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新闻>>

知与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时间:2020-05-08 12:51:04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
分享到:

■牢固树立并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领会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在善待和保护自然中实现绿色发展,在顺应和尊重自然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既需要克服一系列思想和观念障碍,更需要着眼长远,舍弃部分会对未来发展带来麻烦的现实利益,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今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安吉,对余村坚定地践行这一理念,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3日,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色空间,为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4月20日至23日,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再次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牢固树立并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领会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在善待和保护自然中实现绿色发展,在顺应和尊重自然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自然生态是包括经济活动在内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经过亿万年进化逐渐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维系着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并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作为自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动亦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叠加互动,为经济增长和人类活动扩展提供了可靠的背景和稳定的条件。从古老的农耕经济到现代工业4.0,所有社会化生产的上游要素均取自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亦依赖于生态环境的承载、包容与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社会生产不会超越自然而存在,人类必须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生态。“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是人民群众的共同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深刻阐述,并指出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破坏环境会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则可维护并增进生物多样性,有效丰富经济要素,并在协调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平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各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特别是始终把扶贫攻坚和生态建设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坚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绿色产业,开展多种经营,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引导民众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了脱贫共富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充分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善待和保护自然中实现绿色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临的永恒课题。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恩格斯提出了“人首先依赖于自然”的思想,提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色发展上升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将污染防治列为三大攻坚战的一个重要方面强力推进,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新局面。

加快推进生态修复,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推进生态修复,大力推进国土绿化是关键。我国的绿化并没有先天优势,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但我国多年来坚持以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一系列大型生态修复工程的有力实施,让绿色在广袤国土上一寸寸地延展。党和国家领导人每年都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活动已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近20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是国际相关权威机构认定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坚持生态优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现实中,余村和金米村的实践探索,为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多年来持之以恒地治理库布齐沙漠,走出了一条治沙与多种经营发展沙产业相结合的独特致富路,探索出了公司加农户调动多方积极性的成功模式;我省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几十年的不懈奋斗,将茫茫沙海变成莽莽林海,创造了恶劣环境下通过大量植树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的人间奇迹。这些实践都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脱贫致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

善待自然,加强生态保护,是培植经济潜能最可靠的方式和途径。由于历史原因,河北产业结构偏重,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相对较多。近年来,我省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当前仍需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以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积累后发优势;通过改善生态培育经济潜能,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优化环境集聚财富,吸引外资,更好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顺应和尊重自然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既需要克服一系列思想和观念障碍,更需要着眼长远,舍弃部分会对未来发展带来麻烦的现实利益。各地要毫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

落实并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的一环。对各级地方政府来说,只有将先进理念转化为卓有成效的举措和现实行动,才能将思想的力量外化为物质力量。因地制宜建设诸多主体功能区,是推进生态建设的有力抓手,也是提升生态价值量和生态效益的有效举措。比如,丰宁满族自治县进入新世纪以来,不断打造连片林精品工程,构建了滦河、潮河上游水源涵养林、沿边沿坝防风固沙林、低山丘陵川地水保经济林等生态屏障,规划建设了海留图国家湿地公园、丰宁国家森林公园、小坝子国家沙漠公园等,初步形成了绿色植被扩展、水土流失减少、生态修复向好的良性格局,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和群众收入增长。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保护和修复自然的有效方式。自然生态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保护和修复自然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草,进行整体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实践表明,在尊重自然中借助自然力恢复生态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顺应自然中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治理效率会大大提高;在保护自然中适度退耕还林还草、退水田改旱田,生态系统会向着良性的方向加速演化。比如,张承地区多年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管护力度,大面积植树造林种草,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大大提升,已成为京津重要的水源供应地和生态屏障,在服务京津的同时,实现了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王岳森、李小光)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