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二月杏花三月桃

时间:2016-03-31 11:07:02  来源:  作者:

国人自古以来就爱花,中国的“花文化”也可谓源远流长,它们或雍容华贵,或淡泊典雅,或鲜艳夺目,或妖娆妩媚。不论是“影斜清浅处,香度黄昏时”的梅花,还是“名花倾城两相欢,常使君王带笑看”的牡丹都在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的笔下悠然盛放,令人惊艳赞叹。
一月水仙清水养:含香体素欲倾城
水仙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我国民间的清供佳品,每过新年,人们都喜欢清供水仙,点缀做为年花。有道是,“案头清供是君子之心”。因为无须刻意,无须破费,心有所属,寄托于物,自有一种生活态度或情趣在其中。“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暗香已压荼蘼倒,只此寒梅无好枝。”黄庭坚在《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中歌咏水仙,“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水仙花对生活的要求简单朴素,适宜的阳光和温度,一盆清贫的水,就滋养了它的一生。
二月杏花伸出墙:沾衣欲湿杏花雨
杏花是古老的花木,公元前数百年问世的《管子》中就有记载,因此,至少在中国已有二三千年的栽培历史。盛开时的杏花,艳态娇姿,繁花丽色,胭脂万点,占尽春风。杏花的花期为2月份到5月份,花期较长,杏花来了,春天也就来了,释志南的《绝句》中,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一幅多么惬意的春日踏青之景?
三月桃花红艳艳:人面桃花相映红
中国是桃树的故乡。公元前十世纪左右,《诗经.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淆”的句子。桃花在中国文化中有丰富的含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朵朵盛开的桃花暗示了古代少女对爱情的向往;而《桃花源记》则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在历代写桃花的诗句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表达了铭心刻骨的相思。
四月杜鹃满山冈:三春三月忆三巴
杜鹃花在中国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到唐代,出现了观赏的杜鹃花,杜鹃花就已移栽入庭园栽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对杜鹃花情有独钟,不但写下了许多赞美杜鹃花的诗句,而且还亲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写下了“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终于移植成活,诗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大诗人李白见杜鹃花想起家乡的杜鹃鸟,触景生情,怀念家乡,写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五月牡丹笑盈盈:开花时节动京城
牡丹花雍容华贵,自古以来就为国人所喜爱。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也成为千古绝唱。牡丹有不畏权势的含义,传说在一个隆冬大雪飘舞的日子,武则天在长安游后苑时,曾命百花同时开放,以助她的酒兴。紫罗兰在春天盛开,玫瑰花在夏天怒放,菊花争艳在深秋,梅花斗俏在严冬;蔷薇、芍药开在早上,夜来香、昙花开在夜间,要使百花服从人的意志,在同一时刻一齐开放,是难以办到的。但是百花慑于武后的权势,都违时开放了,唯牡丹仍干枝枯叶,傲然挺立。武后大怒,便把牡丹贬至洛阳。牡丹一到了洛阳,立即昂首怒放,花繁色艳,锦绣成堆。
六月栀子戴头上:闲着中庭栀子花
栀子,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沈周咏栀子花,喻其魂为雪铸,其花为冰质,其吐气为清凉之气,“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栀子除了观赏价值高,还是很著名的染料和药材,大诗人杜甫曾写《栀子》一诗,“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于道气相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七月荷花别样红:恍似瑶池初宴罢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中国人热爱荷花高洁的品格,周敦颐《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谓世代传颂。
八月桂花甜又香:自是花中第一流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花卉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李清照有诗曰:“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九月菊花傲秋风: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元稹在《菊花》中更盛赞“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十月芙蓉迎寒霜:秋风万里芙蓉国
芙蓉原产于我国,四川、云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均有分布,而以成都一带栽培最多,历史悠久,蜀后主孟昶时,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故成都又有“芙蓉城”之称,简称“蓉城”或“蓉”。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带亦种植木芙蓉,繁花似锦,光辉灿烂,唐末诗人谭用之选赞曰:“秋风万里芙蓉国。”从此,湖南省便有“芙蓉国”之雅称。
十一月山茶初开放:百朵彤云啸傲中
茶花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蜀汉时期(公元221-263年)。当时人们就非常看重茶花的地位,茶花被列为“七品三命”。郭沫若曾盛赞曰:“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山茶花,既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因此自古以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在唐宋两朝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十七世纪引入欧洲后也造成轰动,也因此获得“世界名花”的美名。
十二月梅花雪里香: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原产于中国,后来引种到韩国与日本,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重多。自古以来,它和松、竹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梅花品行高洁,不畏严寒,王冕在诗中赞曰,“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郑燮赞梅花,“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