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珊,1934年6月生,1949年参军入伍,1953年3月入朝。抗美援朝期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21军61师183团后勤部从事会计、审计和军需供给工作,参加过三八线防御战和金城反击战,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离休前任石家庄市建筑设计院办公室主任。
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送的搪瓷杯上印着“赠给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字样,姚珊保留至今。河北日报记者桑珊摄
一件淡绿色棉布衬衣,一头齐耳灰白短发,笑起来时左侧脸颊的酒窝清晰可见。9月28日,记者来到抗美援朝老兵姚珊的家里,很难相信眼前这位86岁温和慈祥的老人,67年前曾亲历抗美援朝最后一战,见证金城反击战后,朝鲜大地升起的第一缕曙光。
15岁参军,19岁赴朝参战,姚珊的青春时光与抗美援朝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
1953年3月2日夜,姚珊随部队从辑安(今集安)踏上冰封的鸭绿江。入朝后,姚珊所在的部队在朝鲜东海岸元山港附近进行阵地筑城作业。一件单衣外面套上一件棉袄,风呼哧呼哧往里钻,姚珊说,当时干起活儿来,没人觉得冷,就是没办法洗澡,身上长满虱子。“受不了就把衣服拿到雪地里冻上,冻死的虱子直往下掉,干净了拿回来赶紧穿身上,一阵凉飕飕的。”说到这儿,姚珊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6月初,姚珊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马上参加夏季反击战。6月4日晚,她随部队急行军向三八线挺进。
前往阵地的交通运输线上有敌机定时轰炸的封锁点,通过每个封锁点只有五到十分钟的空档时间。和敌人抢时间、拼体力,有时候一口气要跑近二十里地。最惊险的一次,姚珊随部队刚过封锁点,身后就被敌机丢下二十余枚炸弹。
“越是接近一线阵地,炮火越是密集猛烈,战事越紧迫。”姚珊告诉记者,经过6个昼夜行军,队伍到达三八线阵地。她在后勤部从事会计、审计工作,但到了战场只能抽空做,当时最重要的是保障前方战士的弹药、粮食供给。
当时拉物资的卡车,只能到达山口。要运到山里的隐蔽点,全部是人工往上背,有时需要翻两个山头。
“开始扛不动啊,25斤油桶,背一次回来躺了两天”,姚珊挺了挺腰板继续说,她年轻时候要强,虽然是一个女兵,与男兵比却不服输,“你说我不行,我偏要试给你看看,你行我也行。”
从25斤重的油桶开始,到50斤1袋的面粉,最后甚至100斤的黄豆,姚珊都能扛起来。
而这仅仅是前线运输工作的开始。
敌方对志愿军运输线进行空中封锁,特别是早8时至晚9时,是炮火最猖狂的时间。慢慢地,运输队摸出炮火规律,白天睡觉,晚上行动。
粮食、弹药、药品等都要源源不断送往一线阵地,运输队队员一人一次负重五六十斤,姚珊和后勤部的战士们,一起将入库时每包一两百斤的物资,重新分类打包捆好,再按照前线不同连队分好堆,为运输队员们打理好运输前所有工作。保证运输队员们晚上一来,拿上物资马上能走,减少因暴露带来不必要的伤亡。
“天亮时,运输队员们抬着伤员、烈士遗体回来,担架上都是血淋淋的。”姚珊眼睛微微泛红道,“牺牲的每一个战士我们都抬回来,都要安葬,不会丢下不管。”
“给运输队队员端饭送水,他们吃完往那一靠就睡着了,真的太累了。”回忆起当年艰苦危险的运输保障工作,姚珊至今一脸心疼。
运输队在朝鲜大地上踏出的一条条路线,就像一条条脉搏,以微弱却坚韧顽强的生命力跳动着,持续不断地向前方送去能量补给,为赢得最后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金城反击战是抗美援朝最后一役,姚珊亲眼见证了这一战的胜利。
1953年7月13日,志愿军发起金城反击战,姚珊所在183团阵地紧靠金城,战斗当晚打响,后勤部持续保障前线军需补给。
“天上敌机轰鸣,炮弹震得地都在颤,晚上敌方山头烧成一片火海,我们看得清清楚楚,还能隐约听见军号声,那是尖刀部队在发起冲锋。”姚珊有些激动,胸脯跟着起伏。
这一仗是志愿军自转入阵地防御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敌坚固阵地进攻的战役,这一仗有力地促进了停战的实现。
7月27日上午,部队传来消息,谈判双方已在停战协定上正式签字,当晚22时生效,完全停止一切敌对行为。
“晚上停战前,双方还进行一轮激烈炮击,有一发就落在我们一侧不远处爆炸。”姚珊说,22时刚过,大地顿时陷入一片寂静,战士们有的说赶紧给家里写信,告诉停战的消息;有的说要去河里泡一泡,把身上的泥冲一冲。
姚珊回忆,第二天一早,她走出坑道时,看见红日冉冉升起,北望对面山坡上的1500多个烈士墓,在清晨的薄雾中庄严肃穆,“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这场伟大胜利!”(河北日报记者桑珊)