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

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时间:2012-10-18 10:53:40  来源:  作者:
分享到:

    人物档案:王木尔,68岁,1987年起担任北旺村党支部书记。因工作成绩突出,2009年先后被省、保定市评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2010年被保定市评为推行“一定三有”工作机制优秀个人。2012年村党支部被保定市委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街道笔直宽阔,街道两旁风景宜人;房屋整齐划一,房前屋后干净有序;民风淳和,百姓安居乐业……这些让北旺村的村民都感到自豪,而更让村民自豪的是村里有一位众人称颂的党支部书记———王木尔。
    1987年,王木尔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那时的北旺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实行不久,村委和生产队、村委和农户之间互相拖欠,账目一团糟。很多村民还抢占耕地建窑,抢占宅基建房,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两委”班子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各项工作难以开展。面对这种情况,王木尔虽然心里也犯难,但行动上却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他深知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要不怕困难、一心为民,决不能在困难面前退缩。
    村里的财务牵动着民心。王木尔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是清理财务,让群众放心。他组织部分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代表现
    喜迎十八大
优秀村党支部书记风采录场监督,把每天清理的帐目情况张榜公布。经过多次清查,所有的帐目都一一理顺。王木尔还多方筹措资金,清理了村里欠生产队、欠农户的钱,各项工作开始正常运转。
    紧接着,清地工作全面展开。在他上任之前,一些村民抢占、多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为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王木尔带着村“两委”班子,顶着巨大压力,讲政策、查人口、量地亩……终于把部分村民多占的地重新分配到户。在清地的同时,取缔了非法生产的小砖窑16座,村里的空气清新了。为了加强民主管理,村里先后成立了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村务、政务、财务都先由两个议事会讨论决定,然后召开村民
大会讨论,形成决议,干部再按照村民会议的决议贯彻落实。这样一来,村里各项工作透明了,群众都看得见,听得真,彻底打消了“村干部办事不公,以权谋私”的疑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各项工作能够正常开展了。
    村子不乱了,但经济发展滞后。王木尔带领“两委”干部深入研究农业种植技术,打破传统经济种植模式,大力发展苗木种植。起初,他的做法得不到认同。村民都觉得把种了一辈子的粮食扔掉,反过来去种树苗,挣了还好说,一旦赔了家里吃啥喝啥?面对群众质疑,他带领支部一班人率先在自家地里种上苗木,村“两委”干部也纷纷投入资金做起了苗木生意,一带十,十传百,收到经济效益后,全村群众的思想观念很快转变过来。当大家的热情调动起来之后,王木尔便市农业专家来村里讲技术课,组织村民走出去参观学习,让村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现在,北旺村耕地全部种上了苗木,部分苗木大户还在周边村镇承包耕地种植,产品远销十几个省市。村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850元提高到现在的8000元以上,100多户村民住进了二层小楼儿,高级轿车、货车达到了150多辆。
群众富了,王木尔想的更多了。富的保障是有好干部、好党员。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在广大党员中推行党员量化积分考核机制和目标承诺管理制,明确了党员服务的具体内容和分值设置,让每一位有行为能力的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年初承诺,年中践诺,年底兑诺,让无职党员有位更有为,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看到,党员量化积分考核公示栏里清楚地记录着全村每一位有行为能力的党员工作表现和履行承诺情况,使党员个个知晓,人人参与。
近二十年来,王木尔带领“两委”干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投资33万元修学校,投资5.5万元建“两室”,投资25万元解决电力不足的问题;大街小巷全部硬化,还安装了路灯;全村实现节水灌溉,安装自来水,保证了村民饮水安全;新建了卫生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建成文艺演出舞台和文化大院。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群众生活环境日益改善,老百姓满意度越来越高。
从村基础设施建设到引领群众增收致富,从义务清扫街道到化解邻里纠纷,从衣食冷暖到安居乐业,二十多年间,王木尔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廉洁自律,一心为民,在群众心中树起一面鲜艳的旗帜。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