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李五昌大棚花卉里的“花样”生活

时间:2018-02-28 09:51:57  来源:  作者:

 

 

       图为李五昌正在查看常春藤生长情况。
    “我现在有15个棚种的常春藤,5个棚是多肉植物。常春藤一年能产40万棵左右,多肉种植面积虽然只有常春藤面积的三分之一,但一年却能产出200万棵。”日前,记者来到市绿农花卉有限公司,在温室大棚里,公司负责人李五昌正在仔细地整理着刚刚换篮的常青藤秧苗,说起自己的“宝贝”,他笑容满面,“别小看这一棵棵绿油油的小家伙儿,它们一年能给我带来500万元的收益呢。”
    一位连菜都没有种过的农民,如何做起了花卉生意,还把这小小的花卉做大做强,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名人?这还要从一档电视节目说起。
    从零起步,农科院“取经”学种花
    “要说从事花卉行业的缘由,还得从中央2套的致富栏目讲起。2000年的一期节目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通过养花一年挣了几十万的故事。”开过小作坊、承包过工程的李五昌从节目中感觉到花卉行业的巨大发展空间,“我是一个行动派,喜欢想好就干。”
    可是,当年只有27岁的李五昌别说种花,就连家里的菜园都没进过。“那会儿网络不发达,市场也不了解,哪个品种的花挣钱就更不知道了。”回忆起入门的重重困难,李五昌不住的摇头苦笑,“想着人多力量大,我就把全家人都召集起来,集体出招讨论该怎样走第一步。”
    全家商议的结果是,上北京取经学艺。“我们想着北京的中国农科院是农业方面的权威,到那里求教,一定能成。”2001年正月十二,别人还沉浸在过年之中的时候,李五昌便迫不及待地赶到了中国农科院。“没想到,农科院里还专门有个花卉所,所里的专家不仅告诉我们市场上畅销的品种,还主动教授了每个品种的优缺点、栽培技术等知识。”想起中国农科院专家们的无私帮助,李五昌语含感激。
    经过数次的学习、求教,李五昌决定从中国农科院购进一批新几内亚凤仙幼苗培育。“苗子买回来的时候,我连一个大棚都没有,只好借别人家的菜棚种苗。”李五昌说,经过一年的精心养护,当年,这一个棚的新几内亚凤仙就让他挣了20万元。
    自主设计,现代化的棚室建起来
    10余年的发展,李五昌的温室大棚越来越多,但他还是感觉自己与现代化农业的差距很大。“我的棚和现代化的温室大棚比较起来,降温保温设施等都很落后。”李五昌说,“要是把所有的棚拆了重建,花费巨大不说,也很不现实。”
    棚室设施改造升级难题犹如一根刺,时时扎在李五昌的心头。那段时间,他一有时间就外出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一次到石家庄学习的机会,让李五昌找到了棚室设施改造升级的方法。
    但是高昂的成本再次给李五昌出了个难题。“经过我的仔细观察,发现那个自动网也没有多高的技术,完全可以自己做。”李五昌回家后,便从村里找了两个焊接工人,开始了他自动遮阳网的设计建设之路。“我们三个人经过10个月的时间,仅花了60万元,就把这10000平方米的自动网做好了,比买成品节约了三分之一的成本。”李五昌自豪地说。“以前放这20个棚的帘子,2个人需要10个小时,而这个自动网1个人花费40分钟就能全部遮盖完成,省了人力还更好地保持了棚室的温度。”抚摸着自己一点一点做出来的自动遮阳网,李五昌满脸骄傲。
    转型突破,培育更大众的花卉品种
    李五昌在花卉行业的育种改良之路越走越远,越做越大,他培育的新几内亚凤仙―――佳娃系列“花脸”,荣获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展品类(盆栽植物)金奖。他从法国引进的仙客来品种,品质超过了法国原产地,先后5次在省花博会上荣获金奖。
    然而,近几年李五昌却发现了一个问题:新几内亚凤仙、仙客来等花卉虽然花色鲜艳,深受市民喜欢,但因其管理技术、自然条件要求较高等原因,客户买回去不久花朵就凋谢了。渐渐地,这些花卉的市场开始萎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生活环境越来越关注,那些净化空气类的植物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为此,李五昌果断决策,转型培育吊兰、常春藤等能净化空气的花草。
    “这类花草一上市,销路就出奇的好,订货电话接的我手都软了。”李五昌笑着说,“而且,相比较新几内亚凤仙、仙客来等这类用于活动装饰的大型花,吊兰、常春藤植株小,适应能力强,价格还便宜,更适合家居室内摆放。”
    现在,李五昌的花草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已经销往大江南北。“儿子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就回家开起了网店,把家里的花草搬到了网上卖,日子真是越来越红火。”想着事业后继有人,李五昌忍不住的欣喜,“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我坚信,通过不断努力,绿农花卉一定会成为华北地区最好的花卉培育基地。”(记者赵海涛)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