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至易县运送建筑骨料的氢能重卡。
□保定晚报记者 苏兰生 刘杨
密闭试验室里,台架上的一辆SUV在原地奋力速跑。
隔着玻璃,变换的数字显示在计算机视屏上,成为产品研发分析的数据。
正在测试的车辆,尽管与原款燃油车貌似一样,其实真的不一样——它是一辆绝不“吃油”的氢能汽车。
这是8月7日走进一家保定整车制造企业,看到造车的一种新变化。
这也是变化的保定造车,一个由氢能推动的技术变革缩影。
多手制“氢”,解决氢从何来
政策指引的加持,让人明了抓“氢”方向。
在全链条发力、全场景应用中,我市已历史性地出台一项给力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
这就是去年底,《保定市氢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称《规划》)重磅出台。在打造碳中和产业之都背景下,《规划》围绕建设京津冀绿氢供应基地、燃料电池创新中心,开始站位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高地。
不仅如此,今年7月市政府印发《保定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安全监督和管理办法(试行)》,这是就一种产业安全保障发布的首个“保定办法”,也是在国家尚未出台审批、建设和管理规定的情况下,率先明晰了加氢站项目选址、报建、施工、经营全过程的审批及管理流程,这走在了全国前面。
那么,瞄准高端、快步前行,怎样抓“氢”呢?
研读《规划》,眼前呈现清晰的路线图。《规划》明确,我市在高纯氢生产、车辆应用、加氢站建设、氢气运输等产业链上,建立完善的、全生命周期的产、供、用体系。
其实,当前仅国内各地启动氢能产业发展引擎,研发氢能汽车的车企不在少数,但氢能源不足、氢气价高已是用车的瓶颈。而保定从一开始,这些已不仅全考虑到了,而且先期就制定了多途径制氢的详细方案。
比如说,面对氢能相较于燃油价格贵一些,保定早就开始布局低价副产氢净化提纯制氢工程。按规划,2022年,河北旭阳工业焦化产品的副产氢产能将达到13吨/天;到2025年,达到33吨/天。
同时,这项“保定规划”确定了通过车用氢气规模化,进一步降低提纯净化氢气成本,使车用氢气生产成本控制在15元/公斤以内,为保定以及京津冀雄氢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业界知道,目前氢能汽车加氢每公斤在35元左右,这就大大增强保定氢气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发展潜力、产业动力。
除了焦化产品的副产氢,保定还采取多元化的氢能源保障措施——易县氢能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京安清源生物能源制氢项目、涞源可再生能源制氢……
还有,涞源县实施国家电投30万千瓦光伏+制氢应用示范项目、唐县国家电投实施20万千瓦光伏+制氢应用示范项目,分别建设光伏发电的电解水制氢厂。
有了氢源,什么车先用
解决了氢从何来问题,就要考虑怎么应用了。
这需要建设浩大的工程和复杂的技术支撑。按规划,保定明确在氢气运输上重点采用管网技术,支持河北旭阳联合中石油及中石化建设输氢管网示范项目,以有效降低氢气运输成本。
在管道输氢方面,我市拟敷设的管道起自定州市旭阳能源产业园,向东北敷设依次途经定州市、望都县、顺平县、满城区、竞秀区、徐水区、定兴县、高碑店市8个县(市、区)。
如此一条管道,就解决了我市南北用氢的问题。
那么,什么车率先使用氢能呢?《规划》已确定,重点推进物流车、城市公交、环卫车、城际客运、市内通勤车等车辆示范应用,至2025年仅推广燃料电池重卡累计达到510辆;至2025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物流车330辆。
其实,氢能汽车应用不止这两个场景。还有另一个氢能应用场景,就是公交客运及公务用车,《规划》明确“推动市公交公司、保运集团及市政有关等单位使用燃料电池公交、客运和公务用车”。其中,加快建设长城工业园区至未来石站、长城工业园区至生态园站、长城工业园区至保定市客运中心、保定市客运中心至满城站、保定市客运中心至大兴国际机场、保定市客运中心至雄安新区、涞源客运站至保定客运中心、涞水客运站至保定客运中心、保定客运中心至定州、客运中心至涿州等10个公交客运应用,至2025年推广燃料电池公交、客运和公务用车累计490辆。
环卫氢能车辆运输也是一个方面。清苑垃圾处理中心(涉及保定市部分地区、徐水和高阳;日处理垃圾1500吨)、涞水垃圾处理中心(涉及涿州、高碑店、定兴;日处理垃圾1000吨)、顺平垃圾处理中心(涉及顺平、望都、满城;日处理垃圾1000吨),今后也将使用氢能汽车运输垃圾。
今年7月,《保定市新能源商用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22年)》下发,已要求推广使用新能源商用车,成为本地市场扩面的又一项措施。
我市还制定了氢能汽车速跑线路图,包括构建高碑店新发地至北京农产品运输线、清苑农产品批发市场至雄安新区农产品运输线、清苑农产品批发市场至保定市各大商超、食堂、餐饮及农贸市场运输线。
产业链上,能有多大空间
汽车加氢,需要有加氢站。
《规划》明确,至2025年我市建成加氢站(或油氢电综合能源站)10座以上。同时,在徐水区、竞秀区、莲池区、高碑店市、涿州市、望都县、满城区、顺平县、定兴县等规划选址25座加氢站(或油气氢电综合能源站)。
至2035年,我市公交车、乘用车、重型卡车、牵引车、环卫车等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1万辆以上,建设加氢站(或油气氢电综合能源站)累积超过50座。
布局合理的加氢站建设,只是整个氢能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按规划,至2025年我市氢能产业链实现产值规模150亿元,集聚20家以上氢能产业相关企业,重点扶持培育氢能相关龙头企业8家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产能达5000台/年,燃料电池汽车达到2000辆/年的生产规模,实现氢能产业集群式发展。
至2035年我市培育氢能产业领域相关龙头企业超过20家,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超过5万辆,氢能产业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减少碳排放100万吨;在制氢、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同时,我市扶持壮大本地氢能企业,培育长城汽车、未势能源、蜂巢易创、蜂巢能源、国电投、中石化、中石油、京能科技、中智天工、京安清源、保定海珀尔清源、河北旭阳等重点氢能企业。还立足自身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大氢气制、储、运、加技术及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的创新力度,实现本地规模化生产,打造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氢能企业。
走访车企看到,仅在氢能装备研发和制造上,长城汽车正在建设燃料电池整车测试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打造全国示范的氢能技术研发中心。其中,其正在建设的项目已有国内第一座104MPa高压氢气循环测试实验室、第一座液态储氢加氢站、第一座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实验室、国际领先燃料电池测试实验室等一系列世界级高端研发设备。
这家企业的眼光,瞄准的是世界一流。
同样还是长城汽车,已投入运行项目包括燃料电池整车动力总成测试台架和燃料电池整车四驱底盘测功机等研发平台,可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总成开发、性能测试、评价与研究和4驱或2驱车辆在常温下的工况测试与标定。其还将继续充实科研设备,完善现有平台基础设施,服务于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燃料电池整车测试工程的研究工作。
这样的新链条,正带起保定一个500亿元年产值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