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把定州打造成河北发展环境最优的地方

时间:2014-12-30 09:33:04  来源:  作者: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八.优化发展环境篇
见习记者赵梦怡记者杜宪刘杰
在定州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是项目建设的战场,到处都涌动着发展的热潮。置身项目建设现场,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发出这样感慨―――服务到位,细致耐心,办起事来很顺,定州发展环境越来越好了。而这一切,与我市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密不可分。对此,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评价我市实行“一章制”审批、“一费制”收费、“一站式”办理工作机制的做法,并要求进行推广。
省直管以来,市委、市政府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围绕“把定州打造成河北发展环境最优的地方”这一目标,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大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真正把定州打造成投资“洼地”和服务“高地”。
审批事项“瘦身”:让行政效能“提质增速”
我们可以看一个对比的数字:
372:69,这是我市下大力度把行政审批事项由多到少精减的一个巨大变化。
“过去,办理一个审批项目,要跑多个部门,时间精力真耗不起。现在,政务大厅一个地方就包含了所有环节,办事时间短、效率高,办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审批速度明显提升了。”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一位办理企业审批手续的负责人欣喜地说道。
为优化行政审批,减少盖章个数和次数,我市先行先试,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审批事项由372项削减至6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由55项减至25项,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环节最简、服务效率最高、发展环境最优”的投资“洼地”。
“为真正精简审批项目,我市将372项审批事项归为几大类。一是取消类,没有法定依据的事项,或上级行政机关取消的项目,以及根据实际情况不需要再审批的事项,一律取消,共取消15类;二是
合并类,对于不同法律、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其审批主体、内容、条件、程序相同或相似的进行合并,共将86项审批事项合并为25项;三是转变类,不属于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的审批项目,以行政确认、备案管理等方式进行事后监管,共转变管理方式75项;四是暂停类,3年来业务量极少、原则上不超过10项的,改为暂停事项,共暂停119项。”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于占稳介绍,“大量审批事项被精简,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中间环节减少,节省了办事时间,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一站式”服务:让投资者少跑腿
“这是我第一次办理这种手续,没想到在服务窗口一次性就完成了所有证件查验、盖章审核等手续,总共用了不到半小时,真是太方便了!”办理完工商注册手续,市民刘国强笑着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和行
政效能,我市制定出台了《定州市“一章制”、“一费制”、“一站式”服务实施细则》,不断提高“一站式”服务水平。
“一章制”审批,项目落地实现“零障碍”。专门为投资过亿元的工业项目、重大公益性城建项目、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现代农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同一部门对同一项目审批只盖一次章。
“一费制”收费,管理企业实现“零干扰”。对入统企业的缴费额度进行统一审核,实行“一费制”管理的企业每季度末到缴费中心缴费,缴费中心将收费票据转交企业。
“一站式”办理,为民服务实现“零距离”。市政务服务中心57个政务窗口全部按照“人进事进权进”的要求开展审批服务工作,所委托授权的行政审批事项均可在政务中心“一站式”办结。于占稳告诉记者,目前,中心月平均办件量达5000余件,按时办结率100%。
据了解,除了市级层面的政务服务中心,我市还在乡镇和农村两级设立了便民服务网点。“乡镇设立便民服务站,就是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庞村镇宣传委员王会坡介绍,以前镇政府各个部门分散办公,干部有时到分包村开展工作,群众前来办事就会找不到人。成立便民服务站集中办公后,各部门都设了窗口,有人值班,保证群众办事能找到人。”
留早镇义合庄村大学生村官吴兵,是村里的代办员,他告诉记者,“除了‘面对面’和老百姓办理所需的业务之外,我们还开通了便民服务‘微通道’,村民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查询到所需办理事项的流程、材料、审批时限等所有内容,真正做到‘键对键’的便捷服务。”
围墙外的事政府管:
让企业扎下根发展好
“围墙内的事企业办、围墙外的事政府管”,切切实实做到“一切围绕环境想,一切围绕环境转,一切围绕环境干”。为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真正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建立政企交流平台。每月召开一次企业家早餐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一把手参加,面对面与企业家交流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实行市级领导接待企业制度,每周安排一名市级党政班子成员到政务服务中心接待企业。
建立企业帮扶平台。实行市四大班子领导联系企业、分包联系重点项目等制度,对重点项目“一盯一”、招商项目“一对一”、成长性企业“一扶一”、骨干企业“一帮一”。特别是对投资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建立“五个一”(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服务工作班子、一张建设进度时限表)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帮扶责任,全程跟进服务。
同时建立领导分包项目制度、定期调度制度、项目负责人恳谈会制度、通报表彰制度,制定“工作图”,明确“时间表”,落实责任制,解决“疑难症”,确保项目引进来、留得住,扎下根、发展好。
环境不断优化,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我市,全市共谋划实施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50项,总投资1660.6亿元,1―10月份,完成投资38.6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108%。在第三季度全省重点项目建设排名中,投资完成率、开工率及综合排名均位列全省第一。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