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子让人服气,只要这个班子干一天,我们就会支持一天、配合一天”。台上、台下矛盾解决了,使村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有了明显提升,也让群众们看到了希望,坚定了跟党组织走的信心。
三条连接承安公路的出村水泥路笔直通畅,一座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多层住宅楼拔地而起,街道两旁的绿化带郁郁葱葱,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几位年长的老人正聚精会神的围坐在树荫下下棋……
老党员陈二庄高兴地说:“修路扩街、安装自来水、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新民居,十几年来,村干部们脚踏实地为大伙儿操劳,老百姓生活一年新上一个台阶,日子有奔头啊!”
在农村,农民最反对的就是“决策拍脑门、承诺拍胸脯、出事拍大腿,追查拍屁股”的事情。2010年,南王村在全市率先推行了“421”工作法,让“一言堂”变成了“群英会”,由过去村干部“一头热”变成了现在干部、群众的“两头热”,党员群众参与决策的热情明显高涨。
南王村交通便利,塑料加工和运输行业发展快速,从事这两个行的农户达280多户,占全村的70%以上,农民人均年收入近万元。村民富了,对居住环境有了新要求,原来一家一户翻盖新房,不仅花费多,而且配套设施难保证。村党支部经深入分析,决定建设新民居。为把这件涉及全体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他们严格按照“421”组织建设让群众有靠山
以前,南王村事难办、路难行、人心散,被其他村戏称为“难办村”。陈建民担任党支部书记后深知,支书不是给“一帮一派”当的,而是全村人的支书,必须做到胸怀广阔。原来的村委会主任搞副业没有场地,陈建民主动帮他协调,解决了用地问题。其他台下干部有了困难,他也主动帮忙。“解开疙瘩绳自直”,他们逢人就说:“这个支部工作法决策实施,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新民居建设一期工程涉及到4户拆迁,没有一户提不合理要求。目前,新民居一期工程基本竣工,老百姓仅用花费几万元就可以住上宽敞明亮的小“洋楼”。村民代表陈树山说:“从商议、决议到实施过程,我们全程参与,这样的做法党员舒心,村民放心,都打心眼里赞成。”阳光村务让群众真放心服务村民让群众得实惠夯实基层基础筑牢战斗堡垒───基层组织建设百村行(12)
作为农村干部,老百姓不听你说了多少,只看你干了多少。只有看到你是真心实意的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他们才会真心拥护你。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南王村所有村干部都公布了自己的电话号码,群众无论有什么大事小情,都能够及时联系。对于办户口、盖公章、开介绍信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村干部利用到镇上开会的时机,
“捎带脚”就给办了。正是这些看起来不起眼党建文化长廊,200多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小楼投入使用。在去年农田改造430亩的基础上,今年新建的地下节水灌溉工程惠及400亩农田。
看着村里一天天的变化,群众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退休教师、党员陈共义告诉记者:“现在的南王村风正、气顺、人和、业兴,都是因为有这样好的党支部。”的小事,真正让群众体会到了村干部的真心、实心。针对群众反映的脏乱差现象,村里投资170多万元,对大街小巷进行硬化、绿化,各主要街道安装路灯,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投资20余万元建成了无塔供水系统,解决了群众饮水难问题。今年又投资22万元改建了文化活动中心,购置了体育器材,投资8万元对村委办公楼进行了装修,建起了独居老人互助幸福院,在主要街道建起了高标准党建文化长廊,200多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小楼投入使用。在去年农田改造430亩的基础上,今年新建的地下节水灌溉工程惠及400亩农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