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正在对产品进行检测。
□本报记者程文昭、聂资滨
如果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那么研发中心就是创新的“发动机”。河北中仓化肥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正像一台不停运转的“发动机”,在创新平台建设、新型肥料研发等方面,不断为企业注入生机和活力,使公司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研发新产品新技术4项。研发中心还获评“省工人先锋号”。
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源
河北中仓化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7月,是集科研、生产、销售、农化服务于一体的新型肥料制造企业。近年来,公司加快技术研发和产业调整,从单一的普通化肥生产,逐步调整为生产生物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液体肥料和测土配方肥料等产品的生产。
近年来,由于过量施肥、盲目施肥带来了耕地板结、土壤酸化等一系列问题,按照农业部出台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化肥产业将减量、提质、增效、环保。“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公司该怎么办?”公司董事长赵红卫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产出更符合农业生产需求的好肥料。”就这样,2012年3月,公司投资60余万元,成立了研发中心,研发多样化节能环保产品,推进公司创新发展。
绿色环保,让新技术推动新发展
中仓化肥秉承“绿色、环保、健康”发展理念,从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养分、提升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未知领域,通过千百次实验、实践和论证,研发出了系列肥料新产品。2015年7月,在全体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种海藻多糖醇功能性复合肥及其生产方法”成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这是我们获得的第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公司经理香宾骄傲地说,“这种复合肥不仅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还可以降低盐碱地土壤盐分含量,延长肥料释放时间,提高肥料利用率。”根据农作物生长需求,他们还添加了农作物生长必需的中微量元素,能有效改善盐碱地农作物因缺素引起的黄化、畸形、根腐等生理病害等问题。
研发中心还充分利用农牧业有机废弃物资源,把秸秆、动物排泄物等列入研发方向。“利用农牧业废弃物,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香宾说。
2015年9月,中心技术人员着手研究用秸秆发酵制肥的方法。然而,在全新领域搞科研却是困难重重。秸秆用什么发酵好?在发酵过程中,是否能完全被腐蚀?这些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多次比较,反复实验,我们最终选定了6种发酵剂。然后,再开展比对实验,通过多组数据对比,选定最优的方案。”技术人员赵英辉说,每种发酵剂的发酵时间大约需要20天,期间,工作人员每天至少要查看三次,记录数据,比对发酵效果。
通过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2015年11月,“一种秸秆发酵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和“一种利用生活排泄物和秸秆发酵生物有机肥的方法”正式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技术改造,让产品质量更有保证
“除了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外,我们还要对公司生产的化肥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技术人员任秀芳一边做实验,一边介绍说,“现在,我正在检测化肥中的钾元素含量。”
正在忙碌的赵英辉说:“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每天都需要到车间取样,进行抽样检测,从而到确保化肥中氮、磷、钾等元素符合标准。”
“研发中心与生产车间密不可分。”香宾说,“我们在下车间时,会发现一些生产上的问题,而车间工人也会向我们反映一些技术问题。”
以前,车间生产所需的原料,都由工人肩扛放置到固定位置,然后再添加到生产线上。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还不能完全保证质量。研发中心赵英辉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用上料机代替人工。然而,上料机智能化程度不够,不能完全满足自动化生产需求。“在上料过程中,需要把氮、磷、钾、腐蚀酸、有机质等生物肥料按比例进行输送,上料机在填料时,不能有效地保持流量控制。”赵英辉说。
“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在上料机上安装了红外遥控接收器,能接收遥控信号,实现远程操作,从而提升了上料机的智能化水平。”香宾说,经过技术改进,不仅省去了一半的人工,还保证了上料质量。今年2月,“一种生物化肥造粒用自动上料装置”成功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新技术的应用,节本增效,省时省力,既有效地保障了产品质量,又达到了技术改造的目标。目前,公司产品销往东北、山东、山西等十几个省市,年产值达3亿多元。
“今后,中仓人会继续走好科技创新之路,积极研发新产品,为农民服好务,让中国粮食满仓,让群众吃上放心粮。”赵红卫充满信心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