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庄乡小陈村村民蔡红斌白手起家创建布艺加工厂
为更多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为更多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图为工人正打包鞋套。记者张春红、程文昭
“哒哒哒……”走进位于杨家庄乡小陈村的洁宏布艺加工厂,十几台加工机器有序摆放,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操作着缝纫机制作鞋套。布匹裁剪间、加工间内的工人也在飞针走线,忙个不停。
“目前,工厂主要以加工制作鞋套、学校桌椅用的桌套、椅套为主,产品主要销往石家庄的南三条批发市场。”工厂负责人蔡红斌介绍。
白手起家创建加工厂,帮助贫困户、残疾人就业脱贫,在杨家庄乡小陈村,一谈起蔡红斌,村民们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1968年,蔡红斌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小时候,由于脊髓灰质炎,留下了左脚微跛的后遗症。1990年,蔡红斌通过朋友介绍,到石家庄南三条批发市场打工。“那时候,就是帮人家销售,给买家配货。”蔡红斌回忆说,“我这身体,重活儿干不了,别人给我介绍了工作,我就得加倍努力干好。”
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蔡红斌从不喊苦说累。一年下来,蔡红斌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资2000元钱。“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桶金。”蔡红斌笑着说。之后,蔡红斌更加努力。
当生活有了起色之后,蔡红斌逐渐萌生了创业的念头。说干就干,2007年,蔡红斌回到家乡,开始创业。经过朋友介绍,蔡红斌开始做起了加工鞋套、课桌套的生意。“当时没有机器,就找别人帮忙加工。”蔡红斌说。
随着加工生意越做越大,蔡红斌建立了自己的加工厂。2010年,蔡红斌购置了5台机器,招了6、7个工人开始自己加工。“只要干了,就不能半途而废,我一定要成功!”怀着这样的想法,蔡红斌的加工厂渐渐走上了正轨,再加上诚信经营的理念、多年来积累的人脉,他很快在石家庄等地打开了市场。
致富的同时,蔡红斌没忘记乡亲们。“我也是残疾人,我知道他们找工作多不容易,所以我们招工的时候会优先录用残疾人。”蔡红斌说。
53岁的村民崔孟军由于脑血栓,留下了后遗症。经过慢慢恢复,他可以借助双拐走路。蔡红斌了解后,给他提供了打包的工作。“这个岗位不用走路,而且如果不方便还可以拿回家干。”蔡红斌说。
东建阳村脱贫户刘亚萍,下肢残疾,通过别人介绍来到了蔡红斌的加工厂。“我身体不好,来厂子上班行动不方便,所以就拿回家加工。”刘亚萍说,现在她每季度足不出户就能拿到2000多元工资,不用再为生计发愁,生活也有了奔头。
目前,固定在洁宏布艺加工厂上班的16人中,残疾人就有5人。在帮助残疾人就业的同时,蔡红斌还积极帮助村里的贫困人员,带动贫困人口就业。
小陈村脱贫户王彩利今年44岁,丈夫因淋巴肿瘤去世,留下了20多万元的外债和两个还在上学的孩子。2015年夏天,蔡红斌主动找到王彩利。“你会蹬缝纫机吗?你可以从我厂子里拿原料回家,在家里加工。我们按件计钱,既不耽误你种地,还可以补贴家用。”蔡红斌主动说明了来意。
“当时,正是我最难的时候,一个人要种地,还要看孩子,不能外出打工。”王彩利说,蔡红斌的到来,让她在家也可以挣钱补贴家用了。那时候,王彩利一个月能挣300多元。2018年,孩子上了小学后,王彩利就开始到厂子里干活。“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真是太感谢他了。”王彩利说。
与王彩利不同,68岁的村民梁浚乔在洁宏布艺加工厂已经工作10年了。提到现在的生活,梁浚乔很舒心,她说:“现在日子越来越好过,我岁数大了,干不了上缝纫机的活儿,只能干打包装的活儿,每个月能挣五六百块钱。”
“村里12户脱贫户,只要有劳动能力的基本上都在这儿打过工。”小陈村党支部书记蔡新建说,“这么多年来,红斌一直积极帮助村里的贫困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在最困难的时候,我心里有过‘如果这时能有人帮一把该多好’的想法,推己及人,我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困难的人。”蔡红斌说,“未来我想把厂子做大,这样就可以让更多找不到工作的残疾人和贫困户到我厂里上班,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