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边伟:托起定瓷复兴的光荣与梦想

时间:2017-07-19 14:53:34  来源:  作者:

 

                                  图为边伟正在鉴赏瓷器。

                                                 工人在开模

                            定瓷文化艺术馆复古工艺品展示

 

□本报记者 孙新亮 王安

    1969年是定瓷艺术史上的里程碑。在定州老城区的一次施工中,一位工人用力一锹铲下,却并没有和平常一般铲下一大块土,而是“铛”的一声,锹戳在了什么坚硬的东西上,震得工人两臂发麻。他没想到自己无意的这一锹,居然打开了定瓷艺术的宝库。随后赶来的考古人员发现,这一锹挖在一个石头屋顶上,揭开屋顶,下面现出一个洞口,尘封千年的宝藏就此重见天日,震惊世界。

1 结缘定瓷 传承精品

    工人们发现的是宋代名刹静志寺的塔基地宫,地宫内藏有信众供奉的北宋时期的115件精品定瓷。这些瓷器造型端庄秀美、胎质轻薄细腻,釉质柔和洁净,成为二十世纪考古界重大发现,轰动了世界。听说挖出了宝贝,周边的居民纷纷前去看热闹,很多人看到挖出来的没有想象中金盘银碗,都是一件件瓷盘瓷碗,不免大失所望,欢欣而来丧气而归。但却有一个年轻人,一连几天盯着这些不起眼的瓷器看。等地宫清理完毕,这个年轻人也就回家了,过着和之前一样的平淡生活,那些地宫出土的瓷器,只是偶尔出现在他梦中。这位姓边的年轻人不知道的是,几年后他的儿子将要出生,而他将会给儿子起名叫边伟,他更不知道,这个儿子20年后将与他当年看到的那些白白的瓷器结下不解之缘。

    地宫清理完毕的6年后,当年那个蹲在挖掘现场的年轻人得了一个儿子,他给这个儿子取了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名字:边伟。边伟并未展现出什么天赋异禀,他和其他小伙伴一样,在玩耍的快乐中成长,要说有点什么特别的,就是边伟比其他孩子更喜欢捏泥巴,把泥巴捏成各种形状是他的兴趣所在。给他块好粘土,他就能安静的玩上一天,这个特点实在太接地气,史上和传说中也没有哪个名人小时候总玩泥巴,所以,边伟这个爱好并未让人印象深刻。

    在边伟7岁那年,发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边伟的爷爷在挖菜窖时,挖出来半个瓷盘子,在定州,这种事情简直不能再平常了,谁家动土不挖出点白瓷片那反倒成了稀罕事儿,挖出完整的碗、盘也不离奇。这个破盘子就被随后扔在了土堆上―――如果它是完整的,就会被洗干净放到碗柜里,晚上则会盛着大饼、馒头之类的主食放上饭桌。

    边伟虽然只有7岁,却没有忽视这个破瓷盘,他爬上土堆,一把抓起盘子,他的原意也许是想把这个盘子摔着玩,但当他看到盘子上居然有条若隐若现的鱼时,他改变了主意,抱着盘子一溜烟跑到井边,把盘子上的泥洗干净,又抱着回了家。接下来的几天,他对这个盘子爱不释手,天天盯着那条鱼看,有时还喃喃自语。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奶奶把这个破盘子扔掉为止―――老太太怕宝贝孙子中邪,一个挖出来的破盘子,显然不如村口庙里的香灰靠谱。

    逐渐长大的边伟未表现出任何过人之处,学习成绩平平,打架水平也不高,各种小团伙也没他的一席之地,但他多了一个业余爱好,就是四处逛工地,看看有没有挖出来的瓷片。一旦有,那他就一定去捡,几次都因为身上一身泥巴被老师罚站。当年的班主任已经回想不起哪个孩子是边伟,但他清晰地记得,有个孩子早晨来时干干净净,下午再来就十有八九是泥猴一样。“管了也不听,顶多管一天,第三天还是下午一身土一脚泥来,书包里总是装些碎碗??子。”老师回忆道。

    很显然,老师希望学生考试拿高分,并不会因为学生天天捡碎瓷片而对他青睐有加。就这样,边伟在上课和捡瓷片之间,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边伟已经成为业内颇具名气的定瓷艺术家,成就远远超出了当年奶奶和老师的想象。时至今日,边伟仍然会回想起多年前爷爷挖菜窖时挖出来的那个破瓷盘,“当时肯定是啥都不懂,可能就是觉得好看,尤其是到晚上,灯一晃,那条鱼就好像会动一样。真的,后来我想好像冥冥之中有一条线,把我和定瓷紧紧连结在一起。也许这就是我的宿命吧。”边伟笑着说。

    定瓷已经成了边伟心中的一个情结,伴随着他成长。1995年,边伟踏入社会开始掘第一桶金,就选择了古玩行。他从入门级的金银器、古钱币到明清瓷收藏都有过涉猎,但总觉得跟高大上的定瓷相去甚远,他一直在寻找真正接触定瓷的机会。

    2000年,定州的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到处都是工地在施工。一天,“中华第一塔”―――定州开元寺塔附近一建筑项目破土动工,出土了大量的定瓷器具和残片,轰动了古玩界,引得全国各地“老窑”们纷纷前来捡漏寻宝。这在边伟心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真没想到,定瓷价值如此之高,竟能引得各地收藏爱好者蜂拥而至。”本就爱逛工地捡瓷片的边伟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凡是城区有施工取土的工地,他一个都不落,能捡则捡,能从别人手里买就买,一般都不会空手而归,“定州不愧是定窑的起源地,地面一米以下全是宝贝!开发商不管在哪儿动工,地下都能挖出各种各样的好东西。”边伟说。

    为了深入了解定瓷,学习研究定瓷文化,边伟开始遍访各地收藏名家,虚心求教、探讨交流。随着眼界的开阔,他决定试水收藏老定瓷,真正走进自己魂牵梦萦的定瓷艺术梦。随之,他要收藏定瓷的消息在古玩圈儿传开了,大家议论纷纷,都觉得这个小伙子错不了,能有番事业。

    “但没想到,第一次就打眼了!”边伟说道。回忆起当年的经历,他的脸色在不经意间还是会流露出一丝怅然。

    十五年前的一个冬天下午,天色阴暗。正在家里摆弄瓷片的边伟接到一个外地藏友的电话,说有两个民工手里有点好货,问边伟有没有兴趣看看。听到这个消息的边伟心中一动,当即让藏友带他们到家里来。傍晚,有人敲门,边伟开门一看是两个民工模样的人,拎着一个蛇皮袋,说是那个藏友让来的。边伟打电话联系藏友,却打不通。这两个不速之客看起来挺紧张,年轻点的那人坐下后就紧抱着蛇皮袋,老一些的那人就总是坐卧不宁。一看二人就是生手。边伟想,不管怎样也得看看东西,就说先看看东西。年轻一些的那个民工犹犹豫豫地打开袋子,拿出一个用报纸包了不知多少层的东西。一层层打开后,呈现在边伟眼前的是一个沾着不少黄泥的大碗。

    边伟的眼前一亮,这看起来分明是个定窑的碗,虽然上面泥巴不少,但还是能看出上面的精美花纹。边伟高兴至极,但还得压抑住内心的狂喜,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问:“您二位哪儿得来的这东西啊?”  

     “我们在工地上干活,昨晚挖出来这么个大碗,还有个盘子碎了,当时旁边就有人把碎片半抢半买的拿走了。这个碗是我们好不容易偷带出来的,为这个我俩都没敢回宿舍。”边伟听完以后,对这个大碗的来历深信不疑。他一边倒茶热情招待二人一边说:“二位既然来了,咱们就是朋友,我先仔细瞅瞅东西,待会儿再细说。”

    边伟在灯下翻来覆去地端详这个大碗,越看越觉得好。他暗自思忖,“说什么也要把这个大碗留下来”。于是,边伟试探地问:“这东西你们打算要多少钱?”听到对方开价3万元后,边伟心想,“像这种好东西,就是再加个零也不止呀!”但想到同行们的平日交易情景,他还是故作嫌价高的样子讨价还价,最终以2万7千元的价格成交。当时经济并不宽裕的边伟家里只有7000元钱,为了买下这个大碗,他赶紧向亲戚朋友求援,又借了2万元才如愿以偿。当晚,欣喜若狂的边伟一夜无眠,反复拿出大碗捧在手里欣赏,好像获得了天赐的宝贝,多年的梦想得以实现。

    第二天,意犹未尽的边伟再次观赏大碗时,心中猛地一沉,此时他猛然发现碗底部有一圈细小的印痕,好像是后来接上去的。心慌意乱的边伟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阿弥陀佛,主啊阿门……”从菩萨如来到耶稣基督,所能想到的神,边伟都祷告了一通,祈求上天保佑没买到假货。镇静了一会儿,六神无主的他睁开眼,又找来放大镜焦急地审视。完了!没有神明保佑,就是赝品!他立即拨打了两个民工留下的电话,结果是空号。他接着拨打藏友的电话,这次倒是打通了,边伟说明情况后原以为藏友会帮自己找到那两个人,谁知藏友却说:“哎呀,昨天我家里有点事,所以没有接你的电话。要是当时我在就好了,肯定不会出事。我也不认识他们,上哪儿去找啊?”这次经历让边伟的全部家当被骗不说,还欠下了巨债,一家的生活从此陷入拮据,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边伟端起杯子喝了口茶说道,“其实甭管古玩还是什么别的行当,时间一长就知道了,天上真没那么多馅饼。当你觉得馅饼就在眼前时,陷阱也就不远了!有时候,很多看似朋友的人,未必对你是真心的,‘以利相交者,利尽则散’。这个藏友后来我们也没怎么联系过,听说前几年因为诈骗被抓了,也算恶有恶报吧!”这次打眼经历也让边伟深刻地意识到,要想真正触摸到定瓷艺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第一次打眼就当交了学费,边伟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潜心学习专业知识,买来各种鉴赏书籍学习研究,没事儿就去各地古玩市场转转,特别对定瓷格外留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是上天被边伟的一片赤诚之心所感动,边伟竟意外“捡了个漏”。

    一天,边伟到陕西西安办事,等车的时候看到附近有一个小古董店,便走了进去,一看不禁哑然失笑。这个店卖的大部分是现代的仿品和工艺品,在他看来都是骗刚喜欢古玩的新手的。刚要转身离去,在后面货架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个白色瓷盘让边伟眼前一亮。他走过去拿起来仔细看,发现这个瓷盘造型很规矩,颜色白润,刻工也很流畅,两条鱼活灵活现,一看就是一件难得的古定瓷。边伟按捺住心中的冲动,又细细看了几遍,没错,是真品无疑!已具备一定鉴赏知识的边伟最终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问老板:“这个盘子多少钱?”店主说:“这东西可不错,你看着给吧。”边伟想了想,店主应该不识货,经过几次砍价,最后以一个工艺品的价格把这个鱼盘收入囊中。边伟没有看错,这个鱼盘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定窑珍品,在此后的多次定瓷藏品鉴赏会上,很多专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个鱼盘也一直作为边伟的心爱之物收藏,不轻易示人。

    “这次算是捡了个漏儿,好不容易才发现了真品。”边伟笑着说,“就像这个社会,鱼龙混杂,有时候一些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不到重视和重用,而那些会吹牛,成天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的人反被认为有真才实学,得到重视和重用。就如这个古董店里的东西一样,大都是假的,有真的店主没看出来。开店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要认清什么是能人什么是庸才。做人做事都应该是这样。”

2 自强不息 复兴定瓷

    致力于复兴定瓷的边伟一直想看看老定瓷精品,脑子里一直想着定州博物馆。为此,只要有空闲他就往博物馆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认得了这个年轻小伙,开始以为他有不良企图,后来了解到他痴迷定瓷艺术、一心想复兴定瓷后,对他的这种精神很是佩服和赞赏。边伟把自己的藏品和博物馆的做对比,和博物馆专家交流探讨,细心体会定瓷之美,用心感悟定瓷古老的历史神韵。看着博物馆那些精美的古定瓷,边伟仿佛与古定瓷老艺人开展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交流。正是在这种对定瓷不断的看和学中,边伟慢慢地成长了起来,在古定瓷鉴赏、研究等方面精进不少。

    每天看着那些精美的老定瓷,再看周边一些地区做的定瓷产品不尽人意,制造工艺落后,产业层次偏低,没有形成规模。边伟说,“定州文化创造了定瓷,定州是定瓷的起源地,定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上曾盛极一时,现在定州在定瓷生产上还有很大空白,为什么不能更上一层楼呢?”

    “定州当自强,定州人就要敢为天下先,作为定瓷起源地的后人,我就要攻坚克难,自强不息,在定州恢复定窑,复兴定瓷!”边伟语气加重了几分,坚定地说道。

    为了进一步学习,边伟遍访全国各地名窑,先后走访了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唐山陶瓷研究所、山西耀州窑、邯郸磁州窑、山东淄博陶瓷生产基地等。当看到景德镇窑、德化窑、磁州窑现代瓷工艺和产业蒸蒸日上,边伟更加专注对古定瓷的研究,并学习了大量现代陶瓷产业、工艺美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008年,基于复兴定瓷的梦想,边伟开始尝试、谋划定瓷的恢复生产,并又创办了河北定州市定瓷工艺研究所。在不断的学习研发过程中,边伟意识到定瓷不止是单纯的工艺品,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于是又成立了定瓷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建设复古窑炉一座、现代化窑炉两座,推动现代定瓷的生产研发和古代定瓷复烧。

    边伟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制作技术,结合自身实际,创立研究小组,边干边研究,反复试验、创新、积累,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生产制造工序,掌握了自主的核心技术。对于每一件新产品的烧制,边伟都以工匠精神反复试验几十次,不断完善生产工艺,精益求精,力求精品,即使对每次烧出的70%的残次品,他也从来不以次充好或者低价出售,而是就地砸碎。“以前老人们都说,官窑烧出的不合格瓷器都会就地砸掉,当时不理解,现在我明白了。烧制出来的瓷器就像自己的孩子,谁也不愿意有一点瑕疵。这瓷器是我的作品,就要追求完美,不允许有一点瑕疵,它应该是完整的、优美的。否则,自己心里过不去,太别扭!”边伟释然地说道。

    长期的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让边伟认识到,瓷器之所以贵重,最重要的是它本身蕴含的文化艺术价值。勤劳的中国人赋予了瓷器艺术生命,让原本只是实用容器的瓷器进化成了艺术品。定瓷的发展脉络就是非常清晰地由实用器具,逐步加大了艺术的占比,甚至一些产品已经脱离了实用器具的范畴,彻底成为艺术品。并且,定瓷的艺术高度是相当了不起的,这与宋代文化的繁盛有直接关系。在无数文人雅士的帮助下,宋代瓷器匠人把瓷器真正当做艺术品来设计制作,制造出了异彩纷呈的宋瓷。随着经济繁荣、文化繁盛带来的人民群众对艺术的需求,定窑瓷器的艺术含量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文人审美情趣起到了主导作用。赋予瓷器艺术性,使其在审美情趣上得到极大发展提高的是文人士大夫。这样,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就成就了定瓷艺术的辉煌。

    “其实吧,我觉得很多现代定瓷作品就差那么一点儿,差的就是文化艺术。现代定瓷制作技术已无可挑剔,但很多师傅的作品在文化艺术上略逊一筹。”边伟说。一件瓷器的价值除了技术,还要看艺术造诣,艺术看的是细节。瓷器,艺术性含量愈高,做工愈加精细,才能更多地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底蕴,其价值才会更大。比如复烧的白釉执壶,仿制时要注意在造型上保留唐宋时期的风格,壶把制成活藤条的样子,制作壶身时拉坯的痕迹要略微显现出来,整个壶的造型看上去虽然朴素,却有超凡脱俗的风范,彰显了唐宋时期的谦卑、轻柔、含蓄和内在美的文艺格调。边伟说,这就是艺术细节,细节越精美,这件瓷器的艺术价值就越高。

    随着思想的升华,认识的提高,边伟的思路越来越开阔,定瓷制造工艺、烧造水平也随之提高,设计理念让人耳目一新,瓷器品种日益丰富。

3 诚信经营 重铸辉煌

    随着时间的推移,边伟在业界成了一个卓有名气的定瓷专家,经常被全国各地的藏家请去鉴定藏品,天南海北地跑,积极参加定瓷的鉴赏和推介。

    有一天,边伟接到一个同行前辈的电话,说山西有一个瓷器爱好者收藏了一件特别好的定瓷,邀请他一起前去过过目。边伟高高兴兴的赴约,到了以后才知道这个瓷器爱好者是一个煤老板。煤老板的豪宅中单独有一层专门展示其收藏的瓷器,多宝格上琳琅满目,他从没见过这么多不同时代的“精品”瓷器集中在一起:唐三彩马、钧窑花盆、汝窑洗、官窑瓶、清代的珐琅彩瓷瓶……摆了满满一屋子,光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就有三个。煤老板的这种“傻小子买画―――一样一张”的收藏风格,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过,这么多瓷器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烫手”,全是新货,有的连做旧都没有。

    一阵寒暄过后,煤老板大大咧咧的从一个锦盒里拿出一个定瓷梅瓶说:“当年定州人就是从我们山西迁过去的,咱们还是老乡哩!我特喜欢收藏瓷器,瞧,这是我刚花100万买的一个宋代定瓷梅瓶,鉴定证书都有。我一个朋友说值500万,你们看看如何?”

    那位前辈喝了一口茶,慢悠悠地问:“您这东西是从哪儿得的?”

    “这可是我五次三番托一个朋友在香港才搞到手的。”煤老板说道。

    边伟在旁边看了一下,觉得这个梅瓶器形不错,也有些韵味,但风格与真正的老定瓷有点差别,并且怎么看怎么觉得眼熟,后想起是自己熟悉的一位同行朋友烧制出来的。有同行前辈在场,他想听听前辈怎么说。只见这位前辈拿着瓶子在灯下端详了一会儿说:“您这个东西挺特别,这么多年我都没见过,就连故宫都没有这样的瓶子。”煤老板听后喜笑颜开,在当地最好的饭店大摆筵席盛情款待二人。席间,煤老板给二人端茶倒水,夹菜敬酒,毕恭毕敬,宾主尽欢后,临走时又送给他们很多礼品和特产。

    回来后,边伟对前辈说:“这个老板对咱们这么好,您怎么不直接给他说是假的?”前辈看了边伟一眼说道:“小边啊,我其实已经告诉他实话了,‘我都没见过’,‘故宫里都没有’是什么意思?他自己听不懂我也没办法。我并没骗他,只是他的悟性没到罢了。何况我告诉他是假的又能怎么样?出鉴定书的那位比我还有名气。咱们行的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一般不提‘假’字,就算是假的也得要说东西很特别,或者说‘我眼力不够,看不懂,还是请别人掌掌眼吧’。咱这行千年的规矩是货物出手概不退换,买到假货说明你眼力不够。再说了,像他们这种有钱有势、非富即贵的人,听不得不同意见。要是说了实话,说不准我们这顿大餐吃不着不说,挨顿打都有可能。往后你就明白了,这行最后看的不是物件,是人心。”

    边伟听得瞠目结舌,心里很受震动。对这些“历史陈规”他并不认同,想到自己曾经打眼的经历,第一次被骗后那种失落、沮丧至极的心情,甚至好几次都有自杀的念头,决心在任何场合都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都要讲诚信。“不管做什么生意,要想做大、做久、做强,就必须以诚为本。”边伟说。于是,边伟给自己定了这样的规矩:货物出手,随时可退。即使产品售出好长时间,买主要求退货,边伟也会退。他复烧的仿古瓷器几乎能以假乱真,但他从来不做旧骗人。

    边伟在赴各地交流、探讨古定瓷文化的同时,极力推介定州新定瓷产品,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定州,了解定瓷,并对新定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6年,边伟受邀到香港参加一个展会,他携带自己收藏的古定瓷和烧制的得意之作赴约。第一个交流日,边伟正在展台忙活时,背后一个浑厚的声音说道,“您是边伟先生吗?”边伟回头一看,一个六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正站在他身后。“是的,您是?”“您不记得我了?您可是大名鼎鼎啊!我在香港做生意,前年您去南京周老板家鉴定瓷器,我也在场啊!”“您过奖了,周老板我们也相熟很多年了,您找我有什么事吗?”“我前几天收藏了一个定瓷的瓷枕,现在家中,您能帮我过过目吗?”既然是朋友,这个忙就帮定了,边伟答应去看一看。

    来到香港藏家家中,边伟见到了一个定瓷白釉印花瓷枕,仔细端详后对香港藏家说:“您看它的样子像元宝,通体表面瓷釉既整洁又干净,白中显黄,做工很精细,绝不是普通人家的用品,当时的枕主人肯定是身份高贵的人。这是件难得的宋代定瓷珍品。”香港藏家说:“之前有好几个比较有名气的专家也看过这件瓷枕,但是谁也看不准,前几天有个台湾的买家想以低价买走,我没有答应。”边伟仔细端详后,进一步解释说:“看一件瓷器首先要看形制、工艺、胎质、釉色,在每个时期都有独有的特点,这几点必须一致。此外,鉴别古定瓷枕的真伪还有一个小诀窍,就是拿强光手电通过枕头的排气孔往里面观察,可以看到枕面和枕身的交接处有一个泥条,这个是古定瓷所特有的。这个泥条的作用是让有刀刻菱形划痕的枕身和枕面交接处连接得更加坚固,以防止开裂。现代仿品往往就忽略了这个泥条和菱形划痕。”随后,边伟打开强光手电向瓷枕排气孔里一照,香港藏家凑近一看,里面果然有个泥条。“好,真是专家呀!”香港藏家伸出大拇指,一个劲地点头称赞,被边伟深厚的专业知识所折服,更被他为人的坦诚所打动。随着交往的深入,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忘年交。

    2017年5月,这位香港藏家到北京谈生意,特意来定州边伟的定瓷工艺研究所做客。在欣赏了边伟的定瓷作品、了解了他的定瓷复兴事业后,动情地说:“老弟,你的定瓷造型独特,工艺讲究,甚至比老定瓷还有韵味,我算服了!你年纪轻轻就在业界有如此大的名气,真是不简单!如此年轻就走南闯北到各地甚至海外做鉴定、交流,学术知识如此深厚更是不简单!你对定瓷艺术的执着追求、复兴定瓷的精神令人感动,你这个朋友我交对了!如不嫌弃,我给你出资,为你复兴定瓷出一份力。”这位香港藏家对边伟说道。香港藏家离开后第三天,香港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定州定瓷工艺研究所,与边伟签署了合作协议。目前,前期资金已到位。

    对此,边伟说,“为人诚实赢得朋友,经商诚信赢得市场。人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

    如今的边伟,身兼定州市定瓷工艺研究所所长和定瓷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每天日程安排的非常满,每天都在为定瓷的复兴事业四处奔波,夙兴夜寐。每当夜色降临,明月初照,边伟就会拿出自己心爱的藏品把玩、品赏,只有这个时候,他才会进入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只有定瓷和一个属于定瓷艺术的灵魂。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