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从全省科技大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253项(人/组织)摘得2023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其中,包括25项自然科学奖、22项技术发明奖、186项科学技术进步奖。此外,2人获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7人和1家组织获省科学技术合作奖。
与往年相比,此次获奖项目数量有所减少,各类奖项含金量更高,持续释放“减量提质”的信号,科技奖励的激励作用更加凸显。
4月7日,河钢集团石钢公司化学分析中心职工正在对快分机器人进行调试。(本报资料片)纵览新闻记者张文进摄
■ 获奖项目含金量更高
“2023年度,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数量由去年的249项减少到233项。”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河北首次增设特等奖,一、二等奖占比由46%提高到54.9%。其中,75.5%的成果获得过国家和省市的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
“解决国际公认技术难题”“打破国外行业垄断”……翻看此次获奖项目介绍,诸多这样的表述,让人感受到河北创新的力量。
拿到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证书,“低品位菱镁矿梯阶提纯及纳米氢氧化镁制备关键技术”项目第一完成人、华北理工大学教授白丽梅十分激动。
没有完备的理论,没有可参考借鉴的资料,2013年,围绕菱镁矿提纯,白丽梅带领团队向纳米氢氧化镁形貌差、团聚严重、制备工艺复杂等难题发起挑战。
历时五年,他们发明了低品位菱镁矿石梯阶提纯工艺、纳米氢氧化镁常压一步水合法制备技术,成功生产出纯度高、形貌均一、分散性好的纳米氢氧化镁产品,打破国外高端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生产技术壁垒,实现废弃低品位菱镁矿的高值利用。研究成果应用于多家企业,近三年新增销售额18.1亿元。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获奖项目共形成专利、标准等各类知识产权2047件,发明专利占知识产权的比重由去年的42.85%提高到44.8%,平均每项成果形成的知识产权数量由去年的9.77件上升到9.84件。”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这些数据意味着,河北基础研究实力正不断提升,原始创新水平逐步提高。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此次获奖共涉及2004人,硕士以上学历1457人,占比72.7%。45岁以下科技人员主持完成的项目共92项,占项目总数的36.4%。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越来越多青年科技人才在项目中挑大梁,沉下心来搞研究,成为河北自主创新道路上的生力军。
■ 协同创新驱动力更强
此次获奖项目中,河北与外省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共123项,占比超一半。其中,六成以上是京津冀三地合作项目。
“京津冀蔬菜水肥高效生产及多模式精量管理技术”项目,获2023年度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由省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完成,三地科研院所针对蔬菜水肥浪费、低效、技术难以规模化应用问题,研发了多尺度多需求灌溉施肥系统及装备,项目成果近三年累计推广应用1672万亩,节水15亿立方米,节肥4.7亿公斤。
京津是创新资源富矿。近年来,河北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强化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积极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加强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协作,京津冀协同创新成效愈加明显。
在今年评出的一等奖项目中,14个项目由河北企业、高校与京津合作完成。合作奖项目中,11人是京津两地服务河北企业的专家,其中4人是科技特派团成员。
奖励大会现场,唐山国芯晶源电子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团团长、天津大学教授崔魏巍,站上河北省科学技术合作奖的领奖台。
2023年,在他的助力下,多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晶振器件在国芯晶源研发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崔魏巍说,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与唐山国芯合作,加快突破相关核心技术,满足关键频率元器件的国产化需求。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科技奖励这根“指挥棒”,将为河北进一步推动协同创新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不断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
■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明显
233项获奖项目中,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的共146项,占比62.7%,比上年度增加7个百分点。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增强产业发展接续性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科技成果真正落地转化并不容易。”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张永生说,科研单位负责研发,企业从市场角度提出需求、参与中试,才能尽快把成果推向市场,最大程度发挥科技的价值。
今年,张永生团队与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发的“烟气重金属检测与深度脱除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获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目实现了烟气中重金属的深度稳定脱除,成果推广到全国50多个燃煤电厂、垃圾焚烧厂等,近三年经济收益约5.7亿元。
加速融通产学研,河北鼓励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等组成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打造要素齐备、机制灵活的技术交易服务网络,畅通创新资源与技术需求对接渠道。
在河北,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高水平科技成果集中涌现。
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国内首个高端特钢长流程转型为绿色低碳全废钢短流程的样板工程,新天绿色能源研制风电机组—场站系列国际首台(套)核心装备提高了我国风电装备国际竞争力……“此次获奖名单中,先进钢铁、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成果155项,占项目总数的66.5%,显示出科技创新面向产业需求的鲜明导向。”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河北日报记者 王璐丹 刘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