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

乡村处处气象新

时间:2016-02-24 09:34:06  来源:  作者:
分享到:

 
 
新油村清理街道    
 
高标准养殖小区    
 
新油村文化广场    
 
国华定洲电厂    
 
镇一甲卫生院    
 
镇便民服务中心    
 
产销居全国前五的文具厂    

开元镇政府
 

本报记者张玉凤赵子超
一座座院落整齐划一,一道道围墙古朴高雅,一条条公路平坦整洁……
温馨干净的农家小院里,老人们面带笑容打牌下棋;文化广场上,农闲的人们伴随着嘹亮的歌声扭起了健身舞……
这一幅幅生动、闲适的画面来自乡镇村落,是开元镇人民新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今,行走在开元镇的乡村田野,遍地是如诗如画的风景,到处是美丽乡村建设焕发出的勃勃生机。村容整洁环境美
2013年以前,开元镇大部分村庄都面临这样一种尴尬:道路年久失修、坑洼泥泞,村内柴草满街、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环境脏乱。这种状况从2013年开始有了转变。自2013年起,开元镇立足农村发展新形势、农民群众新期盼,按照“四清四化”要求,全面打响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该镇投资15万元购置垃圾装卸清运车3辆,免费提供给各村使用,引导各村规划建设垃圾填埋场,设立垃圾投放点,做到垃圾定点投放、定期清运,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在,全镇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村庄环境改善带来的“隐形”效益,小油村党支部书记刘立平的感受最为明显。小油村村民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以前,因为村里小规模养殖厂多,形成了“污水乱倒、垃圾乱放、粪土乱堆、柴草乱跺、畜禽乱跑”的现象,环境卫生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刘立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来还感慨万千,“当时搞环境整治没经验,我们就边学边摸索,就这样一步步到现在,我们村里的大街小巷不仅都硬化、绿化了,我们村的做法还作为环境卫生治理的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群众幸福指数高
美丽乡村建设是更高层次、更高标准的环境整治。
开元镇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民心工程来抓,把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五化”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整合资金,集中力量,严格质量标准,全力全速推进。
近年来,开元镇党委、政府通过典型带动、协调支持、资金奖补等方法,激励各村“两委”积极干民所盼,全力改善农村路、水、电、讯、房等基础设施,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在公路建设中,镇村两级多方筹资4000多万元开展公路建设大会战,村村通工程全覆盖,21个村修建村内、村外公路近80公里,镇村主干道全部硬化;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两个自来水厂,全镇21个村1.3万多农户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成为全市率先实现集中统一供水的乡镇;争取上级支持,推进农村电气化改造,增容、新上变压器80余台,解决了农户用电难题;实施以奖代补推进村庄亮化,全镇21个村全部安装高标准路灯,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方便;移动、联通、电信等通讯运营商入驻开办网点,21个村全部实现宽带进村,群众上网更加便利;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60余户,保障了群众居住安全。
说起现在的生活,新油村村民代秀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几年来,村里大小胡同全硬化了,村里干净了、整洁了、漂亮了,小生活也越来越美!”公共服务贴民心
开元镇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载体,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十二五期间,该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5年来,累计投资2500余万元实施校安工程建设,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成绩连年荣获全市先进。
投资150余万元完成镇卫生院扩建工程,投资120余万元建成21个村标准化卫生室,率先在全市实行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方便群众就医看病;开展计生服务“民心工程”,每年为全镇8000余名已婚育龄妇女开展服务,占全镇已婚育龄妇女的90%以上。
切实做好民政社保工作,及时受理困难群众申请,各项救济补助款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尽心尽力扶弱助残,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截至目前,全镇1369户、1477人纳入城乡低保,133人纳入五保,为902人落实优抚待遇,为80周岁以上老人全部办理了老龄补贴。除此以外,全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达1.9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5%以上,居全市前列。
2015年,该镇整合涉农部门,筹资20余万元建成镇便民服务中心,8个部门进中心办公,2个村建成便民服务站。同时,多方筹资20万元,对孔庄子、李油村、杨庄屯3个村“两室”进行修缮,更新“两室”刊版,改善了活动场所形象。
“以前我们来镇里办事,楼上楼下跑了一圈都找不到办事地点,既麻烦又不方便,现在可好了,所有的办事窗口都集中到一起,找哪个部门办,带啥资料,办事流程上面都写得清清楚楚,走进一个门,就能办完所有的事,真是太方便了。”正在镇便民服务中心咨询养老保险相关业务的东沿里村村民王大爷深有感触地说。
西念自疃村卫生室内一位医生也颇有感慨,以前村里的卫生室设施陈旧,如今诊断室、治疗室、药房等一应俱全,村民看病再也不用去市里跑了。乡风文明身心悦
开元镇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投资33万元建成开元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农家书屋8家,成立10余支文艺宣传队,每年组织举办镇文艺汇演,活跃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文化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体场所,成为农民休闲娱乐的大舞台。同时,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涌现出“中华新廿四孝”之一的高油村好儿媳牛凤莲、拾金不昧的韭菜嫂李占芬、孝敬老人的上门女婿李风合、勇救落水儿童的邢立强、邢二歪、邢立辉等一批先进典型。
初春的暖阳下,在新油村干净整洁的文化广场上,学生们在文化广场凉亭下,来回踱步背着英语;大妈们一边磕着瓜子,唠唠家常,一边看着自己的孙子嬉戏玩耍;大爷们你一句,我一句,边聊边锻炼,甚是开心。
“现在还不算热闹,等到晚上人们就都出来了。”正在广场锻炼身体的王大娘告诉记者,每天吃完晚饭,大家都聚到广场上跳舞,锻炼身体,愉悦心情,“自从文化广场修好了,大家有地方玩了,村里和镇上也经常组织一些文艺活动,如今,我们村不仅家长里短的事儿少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变化时时刻刻,惠民点点滴滴。在开元镇美丽乡村建设中,群众述说着村貌之变、生活之变、理念之变,重新定义着心目中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也描绘出开元镇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