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是产业发展的新赛道、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全球竞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冀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沧州如何向天空寻发展,竞逐新赛道,“飞”出“新”未来?日前正式印发的《沧州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给出了“沧州路径”。
《规划》明晰描绘了沧州低空经济发展蓝图:瞄准打造中东欧国际低空经济合作高地、京津冀低空经济协同应用高地等发展定位,全面推进低空产品、技术与社会民生深度融合,辅以场景应用先行工程、场景应用创新工程、场景应用探索工程、产业集群构建工程、保障网络搭建工程等“5大工程”,实现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为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沿海经济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规划》,到2027年,全市低空经济创新能力、供给水平将实现明显提升,研发设计、整机制造、配套服务、场景应用等环节沿链补强、融通发展,培育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领军型企业,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到2030年,低空经济核心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大幅提升,应用场景丰富多元,飞行服务深度拓展,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基本建成场景特色鲜明、产业布局合理、保障立体高效的低空经济发展体系。
如果说,发展目标的制定为未来沧州低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那么《规划》中提出的“创场景—建产业—立保障”发展思路,就为之填充上了生动色彩。
——聚焦市场需求牵引,分级分类创建场景。我市将以场景开发为“主战场”,依据开发难度、发展潜力、未来趋势分级分类建立场景梯度:围绕农林、巡检、物流三大成熟场景建立优先发展领域,通过服务农林种植管理全流程、优化工程与生态监测管理等举措迅速形成示范效应;围绕应急救援、文旅、城市管理三项潜力场景形成重点发展领域,通过支撑火灾救援与灾害支援、丰富文旅与体育项目体验、赋能城市综合管理与服务等措施推进试点建设;围绕客运、飞行安防两项未来场景形成探索领域,通过探索城市未来出行新模式等进一步推动延伸发展。通过场景开发充分释放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吸引产业资源落地与高质量发展。
——供需匹配导向,因地制宜构建产业。我市将以产业落地为落脚点,匹配产品、人才、服务三大市场需求,借助现有产业基础发展低空飞行器生产制造形成核心产业集群、发展泛低空人才教育培训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核心产业服务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生产制造方面,加快发展机身材料,夯实产业链上游基础;围绕飞控动力机载,落地产业链核心环节;以整机生产为发展重点,匹配产业链下游应用。教育培训方面,优先发展执业培训,联动市场机构输人才;重点发展学历教育,推动校企联合育人才;推动技能人才评价,促进机构创新评人才。产业服务方面,服务产业资源集聚,首创中东欧国际合作载体;服务产品测试交付,抢位首个低空6S中心;服务产业生态建设,衍生金融与保险产品。通过系列措施推进,引入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共促产业集群发展。
——管服协同支撑,三维立体搭建保障。我市将以服务管理为保障线,为推动沧州低空经济全面发展构建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4张网络,为支撑产业服务与管理提供抓手。通过完善地面起降基础设施网、建设低空服务增强设施网,实现地面与空域的资源共享。通过升级5G网络等构建高速低空通信网、运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赋能低空导航、落实飞行报备机制加强低空飞行安全监视等举措,实现低空飞行器互联监管。通过汇集多维数据构建一体化数字低空底座、明晰权责规范低空飞行管理、构建沧州低空经济云算力支撑中台等措施,实现多条航线实时共存。通过打造升级多功能线上服务平台、规划建设沧州低空经济服务中心,为多部门监管、多主体服务提供统一窗口与平台。
与此同时,按照《规划》,我市将依托本地基础、结合低空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特征,重点打造“一中心两基地”,以不同功能定位承载产业发展核心需求。
——发挥沧州高新区区位优势,吸引企业布局技术研发业务板块,谋划打造“沧州市低空经济技术创新中心”,集聚研发型人才,建立以科创为引领的平台体系,构建全市低空经济相关技术研发载体。
——依托中捷机场基础优势,以中捷通用航空产业园为主体,联动中东欧资源打造“沧州市低空经济核心产业基地”,定位整机、关键零部件的批量生产组装与测试,鼓励本地现有低空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落地生产环节,同步面向产业链关联企业开展转型升级新建生产基地,谋划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京津冀地区低空经济核心产业重要生产基地。
——围绕沧州航空职业学院打造“沧州市低空经济核心产业人才教育基地”,开设低空经济相关专业学科,同步构建校企合作中心、创业实训中心、科普教育中心,通过综合性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支撑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
长空万里,未来可期。相信随着《规划》一步步变为现实,我市低空经济必将加速“起飞”、奋力“腾飞”、振翅“高飞”,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为沧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