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生高阳记者刘杰)今年,我市以实现“农村布局优化、民居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饮水净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服务强化”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基层建设年活动),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素质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改善和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坚持六个原则体现乡村特色
坚持规划先行。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有内涵”理念,保持田园风光,保持农村特色,打造升级版的新农村融入到规划中。
坚持乡村特色。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体现“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庄庭院、传承优秀文化”要求。
坚持表里结合。既要“里子”舒适,把厕所、饮水、厨房等问题解决好,又要“面子”好看,把污水、垃圾、民居、绿化等问题解决好,实现两者有机统一。
坚持分类指导。按照村镇体系规划“全面提升保留村,稳定推进中心村,保护开发特色村”。
坚持群众自愿。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各个环节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让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引导鼓励农民出资,出义务工,变农民“要我改”为“我要改”,变“等、靠、要”为“主动干”。
坚持长效管护。对农村环境卫生的保洁和供水、排水、用电、治污、绿化等公共设施的管护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县乡指导服务,村级日常管理,农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分级负责机制。
抓好十五件实事全面加快改造提升
点上一步到位。省确定的“重点村”全面完成十五件实事,改一个成一个。
抓好饮水安全。通过打配机井、铺设输水管道,建设增压设施,保证供水质量。
抓好道路硬化。继续大力实施农村连村道路建设大会战行动和村内道路硬化、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建设。同时搞好安全稳定用电、通讯通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安装路灯、线杆等亮化设施。
抓好垃圾处理。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彻底到位,确保所有道路两侧、村边、村沿无垃圾堆放,街头巷尾干净通畅,房前屋后整齐整洁。
抓好厕所改造。选择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推进粪便无害化处理,彻底消灭连茅圈和旱厕。
抓好村庄绿化。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树种和花草,打造庭院深深、绿树荫荫、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乡村环境。
抓好民居节能改造和危房改造。对居民墙体、门窗、屋顶实施改造;积极推进中心村(新民居)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符合全面建设小康要求的农村新型社区;认真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
抓好污水处理。采取沼气净化池等有效方式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确保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
抓好土地整理和公墓建设。对滩涂荒地、未利用地实施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积极推进公墓和公益性骨灰堂的生态改造。
抓好厨房改造和秸秆处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提高热效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力支持养殖业开展沼气建设。
抓好村民中心建设。各行政村建立服务功能完善的村民中心,有场所、有标牌、有规章制度、有便民服务。
抓好环境美化。集中清除墙体广告,结合村庄建设和文化特色,绘制文化墙。
抓好农村教育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
抓好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对村内古建筑精心保护修缮,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把历史文化元素多的村庄打造成文化旅游村。
抓好产业支撑。因地制宜制定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现代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发展。
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深化基层组织“领头雁”工程和农村干部“素质工程”,全面落实“一定三有”机制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深化党员“七权七责”,健全全面对标、认责承诺、亮牌示范、夺旗争星“四项机制”,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扎实开展“三抓一保”活动和“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
今年工作中,去年确定的78个重点村和36个基层建设年帮扶村,将按照15件实事查漏补缺,抓好巩固提高,年内完成;其他村全面部署,整体推进,重点搞好环境整治、道路硬化、饮水安全、垃圾处理、厕所改造、村庄绿化、危房改造等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7件实事和基层组织建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