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

一心为民的“活雷锋”

时间:2013-05-24 11:09:02  来源:  作者:
分享到:

本报记者贾旭鸿
通讯员李飞
每天一大早,当许多东旺镇小五女村的村民还沉浸在梦乡时,一阵阵“刷刷”的声音便会打破村庄的寂静,大伙儿都知道,这肯定又是“活雷锋”在扫大街。这位12年如一日,义务为村民清扫街道的“活雷锋”,正是该村村委会主任王破绽。
他是村容村貌的义务“保洁员”
一走进小五女村,宽阔的水泥路上干干净净,没有半片残砖烂瓦;道路两旁绿树成行,郁郁葱葱。文化健身广场上,几位锻炼身体的老大娘笑着告诉记者:“村主任大小那也是个官儿,可俺们村的王破绽不怕苦不怕累,义务给村里打扫卫生这么多年,没有一点官架子,真是太难得了!”
“自2000年任村委会主任那天起,王破绽就拿起扫帚、铁锹,主动负责起了村里的卫生保洁工作。不论春夏秋冬,不管值班与否,只要看到村里哪儿有垃圾,街上哪儿脏了,他就拿起扫帚清扫干净,这成了我们村的一段佳话。”说起王破绽,村党支部书记侯江海赞不绝口。
拿起扫帚,义务打扫12年,究竟是什么信念让王破绽如此执着的坚持?这位村主任的话语朴实无华:“我真没做啥,打扫卫生也费不了多少劲儿,图的就是大伙有个干净的环境。”他说:“这点小成绩,可不是我个人的功劳,都是镇党委和村党支部领导的好,村里‘两委’班子成员都义务扫大街,我们村才能这样干净整洁!”
原来,小五女村小,集体收入少,为了减少村内各项开支,村里的“两委”干部早就开始义务清扫街道。2000年,王破绽当选村主任后,完善了村内卫生保洁制度,把全村街道分为5片,分别由5名村干部负责清扫,并将垃圾统一清运。“别的村都花钱雇保洁员,我们村的干部们全包了打扫卫生的活儿,他们为老百姓干实事,俺们看得清清楚楚!”夸起村干部,一位村民竖起大拇指。
他是惠民政策的“宣传员”
自2000年至今,王破绽已经连任五届村主任,高票连任显示着群众对他的无比信赖,这信赖源自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兢兢业业的埋头工作。
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低保等各项工作中,他总是耐心细致地为群众解读政策,让大伙心里明白亮堂。去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刚开展时,王破绽挨家挨户宣传讲解。有些村民因为各种原因不愿办理养老保险,他就一家家、一趟趟地跑,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详细解释各项政策细则,争取村民都能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对于常年在外地工作的村民,他就多方打听电话,主动联系,做到家喻户晓。有一对夫妇在安国经商,白天家里没人,王破绽就特意晚上走访通知他们,这对夫妇痛快地交钱入了保险。
今年,在农村低保工作中,王破绽在搞好政策宣传的同时,还入户走访调查,把村里的贫困家庭情况摸准摸实。村民陈艳雪已经70多岁,儿子因股骨头坏死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靠儿媳打零工维持生计。陈艳雪老人平日里只能捡破烂贴补家用。了解到这家人的情况后,王破绽亲自代笔为她写了低保申请。村民王振刚,86岁的老娘患有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他老伴儿又得了心脏病和脑血栓,他家的情况也牵动着村干部们的心。“前些天,书记、主任找上门让我写申请,说句心里话,只要日子能过下去,我真是不愿意给政府增加负担,咱们村干部办事认真,对老百姓关心。”王振刚感激地说。
他是财务管理的“监督员”
“破绽是个好主任,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谈起村委会主任,77岁的老党员侯振耀满心欢愉,“他对财务抓得紧,卖报纸的几十块钱都入帐,村里对他的评价可高哩,要不咋能连任好几届,大家对他特别放心。”
因为小五女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就从点滴做起,开源节流,事事节俭。村里的报纸等废旧物品,他们从不卖给小贩,而是推着小车直接送到废品收购站,为的是卖个高价,卖废品收入的钱则登记入帐。在党支部办公室,一个使用多年的暖壶早已残破,却仍在“超期服役”……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只要扑下身子,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公平、公正、一身正气,群众就会信赖你、拥护你,各项农村工作就好开展,王破绽多年义务打扫卫生,真心为群众服务,是一名素质过硬的好干部。”东旺镇党委书记赵捷这样评价说。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