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国华定州电厂:自我革命生产“绿色能源”

时间:2017-11-09 10:09:46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赵海涛、张玉凤通讯员单跃强
    2014年11月,国华定州电厂在京津冀地区,率先实现600兆瓦等级的“超低排放”燃煤机组。截至到2015底,其4台机组均完成绿色发电综合升级改造,实现全厂“超低排放”。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国华定州电厂不断发力、自我革新,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闯出了一条绿色发电之路。气体减排―――率先、优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环境保护法》、新《水十条》等有关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华定州电厂党委书记、董事长毕春海说,“国华定州电厂作为河北南网装机容量最大的电厂之一,将牢记使命,发环保电、安全电,让绿色发电始终走在京津冀前列,走在全国前列。”
    让绿色发电始终走在京津冀,乃至全国前列,作为国华定州电厂始终秉持的理念,激励着国华定州电厂人在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大胆创新、勇往直前、奋力拼搏。
    2014年12月15日和2015年1月5日,电厂3、4号机组分别通过绿色发电、超低排放改造后168小时试运行,经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3号机组的烟气污染物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每小时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2毫克/标立方米、6毫克/标立方米、17毫克/标立方米,成为京津冀区域和国华电力公司首台600兆瓦等级超低排放燃煤机组,排放数据比天然气发电还低。
    “在完成的13项节能环保改造技术中,7项改造技术是国华电力同类别首创。”该厂维护部主管孙江波参与了绿色发电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他自豪地说,“3、4号机组绿色发电和集中供热改造项目,当年立项、当年施工、当年投产,不仅打造出国华速度,还打造出同型燃煤机组当年环保排放全国最优指标。”
    据数据统计,与超低排放改造前相比,国华定州电厂主要烟气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减排达82%、19%和33%,其排放浓度分别相当于京、津、冀重点地区超低排放燃煤机组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的1/5、1/4、1/2,接近“零排放”。供热改造―――履责、惠民
    十九大报告中说,要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
    在循环利用方面,国华定州电厂先行一步。
    2014年,国华定州电厂结合绿色发电改造项目,完成对3、4号660兆瓦超临界空冷机组供热改造,同步建成了热网首站,实现向定州市区集中供热。2015年至2016年供暖季,实现集中供热面积达380万平方米,供热量达114.5336万吉焦。
    “目前,我们根据定州市热网建设进度,启动第二阶段供热改造项目,对1、2号600兆瓦亚临界机组实施供热改造。到2020年,年供热量可达535.6万吉焦,能满足定州市规划的1338万平方米供热面积需求,并实现三台机组供热、一台机组备用的可靠供热方式。”该厂总经理姚少勇介绍说。
    与分散燃煤锅炉供热相比,采用国华定州电厂汽轮机抽汽集中供热,每年可节约标煤10.71万吨,按2015年标煤价格401元/吨计算,可降低成本4294.71万元。每年可直接减排烟尘约3786吨、二氧化硫约2665吨、氮氧化物约518吨,每年可减排温室气体二氧化碳23.31万吨,节能环保效益显著。
    “作为央企子公司,我们秉承和担当社会责任,将继续立足改善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持续打造定州集中供热‘惠民工程’,为建设美丽定州提供‘绿色能源’保障。”该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彦文说。发展驱动―――创新、人才
    在国华定州电厂生产区东南角维护部办公小院,“炉火纯青”青年创新工作室就在其中。就是在这间工作室,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22个难题,总结提炼29项经验,先后荣获国家级、行业级奖项4项,拥有授权专利4项。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一进门,就听到锅炉主管兼工作室负责人季广辉正带领大家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
    企业发展、技术变革都离不开创新,而人才建设则是创新的强力支撑。“炉火纯青”青年创新工作室的14名员工,来自6个不同专业,平均年龄只有30.5岁。正是这群年青人,在国华定州电厂创下了一项项记录。
    2017年春节,引增合一风机设备的生产厂家派来技术人员进行首次现场消缺。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工作室成员并不了解设备的内部构造。借此次拆解机会,成员们利用晚上的时间认真学习,并对检修工艺进行细致复合比对,然后画图还原。
    20多个夜晚,14个年轻人往返于现场和工作室,对数据进行反复摸索、对比、矫正,终于设计出了专用工器,改变了机组停备消缺过程中专用工器不足的局面。
    “作为一名技术工人,应该时刻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升技能水平。立足岗位,潜下心来研究技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锅炉专业技术骨干于凌浩说。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