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子超赵海涛
弟媳与大姑姐,虽说是一家人,却没有血缘关系。而在留早镇北穆庄村,一位弟媳带着全家老小,不远千里从内蒙古牙克石市迁居我市,为的却是来照顾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大姑姐郭俊芝―――
王久荣正在和大姑姐、婆婆聊天。(左王久荣,中郭俊芝,右安翠芬)
日前,记者来到留早镇北穆庄村郭俊芝家。只见院内宽敞整洁,房屋虽然简陋,却打扫得十分干净。
走进屋里,弟媳王久荣正在灶台边忙碌,大锅里翻滚着白花花的饺子。“妈妈和大姐都爱吃饺子,这不刚煮好,大伙儿一起尝尝吧!”王久荣一边笑着招呼着我们,一边为婆婆和大姑姐捞饺子。
“久荣,家里是不是来客人啦,快让人家到屋里坐……”循着声音,记者见到盘坐在里屋炕头上的郭俊芝。只见她面色红润,精气神十足,很难想象这是一位自幼下肢瘫痪的小儿麻痹症患者。
“多亏了我这个好弟媳,要不然我孤苦伶仃的一个人,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一提起王久荣,郭俊芝感激的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
“大姐又说这样的活了,咱们是一家人,有困难了就该帮一把。”在侍候婆婆和郭俊芝吃饭的空当,王久荣讲起她和大姑姐之间的故事。
千里搬迁,只因一个电话的“召唤”
1981年,郭俊芝从内蒙古牙克石市远嫁到我市的北穆庄村。郭俊芝患有小儿麻痹症,没有劳动能力,丈夫虽然只是个普通农民,但凭着勤劳和努力,一家人的日子虽不算富足,但却简单而快乐。
夫妻俩相扶相持地走过35个春秋。去年8月,郭俊芝的丈夫患癌症不幸辞世,郭俊芝感觉好像天塌下来了。
“看着空荡荡的屋子,摸着自己没有知觉的双腿,我非常绝望。人在最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肯定是亲人……”郭俊芝说,“那时,我想到了远在内蒙古老家的弟弟和弟媳。虽然我有姐妹,但她们都已各自成家,都有一摊子活,而我的身体状况也不适合回老家。犹豫了好久,我最终还是拨通了弟弟和弟媳的电话。
“大姐打电话那天,我爱人没在家。当我在电话里听到大姐的遭遇后,心里非常难受。”王久荣说,了解到郭俊芝希望他们全家搬来定州时,她有些犹豫了。一来自己从小生活在内蒙古,真是故土难离;二来她一家三口,搬家哪有这么容易;再者,千里迁徙恐怕以后很难再回来。王久荣说:“虽然有很多顾虑,但想想大姐一个人确实没法生活。所以,和爱人商量了一下,就决定迁来定州。”
在老家时,王久荣就和80多岁的婆婆一起生活。婆婆年迈体弱常生病,需要人照顾。如果要来定州,必须要带上婆婆。王久荣把家里的事情安顿好后,就与婆婆、爱人和8岁的孩子踏上了开往定州的火车……
“现在,弟媳不仅要照顾我,还要照顾我老母亲,我们全家人都亏欠她……”郭俊芝满含热泪地说。
乡里乡亲,来这儿就像到了家寻找最美讲述百姓
刚到定州时,离开了老家熟悉的环境,王久荣确实有些不适应。“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无依无靠,艰难的日子肯定长着呢。”王久荣悄悄对丈夫说。
来到村里后,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孩子上学怎么办?郭俊芝家的房子小,这么多人去哪儿住?正当一家人感觉举目无亲、束手无策时,村“两委”干部主动走上门,对他们嘘寒问暖,帮助他们解难题。
“一个村就是一个大家庭,俊芝是咱村里人,就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俊芝的弟媳千里迢迢地来照顾她,我们非常感动,自然要鼎力相助。”北穆庄村委会主任穆盼道说,“村里没有小学,我们就协调了邻村,让孩子先念书,还帮他们找了间闲置房。乡里乡亲的,只要有困难,大伙儿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在村委会和乡亲们的帮助下,王久荣这家“外地人”渐渐地适应了新生活,融入到当地群众中。大家的热心帮助,也让王久荣一家人深深地感受到新家的温暖。
任劳任怨,家人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每天清晨,王久荣早早就为全家人做好早饭。服侍婆婆和大姑姐吃饭,送孩子上学,回家收拾家务,洗洗涮涮……这样一天下来,她几乎没有空闲时间。
“我和爱人分了工,他去外面打工挣钱,我在家照顾婆婆、大姐和孩子。”王久荣笑着说,“乡亲们也给我介绍活儿,就在村里干。既要做工,又要照顾家里,所以根本顾不上接孩子,中午就让她在学校吃。”
“我老母亲身体不好,需要弟媳照顾。我又是只能坐在炕上,换衣服、上厕所这类的大事小事,都得有人贴身伺候,全都累着她。”郭俊芝说,“久荣从没嫌过麻烦,不管她正忙什么,只要我们有事叫她,应声就到,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弟媳妇儿!”
“谁说不是,一个人伺候我们一家子。看着她整天忙个不停,我这心里既心疼,又过意不去,我们娘俩真是拖累她了。”在炕头上坐着的婆婆安翠芬说。
然而,这对需要人照顾的母女,在王久荣眼里却不是累赘。“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妈妈长命百岁才是我们的福份呢。”王久荣说,“大姐就更厉害了,手特别巧,给小孩做的小棉袄非常好看。我做不来针线活儿,孩子的棉衣棉裤她全包了。虽然我们过得比较辛苦,但是,只要全家人平平安安的,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