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支农业创新“国家队”在沧州“深耕”盐碱地
40多个抗旱耐盐新品种培育成功,百余项“破碱”新技术实现突破
昨天,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沧州试验站站长刘忠宽,又一次来到渤海新区黄骅市纳茉农场苜蓿试验田察看。“我们探索实施盐碱地苜蓿保苗播种技术,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出苗率,使苜蓿干草亩产量有望突破1000公斤。”刘忠宽说。
刘忠宽指导苜蓿虫害防治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沧州有盐碱耕地408.58万亩,占全省的71.65%。为唤醒这一“沉睡”资源,我市全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创新是关键。发轫于2007年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集合了全国800多个单位2600多名专家,以50个主要农产品为单元,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堪称农业科技创新“国家队”。我市积极对接,吸引小麦、食用豆、谷子、高粱、牧草、大豆、大宗蔬菜、虾、罗非鱼、梨10个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团队来到沧州,选育耐盐碱优质农作物品种,探索、示范、推广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技术。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专家程须珍带领团队,在渤海新区黄骅市开展豆麦轮作改良盐碱地研究,筛选的中绿5号绿豆新品种较传统品种亩均增收超两成。“豆麦轮作,能够有效利用绿豆生长期短、适播期长优势,保证旱碱麦稳定生产,绿豆作物固氮培肥的特性,也可有效改良盐碱地土质。”程须珍说。
资源与科技牵手,让昔日“白茫茫”的盐碱地焕发“绿油油”的生机,孕育出“金灿灿”的收获。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在沧州探索标准化旱碱地小麦抗逆减灾丰产栽培技术及雨养旱作技术,培育出抗旱耐盐的沧麦15等7个新品种。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在沧州培育和筛选耐盐碱耐旱谷子品种3个,探索开展谷子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使盐碱地谷子增产12.5%。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在沧州培育出沧豆20、沧豆21等5个新品种,开展盐碱地大豆绿色增产增效集成技术,亩产实现285.08公斤……目前,已有40多个抗旱耐盐新品种培育成功,百余项“破碱”新技术实现突破。
“我们培育的‘沧麦15’,今夏在新疆轮台县试种时亩产超400公斤,受到当地农民欢迎。”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沧州试验站站长王奉芝说,大批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突破,既让沧州盐碱地破“碱”重生,又为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打开了新天地。(记者孙健 马志辉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