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又称“先师庙”、“孔子庙”,位于城内北大街西侧,刀枪街南北两面,原占地12629.47平方米,文庙北侧毗连的中、东两个院,1959年辟为定县博物馆。1982年7月23日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谓“定州文庙”。
文庙始建于唐大中二年(848年),定州州帅卢简求废天佑佛寺创建文庙。宋皇桔二年(1050年)韩琦大修新殿宇,创建“明伦堂”。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州牧裴泰改建成明伦堂。明万历七年(1597年)州牧王录增修圣殿及明化堂,作泮池,砌石桥,修甬道,植槐柏。明万历三十三年州牧张邦贵复修魁星楼及坊匾,匾题“声教上达”。
文庙历经唐、宋、元、明四个朝代多次兴修与增修,规模恢弘,历代声誉深远,金明昌二年(1191)曾立下马牌。元大德元年(1297年)规定“有司上任先谒孔庙”。明代盛况空前,每年皇帝降香用乐队110人,明末矢灭,悉为灰烬。
清顺治二年(1645年)州牧邱万化修复正殿,十年,署州事陈本厚修复两庑与戟门。康熙七年(1688年)州牧董大信修复棂星门。雍正十一年(1733年)州牧王大年修建崇圣祠、魁星阁、殿庑门墙和诸祠建筑,新建仪路、礼门及东西两坊、泮池砌桥,同修石栏和照壁等建筑,院内植柏数百株。保持了明代建筑内貌。
文庙今存东、西、中三个毗邻的北院。此建筑布局北三院各自为中轴式,中院为大成殿、戟门、官厅及东西两庑。东院为崇圣祠和魁星阁。西院为明伦堂,现由定州师范占为校址。南院节孝祠于1988年博物馆重修。文庙今译
一、概述
浩浩冀中平原,有定州古城令人瞩目。它于泱泱历史画卷里,赢有点彩之笔,论历史人物,论古博珍品,论建筑浩史,定州自有定州殊荣,古朴的风貌,巍峨的建筑,有着让行人观止之感。除贡院,王灏庄园之外,文庙则为定州人文之大观,确不能不提及。
当你步人古城墙圈内,走至中山路现代建筑群之后,感到了一股九十年代新貌扑面而来,定州城显得古老而又年轻,当行至城内十字路口,往北走进北大街,百余米处向西进入一小胡同,抬头便看到了一个油彩庄严的古建筑的大门,此门应叫复修的“棂星门”。门里便是“文庙”了,“文庙”又称“孔子庙”,“先师庙”。
彩绘缤纷的大门内,有古柏百株,年迈而苍劲之柏,布满古风古气,森森茂然,郁郁葱葱。仰视众株似阅览古史一般,树冠溢出一阵阵雅风瑞气,甚有庄严之光,树间有猫头鹰群居,更显得庄重而生机盎然了。千余载之古柏伴两三株古槐而生,柏与槐都是长寿株植,那古槐巨型满有艺术之精,身虽老朽,但幼枝却粗壮茂盛,翠叶片片,树茂荫森,堪为古新交替,源流不断之神,叫这文庙的风貌更有别番风味,游人知道这为“东坡槐”,传说为千年前大文豪苏轼所植,如当真出自苏夫子之手,那可就人文价值千倍了。
后院那株“槐抱椿”树更为奇观,一株槐树怀抱了这株椿树,奇巧的姿态,似一对恋人的亲密无间,这乃为文庙又一景观,游人至此不得不叹感不止。
如果至此不再写这现代景观,追溯其古远年代,便可见当年的声誉之深远,历代昌盛之空前。向前推至明代,那时唯其盛世之在,每年皇帝来此降香,拜谒孔夫子。每逢春气出世,万物皆春之际,皇帝命乐队百十几人,浩浩荡荡自京城向定州进发,旗帜飘然,鼓乐齐鸣,整个定州城即喧闹起来,街衢清扫一净,清水洒路,街市更新,只见那乐队行于街头,观众百姓挤满路边,听鼓乐歌升平,看闹市闻皇令,皆为文庙迎天子而欢乐。皇帝降香之浩荡,有史记载。可见历代对孔子之崇拜皆然。
这个占地面积12629.47平方米的文庙,布局合理,呈古典式。文庙北侧毗连的中、东两个院,于1959年辟为定县博物馆,1982年7月23日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步入棂星门之后,迎面则是“戟门”。东侧为“名宦祠”,西侧为“乡贤祠”和“忠孝义祠”。再往北行,即为“大成殿”。后院的东侧为“东庑”,西侧为“西庑”。东北角有“崇圣祠”,东南角有“魁星阁”一座。东院东侧有现今修筑的“地下精品室”一处,上有瓦舍青堂,下有“地下精品”所贮。铁门防盗,报警森严,其精品数百件,乃为国家级文物珍宝。此所更增加了文庙之人文精神的闪耀,又见定州珍宝之精,文物之贵重。
文庙保存着古朴真貌,不可不谈。二、修葺沿革
定州文庙自古有其沿革修葺之史。看当年之繁华多姿,幸存历代仁人志士之修葺,此庙才及以延续无损。这在说明,中国的人文精神总被历代重视,留得此庙在,好在启后人。
远在大唐末期,唐宣宗当政时,大中二年(848年),定州帅卢简求大兴土木,废除了原在的天佑寺,创建了“先师庙”。这一景观先以奉供孔子为由,树立了鲜明的儒家思想,此时就有了尊孔的神位。
时到宋代的皇桔二年(1050年)正在定州的韩琦大新殿宇,在“先师庙”的基础上发展“明伦堂”。
到明代的成化年间,定州牧裴泰为其改建明伦堂,使其更加庄重而辉煌起来。待到万历年间,复经两次增修和重建,使之规模宏大,更令人瞩目。匾坊泮池皆具齐备,此景不长,待到明朝末年,兵变频繁,战火不熄,整个富丽堂皇的明伦堂,却在一次战火中焚烧殆尽,灰烬随风飘浮,一片废墟在,不觉心痛万分。只因战事却把一个文明的古国,弄得千疮百孔,一片颓废景象,在历史上写下了不彩之笔。
延至清朝的顺治二年(1645年)定州牧邱万化大举义事,修复正殿,在这片废墟上重新塑造了久传于世的“先师庙”,孔夫子的精神始发立足。到顺治十年(1653年)署州事陈本厚修复东庑和西庑,并将戟门也重修起来,这样一来,文庙就有了新的局面,初步恢复了当年的格局。
相延至康熙七年(1668年)州牧董大信再做义事,将棂星门重修,雍正十年(1732年),州牧王大年续修崇圣祠、魁星阁、乡贤祠、名宦祠及照壁等,清代的大举可谓情深义重,这时的“文庙”才真正恢复旧貌,人们从此可以见到崇敬孔夫子的思潮已经大为广泛。
民国十三年(1924年)县绅再次重修。
文庙今存东、西、中三个毗邻的北院,还有路南的节孝祠仍在。路南的泮池,已经湮没于地下,仪路、礼门已拆除。棂星门两侧的两个“下马碑”也不复存在。孔林已改为它用,现今我们只可在北院的三处觅得当年风采。
几经修葺的文庙,北三院呈现出中轴式格局。南院节孝祠为四合院式,可谓中式建筑的典范。
文庙的主体建筑有,中院的大成殿,戟门和官厅,东西两庑和棂星门,西院为明伦堂、仪门和大门,东院为崇圣祠和魁星阁。
中院主体为大成殿,此殿为悬山顶,面宽五间,面积为262.404平方米。
戟门为悬山顶,面宽三间,面积为102.7平方米。
东庑为硬山顶,砖木结构,面宽5间,面积为126平方米。
西庑为硬山顶,砖木结构,面宽5间,面积为126平方米。
东配房,大成殿之东,硬山顶砖木结构,面宽五间,面积为108.7平方米。
西配房,大成殿之西,硬山顶砖木结构,面宽五间,111.18平方米。
西官厅,戟门西侧,硬山顶砖木结构,面宽两间,面积为54.9平方米。
东官厅,戟门东侧,硬山顶砖木结构,面宽两间,面积为53.638平方米。
东二门,在东官厅之东,硬山顶砖木结构面宽一间,面积为26.78平方米。
二门,在东配房东二门之东,硬山顶砖木结构,面宽两间,面积51.49平方米。
西二门,在西官厅之西,硬山顶砖木结构,面宽一间,面积为29.588平方米。本文据《定州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