成了农村的“科技万全店”、农民致富的“黄金屋”。北旺村自有了“书屋”以来,村民们通过看书学习科技,新发展雪松等高档苗木200余亩,有23位村民学会了10余种苗木的嫁接技术,成为村里的科技能人和致富能手。
“新农村书屋”还成为播撒现代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场所。高蓬镇钮店村依托“新农村书屋”,组织村民开展读书征文、诗歌朗诵等活动,缕缕书香润民心,村居气象焕然一新。小寨屯“新农村书屋”建成后,小孩儿忙着读“故事”,青年人细心习“文学”,老年人钟情修“养生”,读书学习在全村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