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扬帆起航正当时―――我市大力发展文化文物旅游产业纪实

时间:2015-07-23 08:16:31  来源:  作者:

记者张玉凤张晓红
灰黑色的琉璃瓦、突兀横出的飞檐、色彩斑斓的彩绘、赤红色的仿古门窗,古色古香的崇文街引人入胜;在开元寺塔文化广场,高耸入云的开元寺塔与广场红廊相映成辉,仪态万方;在文庙,盘枝错节的“东坡龙凤双槐”交颈相望,追古思今……在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正成为发展的新抓手,一座“京南文化名城”正悄然崛起。
大力度保护文物瑰宝让散落珍珠重放异彩
定州地处京津之翼,是被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是河北省三大主要历史文化之一“中山文化”的重要发祥传承地。厚重的文化积淀是其发展旅游的傲人资本。
我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馆藏文物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3件,馆藏文物数量居全国县级博物馆首位。享有“中华第一塔”美誉的开元寺塔、我国北方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科考场所定州贡院和孔子学府文庙呈现“品”字形,构成了市区旅游的“金三角”。
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
省直管试运行后,我市以高起点、高标准,大规划、大格局支撑大景区,带动全市旅游业大发展。按照“护其貌、显其颜、铸其魂、扬其韵”的思路,对文物景点挖掘整理、整体规划、盘活利用,采取“分批开发、连片保护”的方式对古城进行恢复改造,谋划实施河北文博园工程,将市区内文物景点串点成线,形成整体效果,体现古城风貌。
我市积极谋划建设文博园二期、大宋众春园等项目,对汉中山墓、白果树、王灏庄园、雪浪斋等分散景点合理规划,力求早日恢复定州传统的八大景观,打造特色鲜明的文物旅游核心区。高品位开发旅游资源让千年古县魅力迸发
如今,漫步在古城,文化旅游类项目建设“遍地开花”。
去年以来,按照“恢复古城、建设新城、改造旧城”的总体要求,我市加快了河北文博园二期项目的推进力度。该项目完工后,将在城市核心区内,形成一个连接起开元寺塔、贡院、文庙、清真寺、大道观、晏阳初旧居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旅游景区,并对我市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市还从提升城市旅游功能入手,重点抓好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旅游配套服务功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实现“吃、住、行、游、购、娱”要素的优化。目前,全市拥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处,2A级旅游景区6处,旅行社9家,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人员达5000人。建成开元寺塔游客服务中心、贡院游客服务中心、汉墓石刻馆景区停车场等;已投入运营的星级饭店5家;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工艺品等种类日渐丰富,旅游道路交通明显改善,文化娱乐设施更加完善,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
我市坚持把旅游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打造以“文化名城、物流中心、宜居城市、旅游胜地”为标志的城市名片。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文化文物游、农业生态游、工业观光游等交相辉映的大旅游格局。
多举措繁荣文化事业
让群众尽享文化“盛宴”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
我市文化事业借助快速发展的经济和蓬勃向上的社会事业,迎来了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新局面,进入了发展繁荣的黄金期,文艺创作硕果累累,群众活动精彩纷呈,为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投资1200多万元建成2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并配备了专职文化站长;建成了392个农村文化活动室、486个农家书屋、396个农村文化广场、600多个文艺团体;在城区,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建设了中山公园、张寒晖文化广场、苏东坡文化广场等场所,在全市形成了“十分钟文化圈”,即任何一户居民,从家里步行或骑车10分钟以内都能找到合适的活动场所。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可谓是天天有演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竞赛、处处有亮点、区区有特色。
不仅如此,我市还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整理,成立了中山文化研究会、苏轼文化研究会、晏阳初文化交流中心、子位吹歌文化研究会等,加强对中山文化、定瓷文化、科举文化、秧歌文化、吹歌文化的研究,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
大风起兮云飞扬。我们相信,随着“文化兴市”战略的实施,定州这座古老的现代化新城,必将焕发出动人的光彩,吸引更多世人的目光。定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