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

环境整治需“给力”农村面貌将“变脸”

时间:2013-08-21 11:06:04  来源:  作者:
分享到:

───我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一线走笔

通讯员曹丽娟郝丹凤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成效怎么样,群众怎么看,下一步工作怎么干?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深入农村一线,进行了实地探访。
近日,笔者来到杨家庄乡八里店村委会大院,村干部正在给老百姓发放养老保险卡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办公室里,驻村帮扶干部正在和村主要负责同志共同研究“四清”工作具体方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全面展开以来,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了5个清洁队,村主要干道的垃圾已进行了清理,实行村干部包户责任制,对村道路分片定期清扫。”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俊卿说,“为了村庄的干净整洁,村民们除自发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自觉做到不乱扔垃圾、不乱排污水、生活垃圾倒在指定投放点外,还对损害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劝导、举报和制止,积极宣传文明、卫生的行为规范。”
“过去是垃圾随手丢、草垛随处堆,有些绿化带内的树栽一茬死一茬,路面晴天尘土满天飞,雨天溅起一身泥。随着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深入开展,这些困扰我们心头多年的问题迎刃而解,如今村里的男女老少齐动手,全面清运村内街道、房前屋后、村庄周边、公共场所的各类积存垃圾,并对部分主干道进行硬化。现在街道干净整洁,家里窗明几净,看哪儿都觉得舒心。”杨家庄乡小涨村的老百姓对农村环境的“变脸”赞不绝口。目前,小涨村成立了清洁队,购买了垃圾清运车,建起垃圾临时堆放点,对街道进行了绿化,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观。
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幸福乡村有效载体和抓手。我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今年要集中打好“四大战役”:利用三个月时间全市77个村必须完成“四清”任务,民居节能改造,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秋季植树造林。重点抓好十五件实事,包括:民居改造、道路硬化、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厕所改造、污水处理、村庄绿化、土地整理、秸秆处理和厨房改造、新能源利用、村民中心建设、标语广告整治、村庄标识设计建设、公墓建设、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等。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77个“重点村”结合实际情况,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突出工作重点,严格落实目标任务,推动活动扎实深入开展。来自市直各部门的231名干部深入到帮扶村开展调研,摸清村情、民情,掌握社情民意,制定帮扶方案,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帮扶内容,敲定帮扶项目,同时与各当地党委、政府加强联系沟通,真正做到早接头、早规划、早见成效。
走进大鹿庄乡西建阳村,道路一侧“禁倒垃圾”的标牌格外醒目,一辆铲车挥舞着有力的“臂膀”,铲除墙角的垃圾和杂草,将一堆堆垃圾倒进运输车内。“起初,有些老百姓对环境整治持观望态度,认为这不过是一阵风罢了,我们一边搞好宣传发动,一边真抓实干,老百姓也渐渐认同了我们的做法。”该村党支部书记武俊彦说,“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我们有重点、分步骤地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整治。租用铲车对村内大街小巷及村边的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使村内环境和入村道路干净整洁;同时,推进垃圾集运设施建设,村庄生活垃圾做到定点收贮、定时清运、集中处置。及时对村庄道路和小街小巷两旁乱堆乱放的柴草、秸秆、树枝、砖头瓦块等杂物进行清理,做到村街村貌整齐洁净。”
笔者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纷纷加入到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来,但同时也发现有的村垃圾围村现象严重,行动比较迟缓,工作任务量大,存在资金短缺等问题。
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这项造福于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一定会在中山大地开花结果,一定会让全市农村面貌发生嬗变,一定会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美好。
编后话:改变落后面貌,才有农村的现代化;改变落后面貌,才有农民的幸福生活。目前,全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时间表已经确定,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把市委、市政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加快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现代农村,力争全市农村面貌年内求突破、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责任编辑:
下一篇: 康路上好支书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