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三尺讲台谱芳华

时间:2012-09-18 10:33:40  来源:  作者:

自1980年走上三尺讲台,砖路镇西冯村小学教师李会芹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始终以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默默扎根基层,辛勤付出,埋首耕耘,不求回报,永葆她关爱学生、奉献教育的人生本色。
李会芹有着自己培养学生的一套方法,那就是培养学生有颗仁爱之心,爱家人、爱同学,学习就有了动力;培养学生有颗快乐的心,身心快乐了,就能够愉快地学习,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多年来,她将这套教育理念贯穿到教书育人的生涯中,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健康快乐的孩子。
细心关爱───把爱渗透到学生心里
“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师生有了深厚的感情,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李会芹将此作为自己教书育人的准则,对学生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情感。
李会芹上课时注重观察学生的气色,以此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精神状态,哪个学生没有精神气儿,她就走上前去,摸摸孩子的头,看是否感冒发烧,询问一下有没有吃饭。孩子生病了,她带着他们去看医生;孩子没吃饭,她就给他们煮包方便面、煮个鸡蛋。一点一滴的关爱,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多年后,已经毕业的孩子们还能回忆起当年李会芹给他们煮鸡蛋的情景。
虽然李会芹家并不富裕,可她宁可自己节俭点,也要帮助孩子们。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差,书费一时半会儿交不上,李会芹就替他们垫上,有时还自费买回资料给家庭困难的学生学习,鼓励他们人穷志不短,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报效祖国和社会。
李会芹的爱人一直在乌鲁木齐部队工作,她独自将孩子带大,任劳任怨。直到2003年底,她爱人才转业在唐县安了家,李会芹便学校、唐县两头跑,有时早晨六点半骑车从唐县县城出发,七点赶到学校陪学生们上自习。到了冬天,一路上寒风凛冽,到学校时往往手脚都冻僵了,但她毫无怨言,对教育的痴迷、对孩子们的关爱有增无减。
德行为先───塑造孩子们健全的灵魂
有一年,李会芹接手了一个“后进班”,班里学生学风差,学习成绩排名倒数,还经常有打架现象发生。对于这样的班,别的老师认为无可救药,劝她只要管住学生不出事就行。李会芹却认为,学生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只要肯用心,没有带不好的班级。李会芹暗下决心,从扭转班里的不良风气抓起。她给孩子们讲雷锋的故事,用雷锋热爱集体、关心群众的事迹教导孩子们学会关爱他人,摆正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激发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
李会芹深深懂得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教育孩子们做到的,她自己首先做到。李会芹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当哪个孩子帮助了别人,她马上进行表扬,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鼓舞孩子们。渐渐地,班风一天比一天好转,欺负他人的现象消失了,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多了起来,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大幅上升。一年后,这个班英语和语文成绩由原来的倒数跃居全镇第二名。
养成教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李会芹常说,小学教育是一个养成教育,明确了学习目的,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后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西汉时的匡衡小时候家里穷得连买灯油的钱也没有。白天他到地里干活,到了晚上,他把墙凿开,借着隔壁人家的灯光来看书,最后成为一个大学问家。”李会芹坚持给学生们讲古人勤奋求学的故事,“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王冕读书”……一个个生动感人的例子,深深地震撼着孩子们的内心,他们开始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应付家长,学习应该是件主动的事情。
马平、安阳等几名同学对待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其他同学早就交上了作业,他们却总是晚交,甚至不交作业。为了改掉他们的坏习惯,李会芹到孩子家里辅导写作业,持续了一段时间,马平、安阳等同学一改过去字迹潦草、不及时完成作业的毛病,学习成绩也有了起色,后来成为班里的优等生。
诗人汪国真有这样一句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李会芹经常告诫自己,选择了教师,就只能义无反顾,一路走下去。30多年的辛勤付出,换来了如今的桃李满园,收获了累累硕果,她多次受到市政府嘉奖,被评为“长期扎根农村优秀教师”、“先进德育工作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