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用工匠精神炼就“智造”之美

时间:2017-12-12 10:27:05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赵子超、牛勇实习记者白雪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在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传统制造业模式正在向以机器人生产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模式转变。
    12月8日,记者来到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焊接车间,长长的车体焊接生产线上竟然看不到工人。18台自动焊接机器人正在高速运转着,精准定位、摆动手臂、高效焊接,随着焊花绽放,汽车车体焊接完成。
    “你看到的这条生产线叫‘R101自动焊接生产线’,今年3月刚刚安装投用。”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焊接车间机电维修技师顾帅圻介绍,“‘R101’生产线全程为机器人焊接,无需人工参与,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高了产品的精准度和精确度,提升了质量,降低了成本。”
    顾帅圻是公司的“元老”级维修技师。多年来,他始终以军工人的身份来要求自己,用执着的工匠精神,在工作岗位上书写了无数个传奇。2011年12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顾帅圻汽车制造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工作室成立6年来,成功组织攻克100多项技术课题,为企业节约资金1000多万元。其中,“降低中频焊机漏水故障率”获河北省优秀科技质量成果奖,“地链小车加装缓冲装置”获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优秀奖,工作室还荣获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今年,对我们焊接车间来说,可谓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革。新上的自动化生产线完全改变了以前人工焊接的生产模式,这对于我们机电维修工而言可是一次不小的考验。”顾帅圻说。为了积极应对生产条件的变化,他们通过现场实践、集中讨论、专题研究等方式,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全掌握了这套新设备的应用。
    然而,正当大家刚松了一口气时,生产线却开始出现故障。由于焊接机器人焊接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冷却循环水系统温度过热,导致报警现象,整条生产线就会停止工作。待温度自然下降后,生产线才能恢复运行。当时,生产线上的18台机器每天每台至少会报警5次,每次冷却降温需要5分钟。这样一来,严重地制约了生产效率。
    “生产线出现问题后,顾师傅立即召集大家研究改进方案。”创新工作室机电设备工程师马俊说,“冷却循环水系统要吸收生产线产生的热量,所以温度升高是不可避免的。大家就集思广益,从其他方面想办法,最终采用了在原循环水路上增加旁通,形成双水路降温的方案。”
    经过创新工作室成员的共同努力,改造方案经过3个月的论证、试验,最终成功实施。“改造后的水路系统操作简单方便,水温过高报警后,立即打开阀门,启用另一条水路进行冷却。这样,使原来每小时5辆车的焊接效率,提高到每小时24辆。仅这一项,每年就为公司节约资金50多万元。”顾帅圻骄傲地说。
    在创新工作室里,顾帅圻不仅苦心钻研,还毫无保留地将知识传授给徒弟们。他经常组织车间职工培训,开展“一帮一、一带一”活动,全面提高员工的维修技能。现在,他带领的徒弟们都已成为车间独当一面的骨干,有的还成为国家技师。
    “自打创新工作室成立,我就一直跟着顾师傅。在他身上,我体会到什么是‘工匠精神’。”创新工作室机电维修工黄海龙说,“公司的焊接设备更新特别快,好多新设备我们年轻人都掌控不好。而顾师傅作为一名‘六零’后的老师傅,却总是先人一步学习,从来不输给年轻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一点,真是说到我们一线工人的心坎上了。”顾帅圻说,要带领创新工作室,始终保持一颗爱岗敬业、刻苦耐劳的初心,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扬光大,在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中,让装备制造实现由大到强的‘蜕变’。
 
 
    
图为顾帅圻和工友们正在校验设备。记者赵子超摄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